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黄天之世 > 第七百六十六章:流血与牺牲

第七百六十六章:流血与牺牲(1/3)

目录

朝歌位于河内郡的东部,与魏郡相连,就在如今汉军占据的黎阳渡口正西面,百里左右的距离。

向北可以直达汤阴,汤阴在黑山之东,也是河内郡东北部最大的城邑,    因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对于冀州而言极为重要,袁绍在这里一向是屯集重兵防备。

自汤阴起,北可至魏国的都城邺城所在之处,南可控制河内郡、黎阳等渡口。

就在汤阴城的东南面,修筑着一座小城,名为“邶”。

这座城池横陈在黎阳通往北地的路上,如果敌军渡过了黎阳,    想要进攻北方,    那么绝对无法绕开这一座城池。

邶城就如同一根尖刺一般扎根于咽喉的位置,    如果袁绍不太过于自信于黎阳等渡口的防御,在邶城屯上三千余人左右的部曲,那么也不会到眼下这样不可收拾的局面。

只是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如果,也没有后悔药可以吃,事情已经发生,那么便无法再改变。

袁绍自以为黎阳渡口一线的防御固若金汤,还在沉浸于东郡之战战胜之后的自傲,却没有想到汉军进步的如此之快,而且暗藏了抛车这样的大杀器。

汉军的第一场渡河战,是进攻的黎阳渡口的西南方延津渡。

在延津的渡河战中,汉军水师直接强行占据了北岸的一处滩头,然后用抛车轻而易举的便击溃了黎阳的外围防线,随后其精锐的步兵在许诸的带领之下在不到一个时辰的进攻之下,便彻底击溃了黎阳的守军。

汉军的水师添置了大量作为运输的船只,    再没有搭建浮桥的情况之下,    强行用运输船渡河。

刘备带领着幽州骑其中有近半都是通过了船只运送渡河,    再渡河过后,    前来支援黎阳渡口的乌桓骑兵被其轻而易举的击溃。

邶城城防本来健全,虽说有抛车这样的大杀器存在,但是只要邶城有三四千的守军,便可以顶住第一波攻势。

当顶下了第一波攻势之后,点起狼烟,汤阴便能知晓出现了敌情,而后邺城便可以通过汤阴源源不断的向着邶城派遣援兵。

这一次汉军的进攻,完全的打在了魏军防守的薄弱点之上。

许安打过了这么多场战,他很清楚问题的所在。

魑魅在和绣衣使者的交锋完全是处于了下风,魏军的部署完全就是透明。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之中有这一句话,而在真正在此时将其发扬光大的却是许安。

许安建立了鹰狼卫,用实践告诉了天下,什么叫做情报战,什么叫做真正的知己知彼。

当初的进攻凉州之时,凉州早就在鹰卫的渗透之下千疮百孔,还有凉州本土的世家豪强作为内应,战争一直在许安的引导之下进行,    十余万凉州军因此兵败高平川,    后面进攻中州、益州也是如此。

从鹰卫递送而来的汉军的进攻路线来看。

汉军一直都是弱到强,从最薄弱的地方发起进攻。

袁绍在黎阳渡口屯集了重兵防守,却是没有起到半点的作用,黎阳渡口在其他渡口被攻占了之后成为了一支孤军。

镇守黎阳渡口的正是袁绍麾下的大将高览,这也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

在收到东西两方不远处的渡口被转瞬之间攻破了之后,高览当机立断以骑军殿后掩护,带领大军直接撤离了黎阳渡,回撤到了繁阳,稳住了局面,使得黎阳一线的魏军不至于全线瓦解。

很多溃败之后的魏军也因此不至于离散,大军未溃的情况之下,很多战败的魏军残部也撤离到了繁阳,高览也因此收拢了上千名残兵。

自中州长安到河内郡的朝歌相距约有一千四百多里。

从轵关陉的箕关到朝歌有六百里,这六百里,要经过是河内郡魏军的控制区。

轵关陉以西,是太平道控制的疆域,而轵关陉以东便是魏军的控制区。

一旦进入了河内郡,明军的行踪将会彻底暴漏,就算是于毒带领的太行明军能够迅速击溃河内郡的守军,将河内郡的大部分地方攻占,也没有办法掩盖行踪。

大军出征,其行踪很难完全掩盖,尤其还是在敌人的地境之中行军。

许安看着桌面之上的舆图,用笔在其上绘制出了汉魏两军最新的进攻和防守地点还有军力的部署。

朝歌现在并不在魏军的手中,而是已经被汉军攻占。

汉军这是在预防,他们也很清楚,许安就等着他们两虎相斗而坐收渔利,许安掌控着轵关陉和太行陉,而若是黄巾军从轵关陉和太行陉出兵,那么绕不开的就是朝歌。

内黄城西面的黄泽和朝歌城,一泽一城正是汉军在西部设下的屏障,也是一个预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重生了谁还当明星 网坛之数据天王 侯府宠妾 萧峥陈虹执掌风云 欲休于成 龙珠:从逃离贝吉塔行星开始 精灵:帕底亚退役冠军的再就业 打造修仙界第一世家 青春制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