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洪武年间小神医 > 第一百四十六章:阳武县一片末日景象

第一百四十六章:阳武县一片末日景象(2/2)

目录

周围有几个野狼一副凶狠模样,低伏着身子,冲着陈松不停的叫唤。

“嗖!”

破空声响起,一支短箭射入叼着孩童野狼的脖子。

紧接着,又有十来支箭矢飞出,朝着土沟前的野狼射入。

这是护卫手中的短弩,是京营精锐特有的装备。

噗嗤噗嗤的入肉声响起,土沟下面的野狼被屠杀殆尽。

陈松跳下战马,从一个侍卫手中接过腰刀,他回过身子,冲着护卫统领喊道:“你带上人去将土沟上面的野狼驱散,顺便看看有没有孩子被野狼叼走,剩下的跟着我来!”

说完话,陈松蹲在了那个被野狼叼着的孩子身上。

这是一个男孩,身上还裹着一件花衣裳。

可是,鲜血染红了他弱小的身躯,眼睛中满是恐惧。

他已经断气多时,狼牙戳出来的洞口在脖子上和肚子上排列着,狰狞异常。

“狗日的畜生,狗日的官员。个个该杀,个个该死!”

陈松抱起孩子,从身上扯下来一块布,擦了擦他脸上的鲜血,交给身后的一个护卫,“抱出去,好好安葬吧,剩下的人跟着我来!”

陈松再次朝着土沟走去。

哭声越来越大,陈松行至土沟前面。

火把的光亮照亮一片区域,惨烈的场景出现在陈松眼前。

纵使再钢铁的汉子,也见不得眼下的场景。

二十几个孩子蜷缩在土沟中,脸上满是恐惧,地上满是鲜血,甚至还有胳膊手臂等残肢。

血腥味冲天,地上的泥土都成了暗红色,这里死了不知道多少孩子。

火把的光亮照在这些孩童的脸上,他们恐惧的往后蜷缩着,呼喊声更大了。

这些孩子里,最大的不过两三岁,最小的不过几个月,有一些已经奄奄一息,有一些已经失去了气息。

古代,每至瘟疫年,就会出现这样的地方。这种土沟,名为死娃沟。

患病的百姓活不下去,只好将自己的孩子抛弃。

“阳武县官员个个该杀,个个该杀!回去之后,定然要把此事禀报给陛下,竟然做下如此造孽之事,他们就不怕天打雷劈吗?”

一个护卫咬牙切齿,身子都在颤抖。

“赶紧救孩子!”陈松朝着孩子冲去。

……

黎明出现在大地上,又是新的一天。

可是,很多人看不到今天初升的太阳。

陈松走在官道上,马车中拉着那些昨天晚上救回来的孩子。

护卫的怀中,大多也都抱着昨晚救回来的孩子。

昨天一夜,陈松费尽心思抢救,甚至不惜将这些护卫支开,将孩子带进医院,可尽管如此,依旧有十来个孩子在黑夜中凋落。

进了阳武县,一副死气沉沉的模样出现在陈松面前。

疫病远超陈松想象,烈度之大,无法估量。

街道上很难见到正常人,道路两旁尽是病毙的尸体。

除过一些蒙着面,收拾尸体的幸存者之外,很难再见到活人。

野狗成群,眼睛中冒着绿油油的光。

空气中飘荡着一股烧焦味,城北方向,有黑烟冒出,那是城中幸存者在火化尸体。

陈松站在城门入口处不远处,脸色铁青,他没有想到,疫病竟然会如此猛烈。

如今的这个迹象,要么是钱阆说了假话,要么就是疫病潜伏期到了。

钱阆没有那个胆子,隐瞒不报是掉脑袋的大罪,今天这幅场景,要是被朱元璋知晓,诛灭钱阆九族都是轻的。

“去县衙!”

陈松低喊一声,朝着县衙方向走去。

路上,病毙在道路两旁的尸体随处可见,空气中的腥臭味令人作呕。

跟随在陈松身后的护卫胆战心惊,他们不怕战场厮杀,可如今的场景,确实让他们害怕。

来到县衙门口,值守的衙役早已不知去了何处,县衙一片颓败。

陈松走进县衙,来到大厅,只见大厅的房梁上挂着一具尸体,定睛一看,竟穿着官袍。

他的正下方放着一个用石头压着的信封,陈松来到这里,让人将尸体放下来,然后拿起书信。

“臣愧对皇恩,不该放难民入城,以至于全城染病,臣自知罪孽深重,唯有一死以报朝廷!

……”

书信上面的时间,是三天前的,上吊的这人,正是阳武县知县。

陈松看了看被放下来的尸体,又看了看手中的书信。

“这是三天前的,也就是说,在我出发的时候上吊自杀的。

由此可见,不是阳武县的官员不想上报疫病,而是阳武县的人都死的差不多了。

但为什么,这封书信上没有见到治疫的物资呢?而且,阳武县的真实情况,和我从钱阆那里看到的有很大的出入,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肯定是有人弄虚作假,疙瘩瘟虽然猛烈,不至于在两三天之内将阳武县祸害成这个样子。

如今交通不便,不可能一上来就是王炸!”

陈松放下手中的书信,转过身子,冲着身后的李三娃喊道:“将我手中这封书信保存好,同时去城中核查,看治疫物资到底来没来!”

目录
新书推荐: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假千金被奶娃拐走后,全家霸总慌了 官道从殡仪馆平步青云张元庆柳婷 重生豪雄开局拿下高冷校花 重生豪雄开局拿下高冷校花余年周婉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余年周婉重生豪雄开局拿下高冷校花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重生豪雄开局拿下高冷校花余年周婉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重生豪雄开局拿下高冷校花余年周婉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道长别装了,你的五雷正法都走光了! 重生豪雄开局拿下高冷校花余年周婉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