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催泪系导演 >

(2/2)

目录

    所以这绝对不是一部所谓的浪子回头金不换影片!

    浪子回头的故事只能放在八点档的剧情里骗骗无聊的主妇。然而当我们看见不得不死的阿郎决绝地跨上摩托车时,也会不由自主地流下眼泪,好像那个不管不顾走上赎罪的绝路的人,就是我们自己似的。我们在这种时候想起自己,想起我们或多或少做过的错事,我们也需要一个从没得到过的原谅,只不过,我们没有办法做到像阿郎一样从容赴死,只能在心里把自己代入电影,哭得泪流满面。

    阿郎的故事里,要说最触动我的一点,那应该就是摩托车了。陈伟杰斜身跨上车的时候,我想起麦克阿瑟将军的话:老兵不死,只是渐渐隐退。阿郎不是勇敢的战士,他只是一个浪子,但是浪子和战士一样的是,他们都曾经为了某个东西而奋不顾身,浴血冲锋。

    阿郎曾经那么狂傲不羁地藐视过他所能见到的一切,规则、秩序、安分守己,还有他自己的女人。

    就好像他骑上奔驰在城市夜色中的摩托车一样,他像一道注定要撕裂云层的闪电,把视野所及的东西都淹没在自己的狂笑里。

    可他改变不了世界,世界也不会因此损失分毫,但是他的女人,却再也不可能再骑上他的机车后座了。

    我有时候禁不住要怀疑,波波是怀着怎么样的心情离开港岛?

    导演很聪明,他把波波滚下楼梯之后的所有情节都变成暗场,而且要一笔带过,那些呼天抢地喷涌而出的眼泪和痛苦,都被轻轻略过,我们看到的只是探监时阿郎已经剪得规规矩矩的发型和木然的脸,只听到波波的妈妈抱着孩子对他说,波波已经远走异国。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十年后那个颓然的阿郎和招人喜爱的波仔。一切的艰涩、一切的不甘、一切的悔意,都掩盖在父子俩的笑闹嬉戏里,我们看不见,却切肤之深。

    阿郎的故事讲的不是父子情,不是爱情,也不是家庭。

    他讲的是一个曾经狂傲的浪子在年华凋尽之后,懂得了自己的错误,却没有失去自己的激情。

    我老是觉得,一个男人如果真正深爱一个女人,一定会近乎赌气地去搏击一次,去证明自己灵魂里永远燃烧着的火种——即便他已为人父,已然苍老,已然需要帮持。

    但是每一个男人,不管他是二十岁的痞子少年,还是八十暮年的垂垂老朽,他的心里都一定燃烧着几十年不灭的桀骜的烈焰,在这一生中,总有一次,哪怕就一次,他要跨上赛车,在一圈一圈的风驰电掣中去证明:我能做到。

    就算任谁都明白,波波不再可能像童话故事里那样回来他的身边,海滩上那一吻只能是一个旧情的标本。但是阿郎还是会选择去搏一次,要咬紧牙关去证明一次,证明自己爱过的,恨过的,遗憾过的,坚守过的,所有这些,就算输给了命运,就算只能苦笑,可是对自己仍然重如泰山。他的肩膀,就算扛不起命运的嘲笑,他仍然要毫不皱眉地把他们全都扛起来,并且还要骄傲地微笑。

    所以要说起来,波波原谅不原谅阿郎并不重要,因为毕竟十年过去,毕竟波仔已经如此乖巧懂事,旧爱永远成了删改不得的回忆。

    当年那个长发飘飘,抽烟喝酒,骑摩托跳恰恰的浪子,那些他给自己心上造成的伤疤,在时间的流逝下都开始结痂,失去了痛感。

    当在跑道上抱住波仔的时候,面对眼前熊熊燃烧的火焰,面对怀里这个前十年没有母亲,后半生没有父亲的孩子,面对也许第二天就要返回美国的班机,她还有什么不可以饶恕的,还有什么能够去责怪的。就像李太白的一句:“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在野草遍地的时间荒野里,我们本来就没有什么可以相信,只是当那满是惆怅的歌声响起,那些历经岁月涤荡的伤害,那些弥漫着酒气的夜晚,都澹澹地消失了,只留下摩托车的空洞的轰鸣声还在城市里回荡。

    其实阿郎由始至终都是一个浪子,浪子是什么样的人?

    浪子风流多情,浪子桀骜不驯,浪子我行我素。陈伟杰饰演的阿郎就是个浪子,他活在自己的世界,做任何事情全凭自己的喜好。

    喜欢飙车就飙车,喜欢把妹就把妹,喜欢造型另类就造型另类,像个江湖浪子一般,潇洒放浪。遇到波波后,他也同样的没有改变。他不迁就别人,他总让别人迁就他,他明明出轨在前,却毫无悔改之意,反而指责波波,浪子本性可见一斑。

    在电影中阿郎曾有两次赛车,这两次赛车贯穿整部电影。第一次赛车,让阿郎失去了波波。第二次赛车,让阿郎丢掉了性命,这两次赛车很值得玩味。

    第一次赛车时,阿郎还是个浪子,他赛车全是为了刺激。他想体验速度与激情,他疯狂地骑着机车后面带着妹子,飘逸冲刺。他觉得这才是他要的生活,刺激、新鲜、激情。畅快的感觉,让他觉得自己就是个英雄,一个王者。

    但他没想到的是,风驰电掣的王者却也因此锒铛入狱。曾经昔日的狐朋狗友再也没有人跟他来往,他才渐渐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阿郎的第一次赛车,不仅让他遭遇牢狱之灾,而且痛失波波。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也正是因为这次,让阿郎开始浪子回头。

    第二次赛车时,阿郎已经是个货车司机,洗心革面,好好工作挣钱,好好抚养儿子波仔。他没有再碰过机车,即便好友阿龙一直劝说,他不为所动。直到波波回来,他想要争取波波时,他才又上了赛道。

    但时过境迁,年岁已大,何况还有旧疾,这对阿郎很不利。但阿郎想重新来过,想证明自己,想要让波波知道自己真的变了,毅然决然的上了赛场。什么样的人会用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其实骨子里,他依然还是那个浪子,哪怕他想回头,可也依然不改浪子本性,于是哪怕多年未练,他也依然宝刀未老,依旧遥遥领先。

    第二次的赛车的过程,和阿郎的这浪子的一生何其的相似?

    前面风驰电掣,意气风发,然而却乐极生悲,尽管他艰难地爬了起来,带着满身的伤痕继续冲刺,但天不遂人愿,他还是埋葬在了赛道,以血的代价诠释了浪子回头的不易。

    也许有遗憾的才是最美的吧?如果三人团聚皆大欢喜,似乎有些太过容易,总让人觉得缺少点什么。

    如果阿郎成功冲向终点,那他也就不是浪子了。

    以阿郎失去生命为代价,留给观众更多想象的空间,似乎也是一种圆满。

    阿郎为了自己的梦想,我想在那一刻他一定是笑着离开的。

    波波可以心无挂碍带着孩子回去美国,在美国有她的事业,波仔也有了更好的成长环境。

    这种抉择,不再以心碎为代价。一个人的退出成就了两个人的幸福,当然幸福是带有遗憾的。

    也仅仅是想像,为结局赋予一种意义。

    故事就是这样啊,如果不经历劫难,平澹无奇的皆大欢喜,总让人觉得不过瘾。这种震撼,这种冲击,这种惨烈,这种变化,让观众更加刻骨铭心吧。

    不得不说电影的音乐总是会适时的响起,把情节推向高潮,渲染着气氛。当充满年代感的《恋曲1990》《你的样子》一响起,立刻就与之共情了。

    有时候会因为一部电影喜欢上一首歌,有时候会因为电影里出现的那首歌,对歌有了重新的认识,或者更深切的体会。阿郎的故事已经结束,现实的人生故事依然在上演。

    其实一样一样的,电影是假的,谁知道在哪一天蓦然发现,自己的人生也不过是一场电影。”

目录
新书推荐: 绣娘绝色 声声哄!前任他叔日日宠! 粤圈太子爷,霸总人设崩塌了! 质疑,理解,成为圣主 晚妆媚 肝到厨神才算开始 你别太犯规 随军一夜怀三宝,我在八零躺赢 离职后相亲,前上司红眼纠缠 我是罪人?小爷反手搅动华海风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