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干宋 > 第二百四十三章 得胜班师(求月

第二百四十三章 得胜班师(求月(2/4)

目录

可是也有忠直有识之士认为,澶渊之盟时,赵宋王朝向辽国支付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的岁币的同时,辽国归还了赵宋王朝被辽国占领的瀛、莫等州疆土,双方各有得失,是一次对等的谈判。而这次很明显是城下之盟,赵宋王朝完全是接受单边惩罚,而且这个和约除了赔款就是割地,除此之外,赵宋王朝还送了三个帝姬、一个太妃、无数礼物给李存。

对于任何政权来说,接受这样的一个极不平等的和约,都绝不会是一种胜利,而是一种毫无争议的屈辱。

对此,赵桓心里其实也很清楚,只不过,他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窝囊罢了。

所以赵桓只能自欺欺人的把这宣传成为一个胜利,然后大肆庆祝。

很快,赵桓就以庆祝胜利的名义下诏大赦天下,诏曰:

「朕嗣承圣谟,获绍大统,适边廷之懈弛,致郊畿之绎骚。荷天之灵,俾敌悔祸,既遣使而讲好,遂以盟而退师。载惟千里幅员,罹屠掠之苦;四方遐远,多调发之勤。兵屯撄守扞之劳,编户伤括输之急。朕每念此,恻然痛心,不能保绥,乃使重困,永思厥咎,在予一人。是用疏旷荡之恩,沛汪濊之泽,嘉与海内,底于丕中,可大赦天下……….

接着,赵桓又给民众下了道保证书来阐明他的执政理念与态度:

「播告汝等,朕自今尹始,并遵用祖宗旧制。选用大臣,裁抑内侍,不崇餙恩幸,不听任女干人,不轻爵禄,不滥赐与,不夺尔居以营私燕之地,不竭尔力以广无用之费,凡蠹国害民之事,一切浸罢,务与尔等休息。其有女干人不悛,敢复犯法,紊我纪纲,当重寘刑戮,必罚无赦!咨尔有众,明听朕言。」

——从赵桓的诏书上不难看出,赵桓确实有心发愤图强,至少说得很好听。

看到赵桓的表态,有些人天真的认为,导致乾军伐宋的罪魁祸首是赵佶,赵桓完完全全是给赵佶背锅的,满打满算,赵桓登基都不到两个月,应该给赵桓一些包容和时间,不过也有一些对赵桓的所作所为很了解的人私下与人说:「亡宋者必赵桓也。」

乾军撤军后的第三天,赵桓与赵宋王朝的一众宰执大臣在延和殿商议施政方针。

徐处仁提议:「当年澶渊之盟虽已签定,及辽军退也,犹遣重兵护送之,盖恐其无所忌惮,肆行掳掠故也。今乾军已退三日矣,盍遣大兵,依澶渊旧策护送之。」

前几天,吴敏突然间提议,令李邦彦落致仕,重新担任太宰。

吴敏给出来的理由是,少宰张邦昌被李存给带走了,根本无法上朝处理政事,要是太宰也不在朝中,两个宰相之职全都虚位,赵宋朝廷根本无法处理政务。

赵桓仿佛忘记了五、六天前陈东等太学生上书,搞出来的那场令人触目惊心的大暴乱,他竟然直截了当的就同意了李邦彦落致仕,继续担任赵宋王朝的太宰。

吴敏很清楚,李邦彦的名声现在已经臭大街了,可为了得到赵桓的宠信,为了将李邦彦请出来斗徐处仁、种师道等主战派,吴敏还是帮李邦彦复出了。

由此也不难猜到,曾经也是主战派的吴敏,现在已经倒向了主和派。

此刻,听见徐处仁还要去招惹乾军,破坏他们好不容易才谈下来的和约,李邦彦、吴敏等主和派,纷纷出列表示反对。

李邦彦厉声说:「若乾军不退,卷土重来,再围京城,如何抵御?」

徐处仁毫不退让的反驳道:「太宰安敢确保,乾军安然而归,不会心生轻视我大宋之心,待秋高马肥再来攻打我大宋?太宰莫要忘了,今我大宋京师乃隔断大乾南北疆土之要地,大乾岂会无觊觎之心?」

赵桓觉得徐处仁的话很有道理,所以批准了徐处仁的提议,并立即就下令,让姚古、种师中、折彦质、马忠、范琼等宋将立即率兵北上,护送乾军回师。

种师道得知此事了之后,不顾身体的不适,悄悄告诉一众宋将:「若有可击之机,即击之,乾军若安全北归,秋日必定再致,不可纵之。」….

很快,就有十余万宋军奉命北上,截击乾军……

与此同时,右司谏陈公辅挺身而出,弹劾李邦彦及其党羽王孝迪和蔡懋弄权误国,请赵桓罢免他们的职务。

陈公辅在政和三年以上舍及第第一名(相当于科举状元)的身份进入官场,他先是被授予平江府教授,后到越州任应天府少尹,除秘书朗,不久前,赵桓登基,升陈公辅为右司谏。

陈公辅忠于职守,崇尚气节,敢于直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东京:女下属都对我很忠诚 每日情报,从炼丹开始修长生 华娱之我在圈内当大佬 末世:我在避难所当收租婆 援藏干部:我从基层步步为营 型月,人类爱模拟器 换亲后成了嫡姐对照组 慰风尘 京眠沉溺 贤妻孝媳重生后,摆烂不干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