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三百四十八章 崇祯长见识

第三百四十八章 崇祯长见识(3/3)

目录

    “不是辽镇,他们没这样的战力。”皇太极详细询问了作战经过后,摇着头,做出了比较准确的判断,“应是东江军一部。”

    代善皱起了眉头,沉声道:“若是东江军跨海而来,且断我军退路,形势就大坏了。”

    莽古尔泰却有些不以为然,原来的谨慎小心,已经被纵横无敌、劫掠财帛无数所全部打消。

    “东江军,嘿嘿,不过是数千人马,何惧之有?”莽古尔泰撇着嘴,略有些鄙夷地看了代善一眼。

    象他这般猖狂嚣张的,差不多是大多数建虏的心理。

    长驱千里,战无不胜,所遇明军的战斗力皆是渣渣。敢于主动进攻的明军几乎没有,一两千建虏便能打败近万明军,让建虏是愈发的骄狂。

    皇太极笑了笑,转向其他贝勒将领,想听听他们的意见。当然,己军现在的精神状态,让他感到很满意。

    同时,因为作战的顺利,劫掠的丰厚,皇太极的威望也得到了提升。连代善和莽古尔泰,也没了怨言,服从号令,很是积极。

    “跨海远征,东江军能出动的人马,最多不过万余。”多尔衮开口说道:“且还是轻装而来,无法携带很多的重武器。”

    阿巴亥嘿然一笑,说道:“说不定,这是重创东江军的好机会。虽说是在明国境内,可东江军怕是要孤军奋战,指望不上友军相助吧?”

    阿济格深以为然,连连点头,说道:“东江军若和其他明军联手作战,怕是败得更快、更惨。”

    战场上友军的临阵脱逃,或是不堪一击,肯定会对战局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甚至导致惨败也不意外。

    建虏分析得很到位,郭大靖也早有预防措施,与建虏决战只靠东江军。所谓的友军,不添乱就是最好了。

    皇太极缓缓说道:“东江军袭取遵化,必然是想着倚城而战,发挥其防御的优势。而我军不仅要安然退出边墙,还要把缴获的粮食物资也运回去。”

    说着,他拍了拍桌案上的地图,朗声道:“既如此,我军便原路回师,横扫所有敢于阻挡我们的障碍。”

    利用劫掠来渡过大饥荒,本来就是皇太极要达到的最主要的目的。

    现在,尽管后路被断,但皇太极还是有信心,凭着高昂的士气,能够打通道路回师。

    对于遵化的失守,皇太极之前其实也想过这种可能。

    毕竟,那里只留了五百披甲兵、三百无甲兵,兵力十分薄弱。可惜,建州勇士的凶悍,范文程的智谋,也不能保遵化不失。

    在皇太极看来,这也是一个意外。东江军竟然能够跨海远袭,这是他所没有想到的。

    就凭万余人马,就能阻挡住我军归师的通路吗?

    皇太极对于东江军确实有忌惮,但还不到望风而逃的地步。甚至于,对阿巴亥等人的说法也有那么点赞同,认为是一次打击东江军的机会。

    东江军靠的什么屡次取胜,火器犀利是最重要的,特别是红夷大炮,以及那种射程更远的火炮。

    跨海远袭不会携带笨重火炮,或者是只有少量随行,这就等于让东江军的战力降低了一半。

    再有一点,东江军没有太多的时间构筑坚固的工事。在旅顺堡、南关的挫败,与东江军的完备工事也有很大关系。

    皇太极的目光移注到地图上,与郭大靖所分析判断的一样,他也在权衡利弊。终于,他还是下定了决心,沿着原路班师。

    这是最能达成此次行动的战略目的的选择,绕路出古北口,只是军队还好。可粮草物资呢,人口牲畜呢,金银财帛呢,不运回辽东,怎么渡过大饥荒?

    其实,皇太极有这样的想法也很正常。

    他哪里知道,严格地说,郭大靖已经惦记了数年之久,做了力所能及的所有准备,可以说是蓄谋已久,就憋着在这一次重创,甚至是打垮建虏呢!

    7017k

目录
新书推荐: 快穿拯救女主后,恶毒女配崩人设 边军悍徒到大乾霸主,从领取小娇妻开始 凡女登仙 煤气罐没用?看好,我只教一次! 斗罗:圣域传说 劫在西游?我道心与相俱空 换亲后,我成了太子的心尖尖 她超爱!病娇财阀疯狂为我砸钱 提前登录!重生的我怎么输? 神豪系统:穿成豪门炮灰真千金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