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在秦朝当神棍 >

(2/4)

目录

    这些人很聪明,聪明人总是很敏锐的。他们几乎立刻就意识到了,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自己的学说一旦被确定为考试内容,就一定会迅速发展,进而占据整个天下。

    最后议论来,议论去,还是嬴政最终决定,考题为实务策,重在务实。至于用儒家的理论作答,还是用法家的理论作答,那就看考生自己了,只要言之有理,不拘哪一家的意见,都可以录取。

    李水听得连连点头,心想:“这个办法好。既可以百家争鸣,又可以促使这些学说,务实而不务虚,免得像后世那样,将文人培养成了一个个埋在故纸堆中的老学究。”

    接下来,就是确定考试时间,录取人数,以及录取之后,授予何等官职。

    这些不涉及朝臣们的利益,他们侃侃而谈,倒是很快就有了一个合理的章程。

    两个时辰之后,朝议结束了。所有人都觉得疲惫不堪,感觉经历了一场生死较量。

    走出议政殿的时候,有一位朝臣叹了口气,说道:“老夫参加了上百次朝议,灭六国,征战天下,种种大事都经历过了。可是从来没有像今日这般,口干舌燥,血脉贲张。”

    周围的人都纷纷点头,七嘴八舌的说道:“原本以为今日的朝议,是要论功行赏,解决马凌暑一案而已,没想到重头戏居然是科举。”

    “真是有些措手不及,我等连互相商议,深思熟虑的机会都没有,就纷纷败下阵来,到现在也有点心情恍惚,怎么这科举,就成了定局呢?”

    王绾忽然走到李水面前,笑眯眯的说道:“槐大人真是好胆识啊。竟然提出科举一策,此策一出,天下震动啊。”

    周围的朝臣都纷纷看向李水,眼神之中,颇有些敌意。

    李水大声说道:“丞相岂能凭空污人清白?这科举,怎么就是我提出来的?”

    王绾到没想到,李水居然会断然否认。他看着李水说道:“方才在朝堂上,满朝文武,唯独槐大人赞成科举之法。这难道不是你向陛下建言的?”

    李水说道:“满朝文武,都知道此策一出,必然遭到众人敌视。我槐谷子有那么蠢吗?做这种树敌的事?”

    王绾一愣,心想:“这家伙,好像还真的没有这么蠢。”

    李水接着说道:“提出科举之策的人,必定是个狡猾的人。他提出者计策之后,唯恐别人注意到他。因而,刚才在朝议的时候,谁不发一言,谁的嫌疑就最大。比如……”

    朝臣们都竖着耳朵听着。

    李水呵呵一笑,说道:“比如赵高大人。他的表现,不有点奇怪吗?”

    朝臣们都不由得点了点头:“推举制改成科举制,这么大的事,赵高始终没有表态,确实可疑啊。他为什么没有表态?莫非真的是他提出来的,担心众人怀疑到他头上,所以不敢说话?”

    还没等朝臣们想明白,李水又说道:“当然了,这个人也有可能不是赵高。或许,此人提出这等得罪人的计策来,一定会极力的撇清自己的干系。故而在朝堂上,谁最反对这科举之策,谁就最有可能是提出来的人。比如……淳于越博士。”

    朝臣们都点了点头。不少人向周围看过去,发现淳于越已经走远了。

    于是朝臣们暗暗的想:“淳于博士,走这么快做什么?莫非是心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重生之冒牌皇帝 战锤:从伊斯塔万开始 分手后,前女友住进我家 从摸鱼开始成为学霸 多元丧尸入侵:我肉身锤爆一切 全职法师之超级法神 综武:开局天意四象决 长夜欲尽 说好的练武,你练出了天罡法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