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催泪系导演 >

(2/4)

目录

    文艺片有文艺片的卖点,商业片自然也有商业片的卖点。

    “位卑未敢忘忧国?”慕晴眨了眨美眸看着李易不确定地道。

    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如果乍一听这个故事,反应大概也和慕晴没什么两样。

    可是真的是这样的吗?

    “只能说是其中之一吧!其实这类的故事,并不罕见,想要拍出彩,从电影内容来说,融入戏曲是一个卖点,家国情怀也是一个卖点。

    还有一点,戏子从来不是什么褒义词,一直以来,都流传着女表子无情,戏子无义,我们常常讲“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洞庭花”,指的是那些戏子无情,不知亡国的悲哀凄凉,即便国破家亡也不耽误其卖唱卖艺。

    我们不需要为戏子正名,但是人有千百种,同样的戏子也有很多种。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这句歌词我很喜欢,因为很明确地表明了台上的伶人作为社会的底层,在国家危难之时已是自身难保,却仍然不肯放下爱国卫国之念!

    他是戏子没错,可是他首先也是一个炎黄子孙,也是华国人!”

    “其次,最打动我的是“莫嘲风月戏,莫笑人荒唐,也曾问青黄也曾铿锵唱兴亡”,他热爱戏曲,也精通技艺,所谓不疯魔不成活,正因为他爱戏,才会如此痴狂,才能把戏唱得这么好,令台下客如痴如醉难以自拔。然而他也明白和理解戏文所呈现的,是一个高度理想化的世界,故劝人“莫嘲风月戏,莫笑人荒唐。”他理解观众的陶醉,故也不会去笑他们。”

    “我们需要凸显的是,“也曾问青黄也曾铿锵唱兴亡”戏子身份低贱,却也关注民生、也在台上歌颂兴亡英雄、批判前朝暴政。他只贪风月么?怕不尽然,他希望百姓不要再过着青黄不接的苦日子、他反思朝代更迭的原因、并用戏文记录着那些百世流芳的壮举、唾弃卖国求荣的奸人,字字珠玑、掷地有声。他是一个伶人,一个戏子,可是同样的也是一个人,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和那些同样的社会底层的爱国人士没什么区别,他也有情,也有义,也有爱国卫国之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随军一夜怀三宝,我在八零躺赢 离职后相亲,前上司红眼纠缠 我是罪人?小爷反手搅动华海风云 全网千万舔狗,我当共享男友 我的亲妈是慈禧 农家女逆袭首富,满城权贵求娶 重生成外交官,带个系统不过分吧 谁把我的尸体藏起来了! 权游:雄鹿的新生 怀孕命剩三月,傅爷说要回家过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