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丝路情 > 第九章-创社思思再讲诗,寻道金晶引红楼

第九章-创社思思再讲诗,寻道金晶引红楼(2/3)

目录

思思羞赧的继续往前走,步履愈发轻盈了,过了好一会才说道:“要不我们成立个诗社吧,大家一起可以做些诗,好不好的不要紧,终归是个聚会的的由头。”

君无邪说道:“我最近也在想,就怕不好组织。”

思思说道:“何必执着,现在不是有你我嘛?看看谁愿意的再来几个,不管多少总会有的。”

无邪说道:“你说的有道理,是我想太多。”

思思说道:“切莫忘了初心。”

无邪恍然,沉默不语,思思看着眼前的这个男人,心思悠远,两人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闲适其中,逗留许久,两人方才意犹未尽的折返。

路上思思开口说道:“我征求一下大家,看看成立诗社有没有啥想法?”

无邪说道:“那好,刚好我懒,你问问,有想法刚好现在季节正好,我们就聚一下。”

思思应了一声,当晚就征求大家意见,大家出奇的一致表示支持,连绮梦、琇莹都嚷着说是要参加,而意外的是章华的父亲章士丘说是赋闲在家想要凑凑热闹,看来章华跟父母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也算是大家共同的愿望,大家自是欢喜。

而顾客之中呼声更是居高不下,还提出不少建议,比如希望为孩子们专门举办一些亲子类的采风活动,亲近自然地同时能够了解诗词文化,可谓一举多得。大家在群里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最终议定诗社名字为“灵兰”,决定三月下旬相会于大唐街沁芳阁。

转眼便到相会的日子,今天天空飘着毛毛细雨,街上行人比往日稀疏不少,但是沁芳阁却是宾客盈门,男女老少皆有,“沁芳阁”章华葛覃也从天水赶回,无邪、思思、佐衡、尚溪、绮梦、琇莹等尽皆列席,而且思思还带来了才女金晶,本来容纳六十多人的“倚云听风”满满当当,还有些不得不席地而坐。而诗社是思思的提议,大家一致要求思思先讲一下,毕竟大家基础不一样,今天就是欣赏一些优美遗风,供大家知悉便足矣,思思也不推辞,且听思思说道:“之前也讲过《诗经》的大致,而中国的诗便是以《诗经》作为源头,共计305篇,故称之为诗三百。大多数都是以乐的形式传承,而先秦采诗的目的便是有利于君王‘观民风、知得失、自考证’。从此文字简短,文辞优美庄重,音韵朗朗上口的中国诗便发扬传承。

而中国的诗词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先秦启蒙

《诗经》之前最早有文字记载的诗歌便是《帝王世纪》中所言:“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所载便是今日所见《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歌,帝力于我何有哉”。《诗经》之后约沉寂三百年,到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产生了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骚体),《楚辞》的出现把中国诗歌推向第二个高峰,与《诗经》的现实主义不同,“楚辞”是浪漫主义,感情奔放、想象奇特、文辞华美、风格绚烂,具有浓烈的楚地风格和巫文化色彩。汉之前没有“楚辞”之称,汉成帝时刘向整理文献,将屈原、宋玉等人作品以及汉代人效法之文汇编成集,自此《楚辞》得名,流传至今。

2、秦汉兴起

秦代经历挫折,文化教育几乎停滞,秦代所留不过民谣几首。

及到西汉,乐府出现。“乐府”原指朝廷掌管音律系统,乃是秦代设立,西汉武帝将乐府扩建,并从民间搜集诗歌,后人将之称为“汉乐府”,民歌是汉乐府的精华。汉乐府民歌继承《诗经》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传统,多“感于哀乐,缘事而发”,通俗易懂,长于叙事,富有生活气息,句式以杂言和五言为主,体现了诗歌艺术的新发展。《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叙事诗的代表作。《孔雀东南飞》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长篇叙事诗,凡353句,1765字,被称为“长诗之圣”、“古今第一首长诗”。在汉乐府的影响下,文人五言诗逐渐发展成熟,其标志是东汉末年出现的《古诗十九首》是—组由寒门文人创作的抒情短诗,情调感伤,言短情长,委婉含蓄,质朴精练,被誉为“一字千金”、“实五言之冠冕”,艺术成就极高,国学发展过程中地位极高。

3、魏晋南北朝趋于成熟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时期,五言诗发展的全盛时期。魏末到西晋初立社会黑暗,玄学兴起,文人高谈玄理,遗落文风,世人对于政治敢怒不敢言,所作诗歌晦涩曲折,以阮籍《咏怀诗》82首为代表。晋室南迁后留下的诗歌不多,代表诗人孙绰、许询以玄言诗“言过其实,淡乎寡味”,而且大都失传,仅有嵇康等人的诗歌作品。东晋诗歌渐多,产生了大量文辞绚丽的作品,陶渊明开创田园诗,其后谢灵运开创山水诗,对后世影响极大,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皆曾取法谢灵运。南朝文风绚烂,诗歌靡丽,大量用典,以齐梁的诗歌为盛。北朝诗歌朴素、有风骨,以《木兰辞》为最好。

这段时期产生了大量的诗歌评论,对诗歌的内容、思想、鉴赏产生了巨大作用,例如钟嵘的《诗品》、刘勰的《文心雕龙》、萧统的《文选》等。南朝文人提出四声说、八病说,对后来的诗歌创作、鉴赏产生巨大影响。

4、隋唐兴盛

初唐准备时期,以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为最,宋之问、沈佺期并称“沈宋”的诗歌成就较高,使绝句、律诗最终定形。盛唐时期繁盛时期诗歌极盛,田园诗、边塞诗兴起,田园诗以王维、孟浩然为最,边塞诗以岑参、高适为佳。李白、杜甫为盛唐诗歌最好的作者,李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顶峰,作品极多,代表作有《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杜甫在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有着继往开来的地位,《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唐朝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其诗歌称之为“诗史”。中唐诗歌有大历十大才子等人创作,属于成熟期,白居易为中国诗歌的又一高峰,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进步思想,继承《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唐朝晚期,杜牧、李商隐的诗歌成就很大,诗歌创作多忧国伤时。杜牧以七绝为长,代表作《江南春》《出行》《泊秦淮》《过华清宫》,这些诗于清丽的辞采、鲜明的画面中,见其俊朗才思。李商隐爱情诗见长,七律用典精巧,对仗工整,如《马嵬》;七绝功力也很深厚,如《夜雨寄北》《嫦娥》。

唐朝中期,词定型。唐中晚期产生了不少词作,大量写词的有温庭筠。

5、宋词、元散曲、诗、杂剧

五代好诗较少,《花间集》作为第一部文人词总集问世。两宋时期,诗歌进一步发展。诗歌的另一种重要形式—词,在宋代达到顶峰。词是一种音乐化的文学形式,被称为“曲”“曲子”“曲子词”“乐府”“长短句”。词在宋代达到了可以和唐诗并列的另一座文学高峰,形成“婉约”“奔放”两大派,著名词人有晏几道、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张孝祥、辛弃疾、李清照、陆游、姜夔、梅尧臣、苏舜钦、黄庭坚、杨万里、范成大、文天祥等,其中苏轼和陆游成就最高。苏轼宋朝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诗词散文都极好。苏词题材广泛,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风格亦多样,但是主题风格是豪放的。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爱国激情、农村生活都写,其中《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怀子由》《念奴娇·赤壁怀古》。陆游是一位多产的诗人,一生写了九千三百多首诗。多作爱国主义豪情,激越悲壮,雄浑豪放,在宋代诗坛上独树一帜。其代表作《关山月》《金错刀行》《书愤》《示儿》等,充分表达了对于南宋王朝忍辱苟安的悲愤和对江山社稷的关切。

金国的代表诗词作家为元好问,代表作《摸鱼儿·雁丘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兽世好孕娇美人,绝嗣雄性宠疯了 快穿:当恶毒女配是娇媚尤物后 商场通古代,我灾荒年救王府满门 年代:预知未来后我靠空间改命 视死无归 让我勾引太子,我入宫你哭什么? 穿越太子的甄嬛妃 庶女不入爱河,宫斗主打缺德 钓系向总轻点宠 龙王出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