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长歌当宋 > 第四百六十六章侬智高的南天国

第四百六十六章侬智高的南天国(1/3)

目录

app2;

大宋的宰相终于换人了,贾昌朝虽得官家信任,但也只是在边州之事上颇有建树。

现在,大宋与河西的矛盾已经非常激烈,而如此局势之下不仅仅是需要一个守成之人,更需要一位破局之人。

无论是贾昌朝还是赵祯都知道,眼下相公之位就是个烫手的地瓜,破局的人几乎没有,朝堂上的重臣也需变动一番,以应对当下不稳定的局势。

而就在此时,故乡老母亡故,贾昌朝顺水推舟的向赵祯请求服除罢相,改判许州,赵祯应允,又调其为任河北安抚使、判大名府。

相较于在中央,贾昌朝更适合在地方上,尤其是在民政方面,他的本事不可谓不出众,到了大名府没多久便发现这里河决为患,贾昌朝立刻上疏,请求朝廷修浚黄河故道。

虽然贾昌朝离开了东京城,但国朝自然不可一日无相,相公的更换也意味着朝堂上要出现一系列的人事变动,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站队总是不磕碜的,朝堂上的派系明确,谁都知道眼下因河西之事分为两派,一派以文彦博为首的施威派,一派以宋庠为首的施恩派。

双方之间其实并没有过多的冲突,只不过在对待河西的态度上有着较大差别,而双方说的都是各有道理,谁也说服不了对方,就看赵祯如何选择。

只不过不等赵祯做出选择,有人就帮他选择了,司天监上奏:“太阴犯毕宿,边患将起!”

原本赵祯还以为边患来自河西,立刻下诏河东、河北经略安抚使司:“契丹兴兵河西,入其边要之地。选委将佐,严加备御。”

这是皇城司早就从辽朝刺探来的消息,只不过一直不知真假,毕竟辽朝要是真的打算兴兵讨伐河西,也该有大规模的军卒调动和粮草准备,而这些皇城司并未察觉分毫,所以赵祯一直秉持怀疑态度。

眼下大宋到了重臣调换的时候,司天监又来这么一出,赵祯觉得是老天在指引自己,立刻便准备在西北加强防御。

但现实是讽刺的,大宋的边患不是来自西北,而是来自西南,枢密院收到来自西南的急脚递,广南西路转运司上奏:“广源州蛮夷,兵寇邕州!”

连续的事件冲击下,赵祯最终选择了暂且放下西北之事,并且利用西南的边患统一朝堂,他需要的是朝臣安稳无论哪一派都要团结起来停止内讧,专心对对外。

只有战争到来的时候,这些朝臣才会放下一定的芥蒂,于是赵祯下旨,文彦博加昭文馆大学士,任平章事;枢密使宋庠为同平章事;枢密使王贻永兼侍中;参知政事庞籍为枢密使;枢密副使高若讷为参知政事;翰林侍读梁适为枢密副使。

一些人离开了朝堂,一些人重新走上权利的巅峰,但对赵祯来说不过是左手倒右手的事,谁好用,谁能用,那就用谁,当然另一边还需给予一定的好处,只要能平衡利益,那这朝堂就能轻松的为自己所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斗罗:穿越古月娜,抽唐舞麟血脉 穿书八零,小少爷被糙汉日日宠 我以鬼道成仙 十年苦读中状元,你送我去和亲? 换嫁后,大力美人发家致富养崽忙 改造废物老公,从20岁开始养老 开局复仇全宗门,靠着双修无敌 穿成真千金后,在皇宫签到被读心 师兄,你好香啊! 全民觉醒:一拳一个,你管这叫辅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