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从1994开始 > 第143章 ,在

第143章 ,在(1/4)

目录

在电话里,苏温对境外巨头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预测。

“外资超市抢滩登陆,和我们俩当初的预计一样:

由于政策试点城市的限制和对城市消费能力的考量,外资企业无一不把中国区首店选在了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

这些日子根据国内外情况的分析,我把它们进入国内的主要动因分为企业和市场两方面因素:

一方面,外资巨头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对于连锁超市的运营模式已经打磨的非常完善。

在本土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海外拓张是他们的必由之路。以沃尔玛为例,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也正是其海外门店快速增长的时期。

另一方面,我们国家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庞大人口孕育着巨大的消费潜力。

改革开放的大潮也给未来的增长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同时本土国有超市企业经营能力较外资巨头有较大差距,竞争环境相对较为缓和。

因此外资超市企业均摩拳擦掌,志在必得…”

听着苏温在电话中有理有据、知己知彼的长篇大论分析;电话这头的林义也是频繁点头,这女人怎怎么看怎么都是块宝。

回想自己当初的无所谓态度,现在都有些庆幸,怎么也没想到会捡了个黄金疙瘩回来。

听久了,林义的右手有点酸痛,于是换一只手温和地对她说:

“你也不要太过焦虑了。

还是那句话,我们现在的优势非常明显,不论是行业的深度上还是我们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定位上,现在来看都是值得欣慰的。

虽然在资金、技术和经验上,我们的短板也非常明显。但我们可以在剩余的“政策保护”时间里,好好的深耕细作就是。

对于你刚才提出的大型连锁超市、小会员店以及mall的三大马车战略,你知道吗,我听了都内心非常激动,恨不得一下子就搭建起来。

但我相信你也非常清楚,发展小会员店现在不是最佳时机;大型购物中心我们也得细细衡量,如果方案可行,那就干他么的。

我还是那句话,现在是比拼抢市场空白的时候,以尽快的速度把超市开遍湘、粤、赣三省才是我们目前最紧迫的、也是最基础的,其他项目需要等一等…”

林义失笑着摇摇头:苏温这女人什么都好,足够聪明、果干;但是女人的忧虑性格也非常明显。

林义知道,外资进入国内的零售业,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它们巨大的优势务必会给国内企业带来鲶鱼效应,对国内的零售市场来说,也是一次腾飞的机会。

放下电话,隔窗遥望着横亘在天际的乌云,感受中冬雷阵阵里的狂风暴雨。

林义其实并没有“像电话里头安慰苏温的”那种镇定。

他和这女人一样,也是紧张地、担忧的、焦虑的…

就犹如前世坐到中心总职位一样,每次开会,面对未来不可捉摸的重大项目时,林义内心也是惧怕和惶恐不安的。但他还是会镇定地对会议里的人微笑着说:我能行。

很多东西在成功的前夜,都是给人一种兴奋和忧虑。但一旦成功了后,曾经的错误都会觉得是对的,一个曾经的臭屁都会被当作圣典来宣传。所以在这一点上,林义是非常不喜欢那位所谓的“马爸爸”的。

都说八九十年代是被焦虑统治的时代。重新来过,林义依然有种“时不待我”的不确定感,好像自己一直发育在一个巨大的、不确定的繁荣之中。

每取得一点收获,就会有更大的不安摆在眼前。看来“无知者无畏”“初生牛犊不怕虎”“一无所有是最快乐的”的这些论调,也并不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说法。

在窗口矗立良久,被苏温带急了的林义一直思考:如今是百年一遇的大时代,机会就像河里的泥鳅,处处可见,却不易抓获…

要怎么样来一笔快钱呢?思考开思考去,林义还是悲哀地发现:貌似期货和股票是最容易的获得了。

曾经在这个领域经历过大起大落,有时候回过头来看看,都觉得当时迷局里的自己是多么的惊心动魄,狗胆包天。

换而言之就是一种后怕。

思虑良久,林义叹口气:算吧算吧,最终还是要走一走前世的老路,也到底是保护不了口袋里的那1100多万的紧急备用资金了。

说到股票,在这个年头里,林义第一时间就想到了96年的深科技。

并不是说林义背的这支股票的详细走势图。而是一个朋友和他讲过的发家史,让他记忆特别深刻。

记得当时好友拿一杯酒,半躺在藤椅上,翘着二郎腿摇啊摇地说:

“回忆在股市里走过的几十年风风雨雨。

至今,我仍怀念1996年那轮超级行情。对于中国股市而言,那是多么火红的年代啊,一大批人在那一波大行情中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积累,包括我自己。

96年,对我来说,是人生一个较大的转折点,那一年,我选择了辍学,知道了股市,打了第一份工,和朋友开了第一个公司,开始了混迹浆糊的生涯。

那个春天我还是大二,在北方,由于某些原因,选择了辍学。工作也找的不顺利,无聊之极,就把父亲的帐户钱转过来,跟着一个表哥在大户室里面厮混

我表哥属于第一代股民,号称在股市里挣了很多钱,天天拿着水瓶在大户室里上班,红光满面。在我的亲戚圈里面很出名滴,当时我虽不知道股市是个什么东西。但还是认为他从事的职业很崇高,基本上也就认为他是为了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工作了。

刚开始一直不顺,后来旁边坐的营业部公认的股神b君,给我们推荐了两个股票:一个东北电,一个是深科技。

我们的选择是很困难的,无奈之下,我建议抓阄选一个,表哥听从了我的建议,最终,两次抓阄的结果就是深科技,就毫不犹豫选了这个票。

林义,你知道吗?那个时候炒股,谁懂估值呀什么的啊,大部分人都是听消息、看报纸、瞎猜买的票。

那轮行情,真的是令我一生难忘。

当时是1月份,买入深科技好像是块左右,紧接着股价飙升,短短几个交易日里,就冲高到了17块。

我记得股价飙升到17块的那天,我表哥呆呆地坐在那里,目光停滞,毫不犹豫就卖出了全部股票。同时也要求我清仓,然后带上他的大水杯和报纸,拉着我走出了大户室。

我的印象是我们清空后,深科技飙升到了近70元,涨幅是恐怖的18倍。你知道我那个时候的心情吗?”

说着,这位老友灌了一口酒满脸唏嘘,林义不知道他是庆幸在股票里大赚了一票,还是遗憾离场太早。

或者二者都兼而有之吧。

此后老友继续说的那番话,让林义感触很深:

他说:“后来,我表哥销了户,不再谈论股市。而是进入了实业领域,开始办公司,几年下来,居然也豪宅宝马过的人五人六的,那是后来的话了。

失去了启蒙老师,我就离开了那个市场,不久也远离了那个城市,和朋友到南方开皮包公司,倒闭破产。

然后在路边电线杆上找了个小广告,办了假学历,开始疯狂的竞聘、打工,学习炒股,继续开公司,在人生和股票的舞台厮混,和我表哥也渐渐失去了联系。

直到去年,路过那个城市,和表哥在一名叫经八路夜市的地摊干掉了两瓶茅台后,谈到那年的撤退,他才说了实话。

他93年入市,96年那次深科技之前一直是亏损的,暴涨几倍的深科技也只是给他带来了4年总资产50%的收益。”

说到这,老友一脸后怕地大喝一口,对着林义摇摇头地抱怨:“你说这像什么话,真是艹蛋的人生,亏我一直迷信了大半辈子。要早和我说实话,我肯定不会再碰股票。”

那时林义也吖了口酒,笑着打趣:“你不碰股票就认识不到我了,哪还有这些年摸爬打滚过来的交情。”

对方哈哈大笑:“说的也是…”

后来老友继续说:“当时给我们推荐股票的股神b君,竟然在我表哥的公司上班,那天吃饭他作陪。

听到我们谈到96年的行情的时候,他正在啃着一个鸭头,眼睛一瞬间恍然闪出一丝亮光,但马上又归于黯然,继续征服那个鸭头去了。

那个股神在后来的熊市中被消灭了,从此开始打工生涯,告别了股市。”

“深科技”,“96年超级行情”,林义在窗前自言自语了一声。这支妖股在股票史上大名鼎鼎,他不止听过一次,只是那位老友给他加深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当然除了深科技,林义对蜀都长虹也是难以忘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吃大瓜后宫妃嫔读我心后不宫斗了 吃大瓜后宫妃嫔读我心后不宫斗了陆璃夏书鸢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暴富很难?我的超市通古今! 神诡大明:灵能飞升 离婚后她携崽失踪季总疯了黎音季川 带有沈长青名字的小说 人族镇守使沈长青最新免费阅读 人族镇守使沈长青全集免费阅读 人族镇守使沈长青无弹窗全文阅读 人族镇守使沈长青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