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长歌当宋 > 第六百三十四章殿中对奏

第六百三十四章殿中对奏(2/3)

目录

“娘娘,叶安的比喻很简单,比如娘娘您代表了国朝的财政,而叶安代表商贾,蓝大官则是农人,蓝大官出产了粮食多,那除了他留着自己吃的外,其他的粮食就可以卖给叶安,叶安用了这些粮食,或是卖给其他商贾酿酒,或是卖给其他有钱却少粮的百姓比如东京城中的百姓,或是酒楼正店脚店之类的,这样蓝大官便有了钱,而叶安也从中赚到了钱,同时也满足了东京城百姓的需要,也满足了酒楼正店或是脚店的所需,而这钱财便如此流通了起来,只有流通的钱财才能算是钱财,否则就是一堆铜而已,无论朝廷把铜钱铸造的多么精美,其本质是无法改变的。”

浅显的比喻非常有用,即便是没有多少社会经验的赵祯也能听懂其中的道理,在刘娥开口之前便道:“如此说来,农桑乃是国朝的根本?便是交税颇丰的商贾也只是从中周转赚取钱财而已?”

叶安缓缓点头,而刘娥却道:“如此到也说的通,只是商贾并非以粮食为主,还有陶,瓷,丝绸,木器,铁器,麻布等诸多买卖,这其中的道理又与农桑何干?”

这已经不是在讨论农业与商业之间关系那么简单了,而是在剖析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叶安笑着摇头道:“启禀圣人,官家,若是要理清楚这之间的问题,那就需请三司使前来,但恐怕范三司使想要讲清楚其中的联系,一时半会也是难事。”

范子渊情不自禁的点头道:“叶侯所言极是,臣年少无知时也曾问过叔父,却被叔父责骂过,国朝农商之事复杂如天象运行,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想要简单的说清楚,怕是无法为之。”

刘娥微微点头,她执政多年,自然明白其中的问题,微微点头道:“如此农桑之事便是国朝的当务之急,而司农寺从今年春开始,便要推行土豆地瓜,章程何在?”

叶安看向了范子渊,这货有些激动,颤颤巍巍的从袖中掏出了两份奏疏,恭敬的双手举起,边上的蓝继宗瞥了叶安一眼,双手接过呈给了刘娥与赵祯。

见赵祯与刘娥开始翻看奏疏,范子渊清了清嗓子:“启禀官家,圣人,司农寺在去年已用东京城外的官田试种过土豆和地瓜,收获颇丰,令人咋舌,土豆之产量十倍余种,且割成小块亦可生根发芽!产量之高,收获之巨,亘古未有!地瓜虽不及土豆之功,然耐寒耐旱,稍稍浇水便有所获,便是三等旱田亦有丰收!若二者结合,可保我大宋粮仓倍增,丰年荒年皆有所用!此乃大瑞也!”

刘娥终于看到了司农寺的数据,从每亩田地的收获到每一株的收获皆有数字可查,亦有标注的水量墒情,甚至还有粪肥多少的记载,在奏疏的最后居然有了图标的形势一目了然,看了看奏疏的结尾果然有叶安的名字在上,刘娥满意的点了点头。

“司农寺的奏疏就是不同的,官家看看,便是三司列举只数,也无有司农寺的整齐规整啊!这才是朝臣应该做的事情,列表之事当在朝中推广才是,尤其是三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北齐怪谈 穿成恶毒后娘,打遍天下无敌手 第一驱鬼师 那个男生能拒绝一把七杀剑 清穿:阿哥,康熙,我选康熙! 女教授!什么良师益友变质了? 被献祭后,我成了反派龙崽们的妈 龙族:小龙人转职美食猎人 知否:我是皇太子 捡漏:有了透视眼后,我财色双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