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三百八十七章 工厂新模式

第三百八十七章 工厂新模式(2/4)

目录

    “郭大人对在下也十分照顾,在生活方面令人满意。”多尔纳罗笑了笑,说道:“从壕镜招募枪炮技师,甚至是炮兵教练,并不困难。”

    郭大靖沉吟着,没有马上回答。因为,他想到了一个人,在思索是否能从朝廷那里要过来。

    孙元化,晚明最有名的科学家,却被官途所累,丢掉了性命,着实令人嗟叹不已。

    此时的孙元化应该在辽西,袁崇焕的倒台,可能会牵连到他。如果趁其落难的时候招揽,应该有很大的成功可能。

    只是,不知道孙元化是否愿意放弃仕途,安心地进行科学研究,做引进西学、追赶世界潮流的学者,或者称为技术型官员。

    说实话,郭大靖认为孙元化并不适合官场。特别是晚明乱世,孙元化的情商显然是硬伤。

    多尔纳罗将要离开,郭大靖也不着急马上就再聘葡人技师。

    武器装备的生产制造已经基本定型,不管是经验主义,还是照葫芦画瓢,一些骨干工匠已经能够完成目前的生产任务。

    和多尔纳罗等人交代完毕,郭大靖又在赵青山的陪同下,视察了兵工厂其它部门的生产情况,对于武器装备的生产速度,很是满意。

    责任制保证了武器装备的质量,计件提成和奖励机制则使工匠们能保持工作热情。

    “主要还是生产轻火枪,重火枪还是先外购,尽快把部队全部武装起来。”郭大靖在会议室里坐下来,阅看过各项生产数据后,作出了指示。

    并不是自产的就肯定比购买的要省钱,有时候出现造不如买的情况,也并不奇怪。

    澳门炮厂干了多少年,技术和经验岂是东江镇兵工厂能比的?尽管有郭大靖的拔苗助长,在整体的技术水平和生产速度上,还是不如澳门炮厂。

    况且,除了火枪的生产制造,还有火炮和各种弹药,兵工厂的生产可是一直在全力运转。

    大量招募工匠倒是个办法,可随着土地的大量供应,很多百姓可是宁肯种地,也不愿意进厂做工。

    在兵工厂做工的薪酬,也不算低,在郭大靖看来,旱涝保收,比种地强多了。可老百姓的传统思维,却不是这样。

    如果不是东江镇还保留着军户制,对军民的人身束缚也存在,估计有很多工匠会离开,阖家带口地去经营百八十亩田地。

    “生产进度令人满意,可见诸位的工作态度都是认真的。”郭大靖环视一圈,微笑着说道:“郭某已经请示过毛帅,对于兵工厂的工匠们,也给予优惠政策的照顾。”

    你不是想种地吗,本人不行,家属可以呀!因为你在兵工厂工作,家人才能享受到优惠,比如土地赋税方面的。

    比军属差一些,比普通老百姓强一点,些许的优惠,也能让人觉得很划算。关键是土地到手,工匠们的心里也托底。

    主要还是当时没有什么退休金一说,别说老百姓,就是官员,罢官或致仕后也是啥也没有。

    但官员可以在职时拼命捞,家里的田地又是不缴赋税的,没有退休金,依然能活得很滋润。

    田地,对于百姓来说,就是依靠,就是糊口的工作。有了它,才能够安心,不管现在从事什么职业,回家种地就是最后的保障。

    “大连周边的田地,都将逐步空出来,分配给兵工厂的匠人们。”郭大靖对于工匠们的反应很满意,继续讲解道:“保证有足够的数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人潮汹涌周稚京陈宗辞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人潮汹涌周稚京陈宗辞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周稚京陈宗辞人潮汹涌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回到汉朝,我的父亲是太史令 高朋满座颜熙周聿深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高朋满座颜熙周聿深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颜熙周聿深高朋满座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高朋满座颜熙周聿深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高朋满座 人潮汹涌周稚京陈宗辞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