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五代十国往事 >

(1/2)

目录

【国民岳父】萧思温是个传奇的人物,堪称辽国的

“国民岳父”。他的父亲是忽没里,提他的父亲也许会感到陌生,但要提他的大爷——萧敌鲁——可能也还只是似曾相识,那就提他的姑姑——

“断腕太后”述律平。作为外戚,萧思温又迎娶了太宗长女,成为太宗的驸马、穆宗的姐夫,亲上加亲。

而他之所以被称为

“国民岳父”,是因为他有三个女儿:长女嫁给了太宗次子耶律罨撒葛;次女嫁给了李胡长子耶律喜隐;三女嫁给了景宗。

三个女儿集齐了

“太祖系三支”,耶律倍系、太宗系、李胡系雨露均沾。而且很显然,他们家的辈分没法论了:萧思温娶了太宗长女,却将女儿嫁给太宗次子;景宗是耶律倍的孙子,比罨撒葛和喜隐小一辈……

“我都想好了,咱俩以后各论各的,我管你叫哥,你管我叫爸。”这是政治集团的利益互锁,耶律氏与萧氏世代联姻,故而在辽国贵族之间,迎娶自己表姐妹、外甥女的不在少数,所以同时期的杨过娶自己的姑姑也就不用大惊小怪了,大势所趋了属于是。

萧思温既是太宗的女婿,又与太宗是亲家,所以在太宗朝步入仕途,在核心权力圈的边缘徘徊;他还是穆宗的姐夫,故而在穆宗朝更进一步,成为南京留守,坐镇幽州。

据说萧思温博古通今,且注重仪容仪表,器宇轩昂、一表人才,是个学霸大帅哥,但……不擅长军事,且胆小怯懦,在辽国军队系统中口碑极差,

“僚佐皆言非将帅才”,可穆宗偏偏让他坐镇幽州。穆宗的这种安排是有自己的私心,因为幽州不仅繁荣富庶,而且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进可攻、退可守,是刷政绩、政治镀金的黄金c位。

当时柴荣开启了

“三征南唐”,重心南移,穆宗嗅到了机会,于是命令萧思温趁虚南侵。

注意,这就是前文提到过的一个小细节,穆宗并非史书上描述的那样昏庸、躺平摆烂。

然而这位萧思温却

“惮暑不敢进,拔缘边数城而还”,嫌天气炎热,在边境骚扰了一下,意思意思就完了。

失去了趁火打劫的最好时机。等柴荣稳定了扬州战场后,回头对辽国进行了一次报复性军事打击。

萧思温立刻被吓尿,急忙向后方发出十万火急曾兵请求,

“不好啦,周人来啦!”穆宗发来指示:怕个鸟甚!敌人若来,与带兵将领一起抵御;敌人如果不来,就屯田农作,不要被敌人牵着鼻子走,白白浪费战争资源。

其实穆宗暗示的很清楚了,知道萧思温不会打仗,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幽州自有负责打仗的人,幽州城池高大坚固,闭城坚守玩儿持久战就行。

萧思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这场军事冲突中表现得畏手畏脚,

“勒兵徐行”,主动放弃了契丹骑兵的机动性,从来无影去无踪的闪电部队成了龟速蠕行的固定阵地。

当周兵退入城中时,萧思温离得老远就安营扎寨,也屯驻下来,面对诸将的质疑,萧思温语重心长地说:“敌人数量多且精锐,正面硬刚是不明智的,我们要发挥主场作战优势,以逸待劳,等他们师老兵疲而退兵的时候,我们再追击,必将大获全胜。”诸将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就与周兵玩儿起了静坐战。

不久之后,辽国援军赶到,抹平了兵力上的差距,周兵也选择了撤退。

然而萧思温却以

“饰他说”,然后

“亦退”,真不知他到底花言巧语了些什么鬼主意。总之,萧思温怯懦畏战,让辽军贻误战机。

诸将愤愤不平,纷纷上疏弹劾萧思温,然而穆宗嘛,消极迨政,

“不视朝”,保全了萧思温。很快,柴荣

“北定三关”。先前只是柴荣的试探性进攻,这一次则是动真格的。萧思温慌得一批,

“计无所出”,只知道反复安抚诸将,说皇上就要御驾亲征了,不要怕,救星马上就来。

部将们踊跃报名,请求出战,而萧思温一概回绝。抱头蹲墙角,萧思温深谙挨打技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都市风流狂医 退婚后,发现孕检单的盛总疯了 养儿防老?黏妻娇王带娃苦苦熬! 前妻闺蜜直播,我修仙者身份曝光 综武:人在七侠镇,开局说书北凉 龙珠:我,雅木茶,诸天最强 历史国战:开局黄巾起义 万界酒馆,开局韩跑跑师父找上门 穿越古代,做大哥真难 无敌五皇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