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明英华 > 247章 辩杨涟(下)

247章 辩杨涟(下)(2/3)

目录

「这些,都是黄真长与你讲的?」杨涟打断郑海珠。

郑海珠的双眉终于拧了起来:「杨老爷,我与黄老爷亢俪的确相

交颇深,但天下事,自有天下人传扬,未必每一件都只能从东林门人处听得吧?我在山东有商社分号,自登来到兖州,百姓都记得亓诗教的功德,我当然也听了不少。」

「叮」地一声轻响,左光斗合上了茶盅盖子,带了缓和气氛的意味,对杨涟道:「文孺,我听出来了,郑夫人的意思是,那亓诗教,好歹也有人臣本份,忧心百姓冻馁,算是你方才所言的大善。」

「多谢左老爷,」郑海珠欠身致礼,嗓音沉了下去,「「朋党」二字,源自彼此攻讦的意气之语,晚辈就算自认东林友人,对齐楚浙宣,也不愿用「党」这个字。在晚辈眼里,只有实干与空谈之分,只有良臣与庸人之别。况且,人无完人,因派别之争而显露瑕疵,不能据此就认定他是女干邪小人,就要上奏天子,将他赶出朝堂,永不叙用。」

杨涟下意识地想反驳,但也找不出有力的箭失,毕竟他东林派,创立之初,口号的确就是反对空谈和内耗,就是要为国效力、为民牟福的。

郑海珠又将眸中本就未满溢的锋芒之色,敛去几分,恢复了温婉的柔和语调。

「杨老爷,晚辈本是闽海小县生人,好在家兄博览群书,故而晚辈开蒙也不算晚。因缘际会,于颠沛流离间,有些历练,便不揣冒昧,畅所欲言。晚辈对于们派之见尤有微辞,乃因当初在抚顺,亲见辽东军、浙兵和石砫川兵戮力同心,才有抚顺大捷,才能拒鞑虏于关外。故而今日……」

「无妨,天下事天下人议得,我东林事,门外人怎就议不得。」杨涟点点头,闷闷地说了一句。

他到底不是什么量狭之人,又不乏地方为官、接触三教九流的经验,眼前妇人,言语间谈及苍生社稷时的那股正气,他还是很看得出来的。

杨涟于是唤家仆来添了一通茶,才缓缓开腔道:「郑夫人,老夫明白了,你侃侃而谈,不光为了一抒胸襟,更是想劝谏老夫这等在六科廊办差的东林,莫在新君登基之际就高歌勐进,以免旁的臣僚受激抱团,朝局又现各派攻讦之象,若新君不堪其扰,真的拿松江开关、崇明募兵降罪,黄真长和你,仕途和军功商利,一损俱损。」

郑海珠起身福礼,坦荡道:「正是此意,但,又不仅如此。」

「哦?还有何计较?」

「杨老爷,新君登基,皇长孙册封太子之期,指日可待。太子尚未出阁进学,晚辈有一个或许听来离经叛道的请求,晚辈想,与徐翰林一道,为太子讲授西学火器之法。」

……

半个时辰后,郑海珠从杨府告辞。

杨涟的妻子和儿媳送她出来,将一个包袱交给花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换亲后,我成了太子的心尖尖 她超爱!病娇财阀疯狂为我砸钱 提前登录!重生的我怎么输? 神豪系统:穿成豪门炮灰真千金后 绑定合欢宗:横行修仙界 永光纪 一剑日天 婚姻,心怀诡胎 这超能力不靠谱 全球寿命抽奖:只有我能指定奖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