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八百三十六章 孙旭闯松江(五)

第八百三十六章 孙旭闯松江(五)(3/4)

目录

虽然他们是在承顺三十一年的时候才开始建设第一批煤气灯,但是人家财大气粗啊,第一期煤气灯就安装了五千盏,直接覆盖了主要的市中心街道,随后是第二期两万盏,第三期三万盏……并且还在进行第四期煤气灯建设当中。

第四期更多,一口气五万盏!

按照松江府的规划,他们要在三百多万人的超级城市,建设至少十万盏公共或私人煤气灯!

(十九世纪前期,一百多万人口的伦敦大概有四五万盏煤气灯)

公共煤气灯直接由地方财政投资建设,私人煤气灯则是提供扶持补贴建设。

这规模……人家一个城市的煤气灯,比全国其他城市的煤气灯加起来都还多!

饶是目前的首都金陵城,煤气灯其实也就只有两万五千盏左右,其他城市就更不用说了。

顺带一提,这年头的煤气灯其实还蛮贵的,埋设的煤气管道以及煤气路灯这些硬件成本非常高,同时持续不断的烧煤气费用也不低。

如今帝国大部分采用煤气灯的城市,都是通过和煤气公司签订承包合同,以每盏每月报价的方式进行费用结算……具体看煤气成本,管道长度,数量等等,但是都不便宜。

所以能够花大量钱来给城市装煤气灯的,其实都是一些经济比较良好的城市,而松江是其中最有钱,也是最舍得的,一张口就是十万盏,而且这还是前期计划,到最后天知道会有多少煤气灯。

到了现在,哪怕是西城区沉村大街这种实际上,已经远离真正市中心的街道里,都已经安装上了煤气灯了。

为人们提供夜间出行的基本照明。

只不过沉村大街只是普通街道,而继续往前到了黄浦江边,踏足在黄浦江大道的时候。

此地的公共煤气路灯更加密集,并且大道边上的大量商业建筑,也会在门前架设私有的煤气路灯。

众多的煤气路灯,把整条黄浦江大道照的灯火通明,丝毫没有夜间的黑暗。

路灯的灯光之下,黄浦江大道上依旧繁忙无比,十多米宽的沥青马路上,不时的有挂着玻璃罩鲸鱼油灯的马车路过。

大量满载着货物的四轮马车在道路上通行着,趁着夜间交通没有那么拥挤,把货物运输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黄浦江大道旁的那些宏伟建筑里,不时有穿着体面职业装或传统汉服的人从大楼里出门,朝着路边等候的出租马车一招手,随后上了出租马车。

不过更多从这些大楼里出来的加班的人,虽然穿着一身体面的呢料职业装或丝绸汉服,却依旧到公共马车站台上,拖着疲困的身体坐上公共马车,随着马车一路摇晃回家。

公共马车一路穿行,还能看见一些灯火通明,甚至比白天更热闹,挂着引人遐想的各种红色灯笼的酒楼茶馆,不时还能听见里面传来的吹拉弹唱声,伊伊呀呀的声音游荡在昏暗的街道上,向世人证明着松江哪怕是到了晚上,依旧繁华而热闹!

不说繁华,汇集了无数金钱的黄浦江大道,哪怕是在稍偏僻一些的西城区里,很多地方到了晚上依旧是灯火通明。

西城工业区,安华纺织厂里,工厂内好几座庞大的纺纱厂房里已经灯火熄灭,工人们也早早下了班回家。

但是在厂房一侧的办公楼里却是依旧灯火通明。

三楼会议室里,十几个穿着新式职业装的中年或老年男子坐在长方桌两侧,会议室里烟雾缠绕,以至于哪怕大冬天里都开着窗户通风。

长方桌正前位的是一个穿着职业装的中年男子,他一手夹着一根东华牌卷烟,一手翻着身前的文件。

半响后只见他夹着烟狠狠的吸了口,随即把烟头在身前的烟灰缸里掐灭,烟雾被喷出后,在他身前形成了一团白蒙蒙的烟雾。

烟草这东西在前明万历年间就传入,并迅速传播到了整个华夏地区,一开始明朝也好,东掳也好,其实都对烟草进行过禁制,不过成效不大,民间开始大量种植自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京眠沉溺 贤妻孝媳重生后,摆烂不干了 阴缘不断 三兴季汉 凡人:重生张铁,以杀证长生 S级高危人格,你管这叫小可怜? 穿成兽世顶流雌性,全星际疯了! 综影视之炮灰配角逆袭记 乡愁未了:奶奶的牵挂情 京港告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