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怀念我们的青春 > 第六十三章 妙笔生花

第六十三章 妙笔生花(1/2)

目录

这次来月湾村进行项目实地考察,是由大山县县委任书记亲自带队,随行的还有大山县县长、县发改局局长、县旅游局长和县环保局局长。

他们开车直接来到了月湾村的堰塞湖边。

县委书记站在堰塞湖边的一遍乱石岗上,对吴义说:“吴总,你的前后两份报告书,我们县委县政府都作了认真的开会研究,我们欢迎吴总回家乡投资建设,我们做事的目的是为家乡人民造福,是为子孙后代造福,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县委书记继续说道:

1、如何保证当地环境不被破坏;

2、如何挖掘和用好月湾村的文化资源;

3、这些文化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亮点在哪里,如何开发和利用;

4、如何更多地解决当地的就业;

关于这几个问题,虽然你在报告中已作了很详细的说明,但本着对人民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我们当地政府还要组织相关的勘测机构和环评机构进行科学的实地勘测和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评估,待项目可行性报告出来之后,我们当地政府将竭尽全力,支持你们的投资建设。

吴义在听取了县委书记的指示后,领着县委县政府的领导继续往堰塞湖的上游走去。他一边走,一边对县里的领导们汇报说。

关于月湾村的文化,月湾村的后山山顶数百年前就有孔子庙,孔子的儒家思想世代沐浴着月湾村的子子孙孙,月湾村的人民勤奋善良,民风纯朴。更有小姑娘采药救奶奶的传说故事,早已深入人心,只要稍加艺术创作,即可引人入胜。

关于月湾村的自然风景,月湾村有天然的堰塞湖,湖面宽阔,湖水清澈,可以开发多项水上游乐资源。堰塞湖一面青山环抱,山上一年四季都有各色的花,春日山花烂漫,秋日层林尽染。一面丘陵起伏,地面绿草茵茵,一年四季花丛锦簇,很适宜游人观光和憩息。月湾村还有上百年的三合院老宅,本身就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如果把它精心打造成极具历史文化的敬老院或者书院,将会是很多老年人向往的精神圣地。月湾村红砖碧瓦的四合院学校,可以改造成老年人活动中心,供老年人学习,和养生,安享幸福晚年。

关于月湾村的地域优势,水湾乡离四川省会城市成都仅有二百余公里,处在四川盆地边沿,又在川藏公路的必经之路上,此地公路、铁路交汇,海拔又只有两仟多米,自古以来都是游客的集散地,游客资源丰富。

只要开发得好,将会成为四川的一张乡村旅游名片。

吴义回到酒店,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床上,脑海里又浮现出小红妹妹给他讲的那位小姑娘采药救奶奶的故事。

那小姑娘依偎在奶奶身边,认真地听着奶奶讲的故事。奶奶会讲很多很多的故事,那小姑娘猜想奶奶以前肯定是哪个故事王国的公主。

那是很久以前的一个夏天,奶奶盘腿坐在床上,闭着眼睛,两手心朝上,嘴里说着胡话,那表情极像一个巫婆。只听得奶奶说:“我腿伤疼得厉害,想去长命峰采些白叶草来治腿的伤痛,孙女才几岁,叫她上山去,又担心被狼叼了去,我无脸去见她死去的爸爸妈妈,身边又没有别的人可用,我该怎么办?”

一位白发老翁出现在了奶奶面前,对奶奶说:“你的孙女已经去长命峰为你采药去了。”

奶奶一听,伤心地哭了起来。

那小姑娘趴在奶奶的床前,不停地呼唤着:“奶奶,您醒醒,您快醒醒,您又做恶梦了。”

“乖孙女!你哭啥呢?”奶奶心疼地问。

“我问您白叶草是什么?您不说,我就哭了。”那小姑娘说。

“奶奶说了吗?”奶奶诧异地问。

“嗯,您说白叶草能治好您的病。”那小姑娘回答说。

“世上哪有什么白叶草,奶奶刚才做梦了,梦见一位白发老翁要带你走,我拉不住,急得直哭。一哭就醒了。”奶奶辩解说。

“奶奶骗人,奶奶明明说了。我要去长命峰采白叶草,给奶奶治病。”那小姑娘坚定地说。

“不要!你去了就回不来了。”奶奶气急败坏地话。

“我不去,您就会死的!”那小姑娘争辩说。

“死就死吧!关你小孽种什么事?我就不让你走!”

“我为什么要听您的呀?一个七老八死的老太太,站着像个小纸人,躺着象只干青蛙,天天说胡话吓唬人,想吓死我呀?我就要走,看您把我怎么样?”小姑娘刺激她奶奶说。

“嘿,你个小冤家!敢跟奶奶顶嘴了?翅膀硬了?看我不打断你的腿。”奶奶气得口吐白沫,话刚落音,身子就扑通一声滚下地来。

小姑娘赶忙伸手去扶她,她却一挥手,吼道:“不要你管!老鼠哭猫假慈悲,气死我了!”

“可是您先骂我!”小姑娘不甘受辱,毫不留情地说。

“是你先说要离开我!”奶奶争辩说。

“我没说要离开您!我只是想去长命峰采白叶草给您治病。”

“可是你去了就回不来了!”奶奶痛心地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神豪:炮灰女配靠摆摊成顶级富婆 虐骨情深,病娇小叔又疯了 五旬老太守国门,英子我要迪士尼 恶女重生,凭什么还是白月光 开局一把斩魄刀,打造最强雾隐村 都市风流狂医 退婚后,发现孕检单的盛总疯了 养儿防老?黏妻娇王带娃苦苦熬! 前妻闺蜜直播,我修仙者身份曝光 综武:人在七侠镇,开局说书北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