首页 > 历史军事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六百八十七章 康国公

第六百八十七章 康国公(3/3)

目录

    “只是当初臣不懂太宗皇帝罢了。”

    “太宗文皇帝亲厚,即便是臣大放厥词,太宗文皇帝爱才,亦没有将臣从进士之中除名。”

    于谦是钱塘人,那时候的南衙风气,对于谦的影响极大,朱棣在士林的形象极差,于谦受此影响,在殿试策论里,说了一番极其难听的话。

    朱棣杀人,何曾手软?

    面刺皇帝之过,二十三岁的于谦,的确大胆至极,但是朱棣最终还是给了功名。

    朱棣这一念之仁,给大明留下了一个救时宰相,否则朱祁镇把天捅了个大窟窿,留下的烂摊子,还不知如何收场。

    于谦并不后悔,再来一次,他还是会那般做,这是他的性格使然,但他已经为官三十余年,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挥斥方遒,意气风发的少年郎,此时的他,有些后悔的是,当初没体谅太宗皇帝的难处。

    于谦斟酌了一番,才郑重的说道:“陛下,这天下官吏多数都是徐麒耀之浊流,陈宗卿之清流少之甚少,臣以为兴安大珰所言,长卷加以杭州二字,不失为一种折中之法。”

    “两宋之时,党锢之祸沸反盈天,司马光录了元丰党籍,蔡京立元祐党人碑,刻石记名。”

    “党锢,党锢,坏国根苗。”

    当然陈宗卿是清流,但是又和朝中的清流追求不太相同。

    都察院、翰林院的那帮只知道高谈阔论的科道言官,把清流这两个字给弄脏了。

    改变不了事实,就改变定义,这种事对于读书人而言,都是本能。

    于谦这番话是深思熟虑的。

    北宋晚期,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反攻倒算弄了个元丰党籍给王安石拉清单,章惇复行元丰新法,又把司马光弄成了奸人。

    这不料宋哲宗早逝,也无子嗣,这端王赵佶轻佻却成了皇帝,党锢之祸最终出现了刻石记名的元祐党人碑。

    这段党锢之祸最终把北宋国力耗尽,终酿南宋偏安,神州陆沉。

    “嗯,有理。”朱祁钰提笔,在长卷的城门之上,加上了杭州二字。

    朱祁钰听明白了于谦的劝谏,北宋党争,从政见之争演变为动辄生死的党锢之祸,其实就是价值观撕裂的具体表现。

    朱祁钰这幅画,一杆子打翻了一船的人,但是在城门上加上这杭州两个字,就成为了特定时间、特定事件的铭刻。

    如此一来,效果大约等同于当初朱元璋剥皮揎草,放在土地庙和城隍庙里,震慑贪官污吏。

    “于少保所言并非折中之法,乃是查漏补缺。”朱祁钰看着自己这幅画,笑着说道。

    灭门孝子孙继宗在造反的时候,孙忠就劝孙继宗不要造反,说了一番话,就说撑着世道的一直是汉室江山,代有忠良,而不是他们这些寄生虫,吸血鬼,作威作福的肉食者。

    可惜孙继宗那会儿已经猪油蒙了心,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于谦是查漏补缺,并不算是折中来了。

    朱祁钰站起身来,笑着说道:“今日松江巡抚李宾言,说万国城今日有万国荟,于少保要不要同去看看,反正左右无事。”

    “陛下请。”于谦自然随陛下前往,万国城万国荟萃,集天下博览之集会,是由松江巡抚李宾言主持,每年一次。

    李宾言之名,已经响彻南洋、东洋、西洋,而且随着大明海贸的发展,他的名字就会响彻寰宇。

    唐兴借李宾言的名头,必然会让诸国商贾产生疑惑。

    这大明朝的松江巡抚李宾言,到底在松江府,还是在大洋之中…

    朱祁钰站起身来,刚走出别苑,就看到了早就等候的冉思娘。

    “参见陛下,见过于少保。”冉思娘对着朱祁钰行行礼。

    于谦赶忙回礼说道:“见过贵人。”

    冉思娘自然也要去万国荟,万一那些个不知检点的蛮夷女子对陛下勾勾搭搭,她就是陛下的护院墙。

    “今天这妆容,美不胜收。”朱祁钰在冉思娘耳边低声说道。

    “在外面呢!”冉思娘的满脸娇羞,虽然在榻上,她的确放得开,可是这在外面,她的脸皮还是薄的很。

    兴安一乐,一甩拂尘,大声的说道:“起驾万国城!”

    ------题外话------

    正所谓:奸佞巨宦指鹿为马欲两全;君圣臣贤议论古今定长卷。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啪!求月票!

    7017k

目录
新书推荐: 神孽王悍苏祈 穿成兽世唯一雌性后,我顶不住啦 神孽 抄家流放不用慌,搬空库房囤货忙 我在都市卖妖肉 农女多娇媚 曲轻歌谢尘暄嫡女重生嫁渣男死对头夺他江山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嫡女重生嫁渣男死对头夺他江山曲轻歌谢尘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嫡女重生嫁渣男死对头夺他江山曲轻歌谢尘暄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大夏摄政王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