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家兄朱由校 > 家兄朱由校 第五百六十章 破屋太子

家兄朱由校 第五百六十章 破屋太子(2/2)

目录

    世袭制的孝陵常年守陵,但是却没出现过监守自盗的情况。

    进入孝陵之后,刚一进门,朱慈燃他们就看见了大片大片的土地,上面栽着许许多多的梅花。

    这些梅花都是一些含包待放的花朵,有的已是绽放的花朵,十分灿烂,还散发出一种迷人的气味。

    “种梅花感觉有些浪费了,我估计按照老祖宗的性格,肯定会让孝陵卫把山上种满粮食和蔬菜。”

    提着二斤纸钱和买来的烧饼,朱慈燃乐呵的笑着,这话让刘顺听得汗颜。

    在自家祖宗头顶种地,也亏这厮想得出来。

    这话要是被皇帝和齐王知道,不把他打得满面桃花才奇怪。

    当然,刘顺自己是不敢吐槽的,他只能带着孝陵卫,护送着朱慈燃继续往前走。

    很快他们就抵达了孝陵的神道,明孝陵有两条神道,—条叫石象路神道,另—条叫翁仲路神道。

    石象路神道有六种石兽,分别是马、麒麟、狮子、象、骆驼、獬豸。

    它们都是用整块巨石凋刻而成的,保卫着朱元章和马皇后。

    翁仲路神道有文官和武将各四人,武将穿着铠甲,手里拿着兵器,上面的花纹非常精细,而文官像书生一样,非常有风度。

    沿着长长的甬道,朱慈燃他们走进文武方门,休息一下后,一群人有来到了内红门。

    这内红门又叫阴阳门,传统上来说,这道门隔开了阳间和阴间。

    走过内红门的升仙桥,他们从方城中间的拱门走上去,这里有五十四级台阶。

    黑乎乎的甬道让人心里怪紧张的,但朱慈燃却继续乐呵道:“老祖宗住的地方还挺凉快,估计夏天都不用放冰块。”

    “祖宗……您可长点心吧……”听着朱慈燃越来越不着调的话,要不是身份在这,刘顺肯定会封住他这碎碎叨的嘴。

    不过也由于朱慈燃的打趣,刘顺等人心情稍微放松了不少,在孝陵卫士卒的带路下,顺利地登上了明楼。

    明楼的背面就是独龙阜,朱元章和马皇后的墓就埋在这里。

    据说朱元章很喜欢鹿,他觉得鹿很有灵气,在独龙阜上放养了很多鹿,每只鹿脖子上都挂着一块玉,任何人都不能伤害它们,不过……

    “这些鹿可以打来吃吗?”

    “额……殿下……这些鹿不能吃的……”

    朱慈燃的一句话差点把带路的孝陵卫指挥使整不会了,他流着冷汗回答朱慈燃,朱慈燃却反问:“我都不行?”

    “殿下,就是万岁和齐王也不能打,这是太祖高皇帝定下的规矩……”孝陵卫指挥使梅春汗颜开口。

    “行吧……”听到不能打来吃,朱慈燃眼里居然流露出了一丝遗憾,看得刘顺直咬牙。

    不过好在来到这里就已经宣告结束了,随后的刘顺陪伴着朱慈燃给朱元章和马皇后烧了那两斤纸钱,顺带献上了那价值只有十文钱的五个烧饼。

    孝陵卫指挥使梅春看着这一幕不免绝望,这估计是大明立国二百六十九年以来,朱元章收到过最便宜的祭品。

    也不知道地下的朱元章看着那二斤纸钱和五个烧饼,会不会以为大明朝亡了,儿孙连饭都吃不起。

    “行了!走吧,去城里逛逛。”

    简单磕了三个响头,朱慈燃便起身示意要走,这来去如风的模样,让指挥使梅春眼角抽搐。

    朱慈燃这表现,这还不如他梅春手底下一个小兵祭祀来得诚恳。

    不过梅春也不敢说什么,只是将朱慈燃他们送下了山,然后才背着他们骂骂咧咧。

    被孝陵卫当做精神支柱的孝陵被朱慈燃这么轻慢对待,作为守了明孝陵二百多年梅氏家族的族长,梅春不骂才奇怪。

    梅春估计今晚都能气得睡不着觉,但朱慈燃却乐呵的下了山,在繁华的南京内城闲逛了起来。

    南京城中商人多、手工业者多,那么餐饮服务业以及文娱产业自然也会很发达。

    走在紫金山下的街上,似乎是为了观赏山景,因此这里的茶楼酒肆遍地都是,尤其是茶馆非常受欢迎。

    晚明的士人曾经描写过南京城的茶社酒楼,内容是“有大街小巷,合共起来,大小酒楼有六七百座,茶社有一千余处”。

    这还是万历年间的事情,到了眼下天启十七年,南京城的茶社恐怕不下两千处,酒楼不下一千五。

    走在这里,朱慈燃听到最多的就是商贾们讨论火车和《大明报》以及各地什么东西值钱的消息。

    除此之外,无非就是商贾们讨论秦淮河那群扬州瘦马的内容。

    对于秦淮河,朱慈燃没什么兴趣,他一个太子,没必要去找所谓的清倌人。

    他要是真的找了,别看朱由校胖,但追起人打的时候,那跑的可谓飞快。

    “没什么玩的,先回皇宫吧,休息休息,明天出发吧。”

    朱慈燃没有想在南京久居的打算,尽管南京比北京繁华,气候也好很多,但他还是喜欢呆在北京城。

    听到朱慈燃不逛了,刘顺也松了一口气,紧接着护送他前往了皇宫。

    南京皇宫是北京故宫的蓝本,不管是从规格还是面积来说,都要比北京故宫大上不少,是中世纪最大的宫殿群。

    整个皇宫从,从元朝至正二十六年开始修建,直到明朝洪武二十五年才基本完工,前后历时二十六年时间。

    由于胡虏入侵,汉人丢失了许多传统,因此在修建这座宫殿的时候,朱元章是依据《周礼·考工记》中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为原则而修建的。

    整个宫城周长五里过半,洪武门至承天门两侧为中央官署区,承天门至午门两侧为太庙、社稷坛。

    前朝以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为核心,东有文华殿、文楼,西有武英殿、武楼。

    后廷以乾清宫、坤宁宫为核心,东有春和宫,西有柔仪殿、奉先殿、大善殿、九五飞龙殿、西宫,两侧为东西六宫。

    整体结构来说,除了三大殿的名字和北京皇宫不一样以外,其它的情况大体一样。

    然而让朱慈燃失望的是,当他来到南京皇宫时,皇宫外廷的大多殿宇已经坍毁无存,南京太庙也早已被雷火焚毁。

    望着这一幕,便是好脾气的朱慈燃都不由骂道:“工部的官员干什么吃的?皇宫这样了也不上奏修建?!”

    “殿下息怒……”

    得知太子驾临南京,南京六部官员早就在奉天门等着了,因此心里也做好了被骂的准备。

    南京工部尚书张延登一脸汗颜走了出来,他作揖道:

    “南京工部早在嘉靖年间就已经上疏请朝廷拨银修葺皇宫,但世宗皇帝并未理会。”

    “万历年间虽然张阁老主持修葺过一段时间,但张阁老离世后又再度中止。”

    “天启初年,工部曾经上疏,但万岁也以北方战事告急,暂时搁置来回应。”

    “这皇宫并非是南京工部不想修,而是没有银子修……”

    张延登很是委屈,为了安抚朱慈燃,他只能说道:

    “好在南京府每年会拿出三千两银子来修葺,因此内廷的宫殿还算比较干净,完好。”

    “……”听着张延登的话,朱慈燃心里也不是滋味。

    他转身看着已经坍塌的一些宫殿和太庙,又想到火车已经修通南京,未来皇帝完全可以每年上半年居住北京,下半年居住南京来掌控江南,因此他想了想后才开口道:

    “现在火车已经修通,父皇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前来南京休息。”

    “明日我会上疏父皇,请父皇拨内帑来修葺南京皇宫,你着人拿出一个修葺的奏疏,在三日内写好交给我。”

    “三日后我北返顺天,亲自把奏疏交给父皇。”

    “臣领旨……”听到朱慈燃的话,张延登松了一口气,最少朱慈燃还知道问题根本在于没钱,而不是让他们自己想办法。

    朱慈燃的做法被其它五名尚书看在眼里,他们相互对视,显然觉得朱慈燃这个储君很是不错。

    “殿下,春和宫收拾好了,可以进去住了。”

    关键时刻,一名锦衣卫来到了朱慈燃面前,作揖告诉了他作为东宫的春和宫已经收拾干净。

    闻言,朱慈燃也抬手遣退了六部尚书,自己带着刘顺等人走进了文华殿东边的春和宫。

    】

    和朱慈燃预想的差不多,东宫之中的许多宫殿都已经坍塌,或者年久失修。

    好在南京工部也知道太子南游,肯定会来南京祭祖,因此在去年就让人修缮了作为东宫主殿的延祚殿,要不然朱慈燃真怕自己睡着睡着房子塌了。

    带着满肚子的火气,朱慈燃连饭都没吃就睡了过去。

    倒是因为他的一番话,六部尚书似乎觉得自己即将迎来第二春……

目录
新书推荐: 诱她,一夜成瘾 表姑娘她弱不禁风 长生桥 别过来啊!这工具人我不当了 被夺家产后,复仇恶毒姐妹花 黄昏议长 进错房我怀上首富大佬的双胎 进错房我怀上首富大佬的双胎凉念禾司墨离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全员读心:娘快开门!我来冷宫给你送剧本啦 八零:悍妻娇软,糙汉拿命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