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大夏文圣 > 第二百零六章:知圣,方知圣路难!大夏征税,江中郡纳粮税!【求保底月票】

第二百零六章:知圣,方知圣路难!大夏征税,江中郡纳粮税!【求保底月票】(2/3)

目录

除非没有百姓。

顾锦年一直在升华自己的思想,以往很多事情在这一刻逐渐的想明白了。

很快。

转眼之间。

便过去了三日。

文钟敲响的声音,让百姓们误以为顾锦年要成圣了,所有百姓都走出来,时不时就讨论文宫的事情,其实就是想看看异象。

毕竟这异象比烟花表演好看太多了。

甚至一些外地的读书人,不远千里跑来,就是想要看看异象。

能亲眼目睹顾锦年成圣,那样的异象,只怕此生无憾。

只可惜的是,没有如愿。

而与此同时。

三件事情,很快吸引着大夏王朝,甚至整个东荒境的目光。

第一件事情,大理寺,宗人府,刑部,悬灯司,共同审查秦王案,就在今日。

这件事情是大夏百姓最关心的事情,尤其是京都内,所有人都在翘首以盼,等待着最终结果。

第二件事情。

则是稷下学宫再度宣称拖延三个月,有小道消息传,苏文景带人去堵门,还没堵一天,稷下学宫妥协了。

但妥协的原因,也并非是因为苏文景堵门,更主要的还是,稷下学宫也想等顾锦年前来,学术之争,稷下学宫自然想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说直接一点,顾锦年的面子,比苏文景还要大,并非是向苏文景妥协,而是惜才。

第三件事情。

东荒同盟会即将成立。

由大金王朝,扶罗王朝,仙门,佛门四大势力组建而成,匈奴国以及七十二诸侯国联合加入,这七十二诸侯国,三分之二是东荒境的,西漠当中也有一些国家加入。

如此恐怖的势力,自然成为最大的热门话题。

而且,同盟会的形成,是针对两大势力。

一个是东荒境的大夏王朝,没有邀请大夏王朝,摆明就是排斥。

第二个便是中洲王朝,毕竟中洲王朝如日中天,如若东荒各大势力,还不组建在一起,才是真正的麻烦。

对于此事,大夏礼部在第一时间便给予回应。

不承认同盟会,也不认可同盟会,朝廷会进行针对,有备战准备。

同时希望有意加入同盟会的诸侯国,自己好好掂量掂量,真惹急了大夏王朝,大家都别想好过。

反正摆明了就是排斥大夏王朝,自然而然,大夏王朝也不顾及那么多。

同盟会不能形成。

至少绝对不能这么顺顺利利让他们组建成功,一但大夏王朝什么都不做,往后同盟会就要开始齐心协力做事。

随便针对一下大夏王朝,都是让人头疼的麻烦。

朝廷的意思很简单,阻止的可能性不大,这四股大势力并非是大夏王朝现在能阻绝的。

可不能不管,一定要敲山震虎,至于用什么手段,礼部的确在想。

没办法,大国就是如此,必须要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这才符合国情。

而这三件事情,是对外的三件事情。

对大夏王朝内部而言。

最大的问题,还是灾区重建和银两问题了。

户部与工部进行合算后。

想要在两年内,妥善处理三大灾区麻烦,并且恢复正常水平,前前后后需要十二万万两白银。

如果想要在一年内妥善处理三大灾区的麻烦,就需要二十万万两白银了。

算上国库本来有的,再加上之前匈奴国的赔偿,朝廷目前能拿出手就十万万两白银。

可问题是,这两件事情很难处理。

其一,天外陨金要打造,这成本很大很大,想要打造出一套重骑兵战甲,人力物力就是五万两银子的成本。

没听错,就是五万两白银的成本。

上百个工匠都算是成本最低的东西,各种建设,还有一些抗高温的特殊铁矿,以及各种设备。

但最主要的还是地火,想要熔炼这玩意,就必须要通过地火来融化。

这还是因为有一些仙门愿意帮助大夏王朝,他们并非是东荒境的仙门修士,玲珑仙宫,清微圣地,以及其他一些仙门。

如果没有他们的话,那就不是银两的问题了。

并且还需要大量的灵晶,可以说要动老本了。

这太夸张了。

顾锦年要求是弄出一万套战甲,也就是说五万万两白银要砸进来,以及大量灵晶。

按照户部的意思,先不搞战甲出来,但永盛大帝执意要锤炼战甲。

他虽然不知道顾锦年到底打什么主意,可顾锦年一定不会做错,再者就是,永盛大帝毕竟是马上的皇帝。

对于战争,他很狂热。

他深深的知道,重骑兵意味着什么,这是无敌之师。

如果给重骑兵安排这样的重甲,他相信这股力量,可以将十万铁骑冲烂来。

是十万匈奴铁骑。

而那个时候,大夏铁骑将闻名于世,成为天下第一铁骑。

重骑兵无非三点。

重甲!战马!将士!

装备第一,战马第二,将士第三。

完成装备上的领先,将横推一切,所以永盛大帝做梦都想搞出一支这样的军队,再加上顾锦年开口了,就更加笃定他的想法。

大夏内部其二的问题。

就是迁徙。

十二万万两白银,只能让灾区重建,耗时两年。

五大绿洲的迁徙工作也不能落下。

这工程更加浩荡,毕竟三大灾区只是重建,在原有的基础上重建。

而迁徙绿洲,就很恐怖,大夏王朝要倾尽全力处理,要规划城池地盘。

好在的是,大夏百姓都知道绿洲是个好地方,不少人愿意前往,只不过这些人大多数都是穷苦之人,想去是想去,可没有足够的盘缠粮食提供他们去。

户部合算出来的结果就是,建城所需要的银两,差不多要三十万万两白银。

而其中所需要的粮草更是数不胜数,他们算过,五大绿洲,至少一个绿洲迁徙两千万人口吧?

这一万万人,想要建设好一个新城,然后种植粮食,前半年只能送粮,不然百姓吃什么?

一人一天就算吃的不多,五两米要不要?

这就是要五千万石粮食。

然后运输成本等等至少是六倍。

也就是说三万万石粮食,才能解决迁徙问题,而且迁徙人口不多,兵部和户部已经去查看过绿洲情况。

每一个绿洲相当于半个江中郡,江中郡人口快接近四万万。

想要让绿洲繁荣昌盛,至少需要迁徙两万万人左右,然后随着时间递增,子子孙孙也就差不多了。

一石普通粮食是六两,压一压价格,四两半到极限了。

这里面就要十四万万两的粮食准备,这还不包括良马吃的东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吧?

总不可能光吃米?

所以户部最终合算结果。

五十万万两白银,可以解决一切麻烦。

大夏王朝有吗?

没有。

眼下天灾结束了,还有江宁郡,江陵郡这两个地方是免税,陇西郡,东林郡,南越郡,也免税。

大夏王朝三分之一的税收被免了。

江中郡没有免税,但大家根本不抱期望,在他们看来,不免江中郡是怕动摇国本。

但无论如何,今年肯定不会收税啊。

至少要等明年过后再说吧。

大夏王朝一年税收是两万万两白银,扣除杂七杂八,兵部支出,官员支出,还有大大小小你根本看不到的银子支出。

每年结余也就是三四千万两白银。

这还不能发生大灾大难。

五十万万两白银,怎么拿出来?

一切往好了算,至少五十年才能搞定。

所以户部给出了一个建议。

停止绿洲迁徙计划。

延缓灾区重建时常,也别想着两年了,准备个五年差不多了,不但银子省了,而且还可以分期慢慢给。

这样一来,还真可以打造战甲,提升提升国力。

只不过,这天地赐福,咱们就别想了,留给后世之君慢慢折腾吧。

相当于是留个家底。

可面对这个选择,永盛大帝明显不乐意。

身为帝王,他自然知道,若是能解决三大灾区问题,同时完成绿洲迁徙,将会对自己添加一笔浓墨,其功将会超越自己的父亲。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样的荣耀,他不可能放弃。

可户部也不是不支持,两个字,银子。

没钱不可能办好事。

而且还是这么大这么恐怖的事情。

何言真就没差说上一句,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陛下您可以歇息了,大夏王朝已经开始走向鼎盛,您什么都不做,等个二十年,鼎盛时期便会来临。

到时候一切的功劳还是您的。

可这话何言没说。

不能说啊。

养心殿内。

永盛大帝有些沉默,这么一笔天文数字,他真不知道去哪里弄来。

“实在不行,要不集结大军,把匈奴国灭了?”

此时,永盛大帝开口,他想到了一个捞钱的办法。

灭匈奴国。

匈奴国的银子绝对不少,五十万万两白银肯定没有,但十万万两跑不掉,而且如果真的攻占下匈奴国,把所有东西全部变卖,再把匈奴将士抓来当奴隶。

至少解决一大半的事情,甚至全部解决都不足为国。

匈奴王庭银子不多,但匈奴国可是有不少商人的,打起仗来,这些银子全部得充公,还真不失为一个办法。

“陛下,您就别想了。”

“先不说匈奴国能不能打下来,当真能打下来了,扶罗王朝和大金王朝可不是吃素的。”

“再者,我们这边缺银子,陛下您又要打仗,您觉得合适吗?”

“而且,咱们拿什么理由开战?同盟会算是一个理由,可这理由也不好啊。”

何言无奈着开口。

打仗赚银子的确不是一件坏事,可问题现在的局势,打不成的。

理由没理由。

国家还处理百废待兴的状态。

何必呢?

现在大夏王朝什么都不做,就越变越强,为什么要去打仗?

说实在话,要不是永盛大帝心急,非想着在短暂时间内解决所有问题,完全可以无为而治。

但这点吧,其实朝廷上下都能理解永盛大帝。

灾区解决不了,心烦意乱,什么工作都不好开展。

五大绿洲不迁人过去,也看着心烦,这就好像有一座金山摆在面前,自己的工具不多,人手不足,开采进度慢的很。

明明可以成为最富有的人,但因为种种原因,都僵持下来了。

很烦。

非常的烦人啊。

也就在此时。

一道声音在外响起。

“陛下。”

“大理寺传来消息,秦王已认罪,故而刑部判秦王十年俸禄,削王位,贬其为侯,就藩西南苦寒之地,为大夏王朝镇守西南边境,非有诏终生不可回京。”

随着外面的声音响起。

养心殿内。

永盛大帝有些沉默。

但过了一会,永盛大帝缓缓开口道。

“准。”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

殿内的何言不由低头。

如朝廷百官猜想的一般,当父亲的不可能真会杀了儿子,秦王就藩才是永盛大帝的目的。

贬为侯不算什么,他是秦王,即便被贬为侯,那又如何?

谁真敢把他当做侯爵看?

依旧是王爷,等到未来太子上位,若是秦王老老实实,依旧会恢复王位。

这个结果,并不出人意料。

“行了。”

“无论如何,先解决陇西郡灾区之事。”

“其他的事情,到时候再说吧。”

永盛大帝开口。

他现在有些心烦意乱,被这笔天文数字搞的。

“臣,领旨。”

何言点了点头,但并没有离开,而是看向永盛大帝道。

“陛下,再过几天,就是征收国税之时。”

“臣认为,江中郡的粮税,今年还是不征为好,当真征收,一来怕是引起百姓反感,二来臣认为,江中郡也拿不出多少粮食,倒不如缓上一年,如何?”

何言开口,提到了江中郡的事情。

这征收江中郡粮税的事情,是户部比较头疼的事情。

人家江中郡刚刚大旱遭灾,虽然被顾锦年稳定下来了,但估计没多少粮食可以征收,这要是派人过去征收粮食。

那就真的有点不要脸了。

回头激起民怨,就麻烦了。

朝廷内部也是这个意思,大家都支持户部的想法,缓和一年吧。

“不用。”

“正常征收即可。”

可别人不知道江中郡什么情况,永盛大帝心里清楚。

按照锦年的意思,过几天江中郡的粮税上来,只怕要震惊朝野上下。

永盛大帝算过,不出意外的话,保底五千万石粮食,可能会高达八千万石。

他不奢求八千万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云池风月事 算卦太准,一不小心功德爆表啦! 医道官途从省保健局崛起苏榆北高梓淇 北辰剑宗掌门秘录 都重生了谁还当人 医道官途之绝对权力苏榆北高梓淇 布衣官场 从靖康之变开始,缔造最强大宋 布衣官场苏榆北高梓淇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全系小师妹,嚣张点怎么了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