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从守藏室之史到太上 > 第四十章:纵横捭阖(欠更还完了,开始本章说数目加更)

第四十章:纵横捭阖(欠更还完了,开始本章说数目加更)(4/5)

目录

“一个不再团结的楚国,对吴国而言,才是最有利的!”说到这里,子贡就开始品茶了,而阖闾则是陷入了思考之中。

“孤可以召回伍子胥,让他带领一万精兵,前去帮助鲁国。贤侄可真是厉害,三言两语之间,就从孤这里讨了整整一万精兵,真真是国士之才。”

听到这里,子贡微微摇头:“比起真正的国士,小侄还差得远呢。”

说到这里,子贡就回想起了王诩对他说过的话:“你能连续想到这三个好处,也算是难能可贵了,师叔再帮你想一个阖闾无法拒绝的好处!”

合上了茶杯,子贡接着道:“师叔,除了以上好处之外,其实帮助鲁国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师叔,你觉得晋国强大吗?”

“强大!”

“如今的吴国,是晋国的对手吗?”

“不是!”反复思索良久,阖闾说道。

“如今的列国之中,可有哪个国家是晋国的对手?”

“没有!”

“这些年来,晋国也在改革,而且改革的非常快。韩赵魏三家和智氏互相敌对,形成了两个团体,这两个团体,不断紧逼对方,互不相让,一方通过改革获取了好处,另一方必然迅速跟进,他们的改革速度,是列国之中最快的!”

说到这里,阖闾也沉默了。

这才是最让人难受的!

最先改革的,明明是我吴国!

可是改革力度最大的,改革速度最快的,改革范围最广的,却不是吴国,而是晋国!

改革这玩意儿,也是要靠竞争的!

吴国为了和楚国竞争,所以勉强也算是上下一心,阖闾的改革在不伤害贵族利益的情况下,还算顺利。

距离玄门诞生都五年了,可是像鲁国这样的老旧、保守国家,却几乎什么都没变,孔子也是直到这场战争,才成为代国相。

比起鲁国、宋国、卫国、郑国这样的国家来说,吴国的改革速度已经算快了。但是和晋国比起来,吴国仍然算是保守。

其实,韩赵魏三家还有智氏也都有苦难言。

韩赵魏:我其实不想改革这么快,但是智氏在后面盯着,我要是稍微慢了一点,哪怕只是慢了一步,智氏就要追上来了,到时候,以智氏的体量,完蛋的就是我们了。

智氏:不是我想这么激进,而是韩赵魏三家不当人子,他们什么都往大一统上靠,越来越像大明朝,我要是不迅速跟上,就会被他们三家平推。

“一旦韩赵魏三家和智氏分出胜负,中原诸国可有能力敌他们的?没有!天下可有晋国的对手?没有!”

“所以,我若是君侯,必亲率精兵,前往中原,暗中拾掇韩赵魏三家和智氏,帮助他们开始内讧,帮助他们开战一场全面战争!”

“如今的韩赵魏三家和智氏之间,早已水火不容。他们之所以还能保持平衡,是因为没有外力。一旦在外力的介入下,双方必然爆发全面战争,只有晋国真正的乱了起来,列国才能有机会!如果晋国能直接分裂为两个甚至是数个国家,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所以,君侯大可亲率数万精兵,以援助鲁国为名,顺利抵达鲁国。击败田氏之后,君侯便可直接前往晋国,或者帮助晋公,或者帮助韩赵魏三家,或者帮助智氏,当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君侯自可离去。”

一个团结的晋国,是天下诸侯心中的梦魇。

可一个分裂成两个国家甚至更多国家的晋国,也就这样吧。

哪怕不能顺利分裂晋国,可只要晋国爆发内战,持续多年,那么晋国在此期间就没法儿发展,吴国便可趁机多发育一段时间,这也很好了。

“孤必亲率三万精兵,前往鲁国帮助鲁侯,抵挡田氏的不义之军!”

从三千到五千,从五千到一万,从一万到三万,子贡此行可以说是收获巨大。不过,还没完。

离开了夷洲岛之后,子贡就在一座海外岛屿之上,见到了此行的目标——楚昭王。

在大明世界,楚昭王乃是大明朝海外诸多封君之一,即使是之前,他也是镇海公王诩麾下的封君,而不是阖闾的封君。

这些年来,经过他的不断治理,如今岛上有国人万余,野人十万,奴隶五万,这样的规模,放到列国之中,也可称孤道寡了。当年周天子分封天下之时,子爵也不一定有这么强大的实力。

而昭王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也真正的见识到了底层国人的生活。所以他一眼就看穿了阖闾的疲楚之计,也一直在努力的瓦解此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换亲后成了嫡姐对照组 慰风尘 京眠沉溺 贤妻孝媳重生后,摆烂不干了 阴缘不断 三兴季汉 凡人:重生张铁,以杀证长生 S级高危人格,你管这叫小可怜? 穿成兽世顶流雌性,全星际疯了! 综影视之炮灰配角逆袭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