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家兄朱由校 > 家兄朱由校 第五百八十九章 子不类父

家兄朱由校 第五百八十九章 子不类父(2/3)

目录

    王承恩说着,朱由检看着,内容大致差不多,不过汇总的奏疏里还提到了拖拉机。

    南州衙门希望朝廷能多发些拖拉机过去,眼下的拖拉机数量确实不够用。

    “向西域运送拖拉机的事情可以打住了,先消化那三万六千台再讨论以后吧。”

    “眼下国朝的拖拉机年产是五万台对吧?”朱由检询问王承恩,王承恩也微微颌首表示没错。

    “既然如此,齐国的两万台继续运输,剩下三万台,平分给麓川、交趾、东海、单于、南州、漠东六省吧。”

    大明的拖拉机科技含量并不算高,说白了就和一个拉拽机器一样,开垦的速度也一直提升不起来。

    拖拉机还是得必须使用内燃机,才能在农业上充分发挥其能力。

    只是眼下军备院对内燃机的研究迟迟无法推进,朱由检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也无可奈何。

    “明年就是第三批工业区全部投产的一年了,第四批工业区也要做好准备了,可以开始选择厂址了。”

    朱由检交代着王承恩,按照三年一批工业区的速度,他希望能在自己走前,完成大明第四批工业区,同时开启第五批。

    “殿下,现在工业区的规模是越来越大,这用度也越来越多,成本越来越高了。”

    王承恩向朱由检反应了工业区规模的问题:“蒸汽机暂且不提,眼下自行车年产数量已经达到三十万辆,东西卖出的速度已经不行了。”

    “因此奴婢想问殿下,要不要停一停自行车厂的建设?”

    “停就不用停了。”朱由检摇头回道:“设备照常生产,按照价格售卖给齐国。”

    “大明的自行车充裕了,但齐国还不行。”

    “奴婢领命……”听朱由检这么说,王承恩作揖应下,随后主仆二人又继续处理起了其它事宜。

    过了些日子,毕自严和朱燮元的事情也并未发酵,甚至没有太多人察觉。

    便是身处东宫的朱慈燃都不知道这件事,每日只是带着自己的东宫班子处理大明各地大小事宜。

    时间在一点点的过去,洪承畴并没有在天启十九年返回京城,而是上疏表示自己多年没有回家后,乘船前往了福建南安。

    朱由检倒没有催促他,他知道洪承畴还在观望。

    既然他想观望,那就让他观望便是,等他安下心来,也就能更好的担任首辅之位了。

    不过同时,西域的事情也随着林丹汗西迁与布哈拉、哈萨克两大汗国争抢牧场而宣布告终。

    看样子林丹汗是铁了心要逃跑,不准备与明军交手,这倒与他在历史上面对黄台吉的性格很符合。

    “既然西域的事情已经定下了,那么也可以论功行赏了。”

    东宫之中,朱慈燃坐在椅子上揉了揉自己的手腕和发僵的肌肉,面对孙承宗带来的内阁队伍侃侃而谈。

    作为内阁首辅的孙承宗闻言也在椅子上作揖道:

    “此战我军并未与北虏交手,不过既然收复丢失近八百年的西域也是大功一件。”

    “依老臣之见,主帅满桂可封爵,其余各路兵马主帅可授柱国,大小将领也可授五品以上散阶,士卒可加发俸禄一年。”

    孙承宗的话令人挑不出毛病,虽说这一战没有太多斩首,只是清剿了许多马匪土寇,击毙了一些蒙古游骑,但收复西域好歹也是功劳。

    将领封爵,其余人授散阶,而没有太多赏银的士卒则是加发俸禄一年,从上到下各有赏赐。

    不过,朱慈燃却在他说完后补充道:

    “满桂授爵是应该的,我准备授其为宣化侯,另外上直的孙守法、曹勐,中路的曹变蛟,这三人都是可以授爵的,散阶他们已经有了。”

    “授孙守法昌平伯,曹勐河间伯,曹变蛟朔方伯如何?”

    “另外,此战之中,我看朱辅炬、李定国皆有功,并且他们一人驻守轮台,一人驻守碎叶,都是中转边塞重城,仅授散阶略有不妥。”

    “擢升李定国为碎叶府总兵,朱辅炬为庭州府总兵如何?”

    朱慈燃说着自己的想法,其中他与李定国的关系早已人尽皆知。

    太子用自己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妥,更何况李定国还等同于齐王的养子,这一战表现中规中矩,担任总兵还是有能力了。

    就是……年轻了些。

    “老臣认为妥当……”孙承宗考虑了片刻后便应下了朱慈燃的想法。

    如此以来,西征第一战边册封了四个爵位,一个侯爵,三个伯爵,并且擢升两个总兵。

    另外,参与西征的近四万两千人都得到了加俸一年的赏银。

    八十多万两的饷银拨发圣旨很快被下发,但做完这些后,朱慈燃又说道:

    “各省的《黄册》、《鱼鳞图册》我都已经看过,眼下江南之地人口稠密,急需迁移。”

    “江北之地去岁以来遭受旱情,如今已经两年有余,而百姓不愿远离故土,内阁有没有办法?”

    朱慈燃把话题引到了江南的人口问题上,这让内阁一帮阁臣有些语塞,便是孙传庭都忍不住皱眉。

    江南的问题可以说是从上到下。

    上面的官员不愿百姓迁移,中层的士绅豪强更不想让他们走,至于底层的百姓宁愿在江南做力夫,也不愿意去别的地方做自耕农。

    对于习惯力夫活计的百姓来说,让他们去种地可真是难为他们了。

    至于真正种地的佃户,要么就是怕遭受欺骗,要么就是有把柄在地主手上。

    “三省耕地不过一亿七千万亩,却拥民七千余万,每每一省遭遇旱情,三省粮价尽数飞涨。”

    “洪武、永乐五十七年时间,移江南人口填充西南各省。”

    “我南巡西南的时候,见过不少祖上是南京柳树湾高石坎迁移而来的百姓。”

    “既然当初都可以迁移,眼下为何不行?”

    朱慈燃明知问题在哪却还要执拗询问,显然他是对江南三省官员的移民能力十分不满。

    在他看来,这些官员根本就没有宣传,不然就算江南再怎么富硕繁华,但旱灾一来,自耕农都应该哀嚎遍地,积极迁移才对。

    眼下旱情爆发两年,在有火车、轮船的情况下,江南三省过去三年才迁移了不到一百万人口。

    按照这速度,恐怕到朱慈燃死的那年,江南都还会占据大明诸省人口前三的宝座。

    “传旨,南直隶江北受灾各府,须各府迁移每户地不满五亩的农户两万前往四川、云南,不得有误。”

    朱慈燃见众人不说话,只得自作主张的要求各府官员“强制”移民农户前往四川、云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穿成兽世唯一雌性后,我顶不住啦 神孽 抄家流放不用慌,搬空库房囤货忙 我在都市卖妖肉 农女多娇媚 曲轻歌谢尘暄嫡女重生嫁渣男死对头夺他江山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嫡女重生嫁渣男死对头夺他江山曲轻歌谢尘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嫡女重生嫁渣男死对头夺他江山曲轻歌谢尘暄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大夏摄政王 嫡女重生嫁渣男死对头夺他江山曲轻歌谢尘暄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