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一百二十五章 刘盈:常回家看看

第一百二十五章 刘盈:常回家看看(1/2)

目录

“故市侯但说无妨……”

听到刘盈的话,阎泽赤拱手说道:“陛下推陈出新之举值得称颂,然有些过于束手束脚,反倒显得比我等老臣还要老成持重……”

做皇帝真难,莽一手被他们说莽撞,稳一手又被说怯懦……刘盈心中吐槽,但却保持着聆听的姿势。

毕竟每年花大价钱养的这帮大臣,不就是为了让人家挑刺?

嗯,或者说查遗补漏。

在刘盈的目光炯炯中,阎泽赤正色说道:“以臣之见,不妨增印些当十、当百的纸币,那些百张当一的小钱,可增印上亿张,如此方可保证黔首商贾有钱可用……”

“当十?当百?”曹参眉头紧锁,轻声呢喃。

毕竟当初刘盈准备印刷小额钞票的时候,曾经和曹参书信往来反复探讨,因此他对于刘盈所说的‘良心’……嗯,也就是通货膨胀问题有着很深的理解。

治大国如烹小鲜。

作为继承萧何之志,同样笃行黄老的曹参来说,其实也是反对锐意进取,大刀阔斧的对国家进行改制。

在他看来,刘盈的老成持重,才是为君之道。

所以他摇摇头说道:

“增印小钱我没有意见,但当十、当百的大钱,还是先缓一缓,看一看民间对小钱的认可程度再说……毕竟纸钞的印刷和制作成本虽然不低,但大家总归是习惯用铜钱或者金银交易。”

“我其实是有些担心的,如今民间好不容易脱离了以物易物,民众使用钱币买卖商品,使得商业振兴,若是强行颁行大额纸币,会不会有掠民之财的嫌疑?”

“这种质疑,必然会动摇国人对官府的信任,进而使得市场重新回到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从而影响商业,以及五铢钱在汉国主导的贸易体中的地位。”

“去岁衡水都尉府的上计文书中,每铸造一百枚五铢钱,其纯利润为十七钱……”

“所以,只需要保持现有状态,每年稳定铸币,则朝廷就相当于多了一颗摇钱树……”

刘盈沉默不语,曹参其实说的也有道理,毕竟铸造铜钱的时候,不光要用到铜料,钱币里面还会有其他诸如铅、锡之类的杂质,而这些杂质,就是铸币的利润。

因此使用五铢钱的人越多,汉国变相赚的钱也就越多。

嗯,其实铸币的纯利润不是十七钱,而是二十三钱,其中有五钱并没有上交国库,而是入了他的私帑……

曹参之所以点出这一点,就是在暗中向刘盈传递一个消息。

那就是你已经赚的很多了,不要贪得无厌,毕竟所谓通货膨胀的理论,是你首先提出来的,因此莫要利令智昏,等到苦酒酿成才追悔莫及。

但阎泽赤不这么想。

他放下手中茶盏,站起身正色说道:

“相国所言乃老成谋国之道,然如今之汉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味谨小慎微只会错失良机!”

“陛下可知,水衡都尉府每年铸造铜钱、银元数以千万计,但为何依旧杯水车薪,完全不够民间正常使用?”

知道,但有些话还要你来说……刘盈装作茫然的摇了摇头。

阎泽赤立刻大声说道:

“如今很多地方斗米数钱,即便是这天子脚下花花世界的长安城,夏秋之际斗米十一二钱,冬春之交也不过二十余钱,因此以一当百的银元自然无太多用武之地。”

“所以,铸币就以铜制的五铢钱最多。”

“然而铜矿产出有限,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开采出的铜料被用作电线,电机之类的工业用途,这就造成了铸币原材料的进一步供给不足!”

“最后,则有赖于陛下的英明果决,在汉国周边,建立起了一个由我大汉绝对领导的贸易体系,无论是靠近极北之海的丁零,还是西域诸国,乃至于南洋而至所谓的非洲之地的很多国家,使用的官方货币就是我大汉铸造的五铢钱!”

“如此,以汉一国之力,引领这数以万万计算的人口使用同一种钱,必然心有余而力不足!”

阎泽赤说完,曹参变得有些目瞪口呆,汉国国力辐射的辽阔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于是,曹参开始动摇了。

但刘盈知道,阎泽赤所说真真假假,其实就是想要游说所有人,同意他印刷大额纸币的建议。

不过刘盈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需要稳步推进,重要的是要储备足够的金银铜之类的重金属,最终以黄金为锚定物,然后再去发行信用货币。

所以刘盈笑着说道:“贫铜之事不劳故市候担忧,最多再有五年,大汉缺少铜料的现状将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听到刘盈信誓旦旦的声音,坐在角落里喝茶吃点心的张苍愣了一下,白白胖胖的脸上满是疑惑的神情,抬眼问道:

“陛下此言,可当真?”

“当然。”刘盈点头:“朕何时在国事之上说过假话?”

张苍放下手中的板栗糕,正色问道:“老臣可否贸然问一句,铜料从何而来?”

刘盈边回忆边说:

“短期内的铜料,还是要依靠益州郡的红铜,那里的铜矿已经开始了二期建设,产铜量相较之前提升三成以上。”

“至于中期,还是要从北方获取。”

“嗯,长城以北。”

“当年朕随同匈奴女王共赴龙城的时候,曾四处派出勘探队寻找草原之上的矿脉,果不其然,在北庭都护府统辖的北海(贝加尔湖)以东山脉丛林之中,发现了一座储量极为庞大的铜矿(乌多坎铜矿)。”

“只不过受限于当地的地理条件,一年最多开工半年,所以朕才说这是中期供给。”

“至于长期供给,还需要靠天南州(澳洲)的铜矿。”

“唔,那里不仅有铜矿,煤铁资源也很丰富,且铁矿石含杂质极低,可以将冶炼加工的难度和成本降到最低!”

刘盈说完,顿觉有些口干舌燥,于是捧起面前的普洱茶小口啜饮。

而在他对面,曹参等人面面相觑,脸上满是疑惑。

益州郡的铜矿他们知道,而且不只有益州郡,这两年几乎全国各地都发现有铜矿,这也是铜钱大量流出,但汉国之内依旧有充裕的铜钱可用的原因。

但北庭都护府发现有铜矿这件事,他们就完全不知情了。

毕竟山川河泽之利归皇帝所有,刘盈可以合理合法的将铜矿据为己有。

少顷,张苍的脸上渐渐浮现出了几分了然的神情。

作为计相,他对于证券交易所的信息极为关注,尤其是每个月证券交易所上交印花税的时候,他更是会拉着曹参一同到场,当天就将所有的钱收归国库,免得某个掌握最高权力的皇帝心血来潮,将这笔巨款挪作他用……

因此他记得很清楚,内史府发行的通向匈奴都城,也就是北庭都护府办公之处的长(长安)龙(龙城)铁路开发债券,仅用了九天时间,既两个交易周期就售卖一空!

当时他就觉得很蹊跷,虽说如今的大汉铁路热,但也绝对没有热到这种程度,如今看来,出钱的要么是那帮子沛泗功臣,要么就是皇帝直属的少府!

毕竟铁路修好之后,运回的不仅是铜料,而是钱,熔铸之后,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的五铢钱!

因此曹参满脸迷茫的点,就在于刘盈提到的一个他完全陌生的地名。

“天南州?”

看出了曹参的疑惑,刘盈笑着说道:

“那个,就是出产那种兔子怪的地方……嗯,从南海郡出发,一路向南,穿过许多小型岛屿,可以看到一座近乎广袤无边的大陆,这里就是天南州。”

“咱们现如今吃的海参,大多都是从那里捞回来的……”

“不过天南州气候特殊,大陆中央多是荒漠,适宜居住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岛屿东南,因此向那里航行的时候,需要绕开一处密密麻麻的暗礁(大堡礁),然后登陆的时候,还要提防毒蛇、毒虫以及生活在海水之中的巨鳄……”

听完刘盈的解释,曹参喟然长叹:“富贵险中求,古人诚不欺我……”

刘盈点点头,笑着说道:

“其实也没有多少‘险’,只要提前做好准备,那里其实并不危险,重要的是富贵……”

“因此朕已经授意少府组建天南州开发商社,在国内和南阳诸国招募工人,成立诸如建工集团、铜铁集团等诸多营建、采矿机构,同时派遣天南州采访使,比两千石,将天南州纳入我大汉治下……”

于是,曹参瞬间换了一副面孔,开始夸夸:“这么说来,大汉即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此,臣恭贺陛下文治武功,更上一层楼!”

马屁精……张苍和阎泽赤几人对视一眼,忙不迭站起拱手下拜:“臣等恭喜陛下……”

刘盈放声大笑了两声,旋即板着脸看向曹参问道:“曹相有什么想要说的,不妨直说,没有必要遮遮掩掩!”

曹参抬眼,脸上谄媚之情更甚:“臣闻古之圣者言,内举不避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乔晚宋津南江蔚书本色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本色乔晚宋津南江蔚书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本色乔晚宋津南江蔚书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本色 本色乔晚宋津南江蔚书 小乖乖进门后大叔夜夜归家喻浅厉闻舟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小乖乖进门后大叔夜夜归家 小乖乖进门后大叔夜夜归家喻浅厉闻舟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小乖乖进门后大叔夜夜归家喻浅厉闻舟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学艺不精,祖宗显灵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