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家兄朱由校 > 家兄朱由校 第五百二十九章 河西轶闻

家兄朱由校 第五百二十九章 河西轶闻(2/5)

目录

    朱慈燃询问着这个陪他行了四千多里路的锦衣卫百户,而刘顺闻言则是作揖回礼:

    “奴婢以为,殿下心里实际上已经有了答桉。”

    刘顺的话让朱慈燃略微紧了紧拳头,似乎下了某种决定。

    “汉唐的故土,大明一定要收复!”

    这句话说出后,朱慈燃转身走下了城墙,而负责守卫嘉峪关的嘉峪关参将则是一直在马道等着朱慈燃,毕竟这是太子。

    参将护送着朱慈燃往城下走去,而走在则斜面马道上,朱慈燃也能将嘉峪关城内的情况尽收眼底。

    规划整齐的嘉峪关城内生活着三万多百姓,他们和肃州城的十万百姓一起负责耕种嘉峪关和肃州之间的田地,当然其中也不乏有人选择经商。

    砖石铺设的街道整齐划一,来自哈密的商人和来自东边的商人在这里交汇,他们大多都是民商,而许多国营的商品只有在皇店才能购买到。

    城内的百姓大多都是田地里的打扮,其中混扎着许多抱着笠形盔,身着蓝色比甲,脸上灰扑扑的男人。

    在天启十五年,嘉峪关就是西北的一座钢铁之城。

    所谓“钢铁”,不仅仅体现在了它在外敌面前的模样,也体现了它对内的模样。

    自天启十二年以来,在朱由检“天启新政”的推行下,嘉峪关南边祁连山之中的镜铁山让嘉峪关成为了一座矗立在河西走廊的工业城市。

    镜铁山所产的上万吨铁矿石被人为挖掘而出,并利用矿车将矿石通过轨道送至一百五十里外的嘉峪关城西。

    经过嘉峪关城西炼钢厂的熔炼,这些铁矿石变成了一根根铁轨,被马车一车车的送往东边的巩昌府陇西县,为京嘉铁路的建设发光发热。

    距离京嘉铁路动工已经过去了六年时间,虽说大明动用了几百万工人,但这条铁路的建设依旧遥遥无期。

    朱慈燃进入河西地界的时候,京嘉铁路刚刚修抵宁远县,距离陇西县还有五十几里。

    两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京嘉铁路已经修抵陇西县,但距离嘉峪关尚有一千六百里的距离。

    按照时间,最起码还要四年的时间,这条铁路才能全线通车。

    不过,即便铁路没有贯通,但工业化的好处也从京城辐射到了这遥远的嘉峪关。

    肃州府四十多万百姓里,有近两万人在从事矿产开采的工作,有近万人从事炼钢的工作。

    四十多万百姓,说白了就是八九万户,而这从事钢铁工作的三万男人便是三万个家庭的顶梁柱。

    因此,一个矿区的相关工业岗位,就基本解决了肃州三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

    在以前,一个矿区能动用三万人,这是万万不可能的。

    但是随着工业蒸汽机的不断投入,以及火药产量的不断增加,还有大明对钢铁的需求不断增加。

    一个镜铁山矿区,足以动用三万矿工。

    朱慈燃走访过,这些矿工的工钱是每日二十文。

    在河西这种平均每日工钱不过十文,每斤米不过四文,一斤羊肉不过十五文的地方来说,每日二十文的工钱,已经能让一个五口之家吃饱饭了。

    与物价对比,看似不多的工钱,却在结合了这些工人曾经都是移民的背景下而显得十分充裕。

    因为是移民,因此他们不止有工作,还有移民过来那三年间所开垦的土地。

    肃州四十余万人口,有近三十万人是从天启七年开始不断迁移而来。

    第一次北伐结束后,朱由检曾经来过肃州,当时这里的十万百姓只有四十几万亩耕地,并且十万百姓之中,大半都是清真化的蒙古人。

    可是到了天启十五年,当朱慈燃来到肃州时,肃州的耕地面积已经达到了三百二十余万亩。

    这里的百姓,在官府被皇店、军队监督的情况下,得到了大致比较公平的待遇,官府答应的耕牛、挽马和移民粮都足数发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龙族:小龙人转职美食猎人 知否:我是皇太子 捡漏:有了透视眼后,我财色双收 妙手医尊 让我捐肾救活白月光,现在你后悔了? 武道长生:我靠杀戮镇压邪神! 诸天:每一个宇宙都留下了我的传说 简化功法:从斩妖除魔开始 荒年小寡妇 阎王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