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鲁智深在荣国府 > 第三百八十七章 虚君共和

第三百八十七章 虚君共和(1/2)

目录

能再去动刀兵最好。

小皇帝心中很是期盼这事。

如今贾智深担任丞相,威压庙堂,轻取高太尉性命,这看似是四平八稳,其实底下已经暗流涌动。

天干物燥,只差丁点火星做引子。

「陛下且容太师熟虑。」

边上薛宝钗见小皇帝突兀提起这事,只得压下心中埋怨,也偷瞧贾智深反应。

而贾智深本来是主战上位,底下人都是因此追随,要是这时退缩可是有得麻烦。

多半还是要去罢?

「这事,微臣已经有了主意。」

贾智深拱手道:「朝廷三朝战事征伐,面上是强盛,其实底子里虚薄了,京兆户口,居然有不少人衣食不能果腹。是以劝服百官虽然难了些,微臣却还愿意去做,方才已经定了政,裁撤州县,仿效西南圈些女真土司出来,许其等自治,只多设个南北护女真校尉。」

宝钗在心中揣摩了这话,微不可查的摇头暗叹。

这处置的倒是极好……」

把持了庙堂后就来求稳,小皇帝见此颇有些气急败坏,压了几次的脾气再压不住。

「太师主持征伐,东风压倒西风,张扬了士官爪牙,才做了几百年来的头一个丞相。说变就变,下面的人哪里肯服膺!」

小皇帝站起来,袖袍内的两手攥紧,口内冷笑:「就不怕有魏博镇故事!」

「陛下!」

「陛下…」

薛宝钗与贾智深的话异口同声响起。

贾智深看了看宝钗,见她无声了,才是对站着的小皇帝拱拱手。

「本相如何行政不劳记挂,还请陛下垂拱而治。」

薛宝钗宝钗原是想劝小皇帝注意言辞,再听得这话,却不急了。

拉住小皇帝,请他坐回,宝钗再转头来问,语气生冷。

「皇帝该如何垂拱而治,丞相才是满意?」

贾智深道:「本相欲效仿共和行政,陛下如往常深居内宫就妥当。」

共和行政。

即先秦周厉王时,厉王被逐出国都,朝政大事由周定公、召穆公主持十余年,史称周召共和。

贾智深在东南时,听闻红夷国度中有虚设国君之事,东洋更是靠征夷大将军府执政数百年,实在是大开眼见。

虽说天朝有万里江山,不是蕞尔小国能比,但到底能学一学。

贾智深既然总领庙堂,怎么能不为江山社稷,亿兆黎民打算。

去了皇帝之权,更改制度,也好免得庙堂上下一潭死水,百官守着差事不思进取。

「太师拜相后总领朝政、都督内外,又与谁人共和?」宝钗问道。

她也知道周召共和之事。

只是受制于眼界,到底不能料想到贾智深,只是以字面之言,先周定公、召穆公共同主持朝政,才称为共和之事。

贾智深看了宝钗一眼,一时皱眉不答。

那虚君的话一出,便是图穷匕见。

早知晓过来乾清宫没有好事,眼下只有宝钗针锋相对来诘问,而没有埋伏有什么刀斧手,其实就已经算是不错。

「贾太师……」

薛宝钗欲言又止,望着身前贾智深,神色复杂不已。

高谯之死,惊得皇宫不得安生。

她既然被皇帝称为母亲,必定是要辅佐皇帝谋划贾智深,才能得安稳。

只是,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原极相敬的亲戚两人,一定要闹到这个地步?

「古人说君主为船,百姓为水。共和行政,当是朝廷与百姓共和,只是我朝治下大

多目不识丁。好在海陆顺畅,八方洋夷来往密切,俺且先开个共和为政的头,等待百年后,应当自有一番天地。」

贾智深说完这话,起身拱拱手,准备告辞离去。

「你等等。」

薛宝钗开口,挽留道:「琏二哥要是肯居府不出,陛下可册封王位。我也愿做担保,再如何,也不必忧心一日祸及了贾家。」

贾智深一时不知宝钗说这话是什么用意。

想了想,不免当做是威胁话语,眉头皱起。

「王位不要也罢,听闻大明宫太皇太后快到寿辰,太妃娘娘还是先操心那事。」

说罢,贾智深转身便走了,极是果断。

薛宝钗以小皇帝为立身之本,不动弹分毫,也不念旧情。

又是一个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人——当年与北静郡王也是如此分道扬镳罢了。

薛宝钗在乾清宫内,念着贾智深最后那话,眉头也是蹙起。

提起大明宫里那一位做什么?

难道是想解救太皇太后出来,请她帮忙压制宫廷?

虽然当年太皇太后是贾智深送进去的,但也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说。

「母亲?」

小皇帝上前来。

宝钗回身看着他,不免心中一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鉴宝神瞳 朕就是万历帝 陈六合沈清舞免费阅读全文最新章节 穿成反派白月光了,但主角是我弟 都市狂枭免费阅读无弹窗 陈六合沈清舞全文免费阅读小说 陈六合沈清舞全文阅读 陈六合沈清舞全文免费 苏阳沈傲君神魔霸体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神魔霸体诀苏阳沈傲君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