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回档少年时 > 第十二章 人生谁能一路高歌

第十二章 人生谁能一路高歌(2/4)

目录

牛奋道:“老弟,话也不能这么说吧,咱那罐头厂就是现在经营不下去了,咱们才好低价入手嘛。”

张云起不大明白这个姐夫心里的想法,好端端的怎么突然想让他拿罐头厂呢,龙景园经营状况再差也得大几百万才能拿下,自己那点儿老底等着运作vcd影碟机项目,只是胡志标那边的软硬件开发才进行一个多月,还有的好等。

当然,站在张云起的角度,把龙景园拿下来也不是没好处,说的直白点,那块地皮非常不错,在江川市的建兴路,属于中心地段,临近湘南师专,后世的兴隆步行街就在那一块地方,那怕是现在三四百万拿下来完全不运作,任由龙景园倒闭,以后炒地皮都能赚翻天。

这事儿后世的那些个房地产大亨可没少干。

那个年代很多经营不下去的国营企业都会转手卖给私人,说的冠冕堂皇一点叫招商引资,实际上就是将国有财产私有化,并且给予大量的优惠政策,这个过程不可避免造成国家财富大量流失,可是这也没办法呀,经营不下去的国企卖了还能搞点儿钱,不卖就砸在自己手里,而且那么多职工的安置和买断工龄都要钱,只能靠贩卖国有资产补足。总而言之,在90年代,像龙景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投资体制落后,官僚主义严重,不尊重科学,盲目决策走向死亡,于是有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但其中大多数的最终的宿命必然是被资本家接盘。

张云起作为一个后世人,如果让他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去审视这场浩荡的改革运动,伟大功绩不可抹杀,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然而就国有企业的改革而言,诚然,喊了几十年的投资体制改革进步了很多,但确实是失败的,那怕是延伸到几十年后,我们也从来没有达到过改革的根本目的。

在本质上,国营企业与改革前夕并无二致。

究其根本原因,国有资本作为投资主体,投资体制是没有办法改革的,因为它的真正股东是全中国人民、纳税人,但人民与政府或掌管国有资本的官员之间,并没有建立真正的委托代理关系,这个是根本,从而导致了政府与官员并没有多少为人民投资的意识和责任,投资效率也没有人来关心,投资失败更没有人去承担责任,所以这个所谓的“投资体制改革”将永远是一句废话,“国退民进”的号召,同样是一句废话。

想想后世中国各大商业领域的状况吧,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就能很容易地发现国有企业已经不再直接控制企业,而是通过资源和政策优势进行资本垄断。几乎在各行各业我们都能看到国有企业巨人般的身姿,尤其是在房地产领域,以城市建设为核心的投资行为成了这些年国有资本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演绎了“国进民退”的另一种版本,同时,也为资本家们撬动国家财产铺就了一条最便捷回报率最高的财富之路!

从九零年代中期开始,全国性的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化向全国蔓延,巨大商机让资本家们发现了巨大的土地极差机会,他们通过各种重组并购甚至是承包的方式控制日薄西山的国营企业,但绝大多数资本家们志不在怎么经营好国有企业,而是进行土地开发,像吸血鬼般钻进国家的心脏部位汲取巨额财富!

张云起想起这些,也不是高高在上的指责什么吧,毕竟,在利益面前又能有几朵白莲花呢;他更没有兴趣愤青,或者是悲哀,我们的国家确实是有这样那样的不好,但外边的月亮也不见得有那么圆,老美从来就不是天堂。他曾经听过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你觉得你的祖国不好,你就去建设它;如果你觉得政府不好,你就去考公务员去做官;如果你觉得人民没素质,就从你开始做一个高素质的公民;如果你觉得同胞愚昧无知,就从你开始学习并改变身边的人。它有缺点,我们一起修正,而不是一昧的谩骂、抱怨、逃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一心成为黑月光,娘娘她步步高升 重生年代:辣媳带全家逆袭万元户 黑之书 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兽世好孕娇美人,绝嗣雄性宠疯了 快穿:当恶毒女配是娇媚尤物后 商场通古代,我灾荒年救王府满门 年代:预知未来后我靠空间改命 视死无归 让我勾引太子,我入宫你哭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