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尘世刀吟 > 第三百六十六章 他俩谁是?

第三百六十六章 他俩谁是?(2/2)

目录

“平身吧。”

长公主话语清冷,没有一丝情绪。

侍女为刘新彦搬来座椅,尽管他如今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尚书令,但在面对长公主时还是显得拘谨小心。

他不会蠢到认为如今的长公主已然沦落到“虎落平阳被犬欺”的地步。

“旺财……无名符师几人去见了你?”

长公主轻声问道。

当听到“旺财”这个名字时,刘新彦眼睛不由得一亮,但随后又恢复了平静。

“回禀殿下,臣已经见过无名符师,全是按照殿下的意思做的……”

长公主闻言后点点头。

“这些年,你做得不错……”

这么多年没有人知道刘新彦是长公主的人,今天的面见也是自秋狩之乱后的唯一一次。

刘新彦低下头,眼神中并没有得到赞赏后应有的欣喜。

这些年他变了许多。

当年的他宁愿致仕也不愿参与党争,但如今的他却被朝中人牢牢的打上了“刘党”的印记。

这些都是在秋狩之乱后发生的改变。

也正是自那之后他才明白,他想要入朝为官、为民办事,这些妥协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只是他始终不能适应这些党争权术,远没有他心目中的“旺财大人”那般坦然自如,这也是他这些年挣扎煎熬的地方。

想到这里,刘新彦忍不住小心开口道:“殿下,既然是旺财大人……那还何必如此,他必然会出手阻止……”

刘新彦没敢说得直白,但长公主却明白刘新彦的意思。

正如长孙猜测那般,长公主二人并没有对他说实话,或者说是没有完全说实话。

二人今日对长孙所说其实是一种有意引导。

刻意引导长孙猜测耀宗帝的企图,又有意忽略了遗族在这场局中的目的。

刘新彦想说的正是这些,既然有遗族参与,同时又是当年的旺财,那他必然会全力阻止耀宗帝和遗族,何必多此一举?

长公主对于刘新彦的质疑并没有恼怒,反而笑着问道:“你觉得他是旺财吗?或者说……他俩谁是?”

他俩谁是?

若是长孙在此,必然惊出一身冷汗。

长公主此言何意,长孙也并不清楚,但他若听闻此言心中必然会有一丝猜测。

但刘新彦显然明白长公主指的是什么。

只是他也想不出答案。

无名符师似乎更像当年的旺财,那股冲劲,眼神中的那股清澈让刘新彦几乎肯定他这么多年没有变。

但让刘新彦不敢确定的也是这一点。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似乎没有任何变化,就像是从昨天走来。

这怎么可能……

长公主看出了刘新彦的困惑,笑着说道:“好了,不为难你了,这个问题我也没答案……”

“但见过无名符师第一眼,我就知道了一件事。”

“他这么多年没有变……”

“当年的旺财看似滑头市侩,实则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牛犊。这样的人想要让他做出违背本心的妥协,是不可能的……”

“哪怕是让他做出一点点妥协我都没有把握做到。”

长公主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刘新彦已经明白了。

如果不对长孙加以引导,让他将注意力都放在耀宗帝身上,他势必会在新纪元杯上全力阻止遗族,甚至有可能会在决赛还没开始前就直接揭露遗族的踪迹。

那样一来,长公主的计划将无法进行。

刘新彦此时眼神变得更加灰暗。

当年的他做出改变,选择站到长公主一边,为的就是要实现旺财在顶峰之战时喊出的那旷世绝响的“横渠四句”。

事实证明他这些年做出妥协所付出的代价是值得的。从他走上尚书令这个位置以来,他为增进民生福祉已经做出了数不清的实事。

但此刻的他再次产生了动摇,自己当初的选择真的对吗?一次的妥协是否会换来无数次的退步?

长公主看出了刘新彦此时的挣扎,冷哼一声说道:“现在动摇是不是晚了?”

刘新彦瞬间冷汗直流,赶忙收拾好心情,回应道:“臣不敢有二心!”

长公主知道刘新彦的为人,能说出这样的话就足以证明他的忠心,于是语气略有缓和的说道:“如今的朝廷你也看到了,想要做出改变必须破而后立!”

刘新彦抬起头,眼神重新恢复坚定。

他在朝廷的这十几年经历让他明白长公主此时并不是在给他洗脑。

同时他也十分清楚,在当今世道下,以他的身份,哪怕现在已经是尚书令,想要完成心中所想之事,他也必须要有长公主这样的领路人。

……

另一边,长孙几人一直到了舜丰区才找到一处有空房间的客栈。

“今天就住这里吧。”

众人看着面前不大的客栈,心里清楚就如今帝都住房紧张的情况,不是能讲排场的时候。

几人进入客栈向小二要了住房,其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由于住房实在紧张,只剩两件住房,所以只能长孙、平川和武清三人挤一间房子,唐语嫣用一间。

原本武清见此情形是准备回帝都府的,只是一想到晚上睡觉或许能够趁机一睹无名符师和平川的真容,武清立马心动的留了下来。

目录
新书推荐: 科技强国从修手机开始 这个奶爸太凶残! 庶妹非要换亲,我嫁病秧子得诰命 港综:无间行者?不,我港岛枭雄 行走无限的宇智波 苏泽周紫烟刚断绝关系全员跪求我原谅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投喂病弱世子,我在流放地搞基建 穿梭两界,我的身后是钢铁洪流 手握百万雄兵,满朝文武求我称帝 嚣张嫡女娶进门,残疾世子有福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