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第四十一章:齐国立,扶桑危

第四十一章:齐国立,扶桑危(2/2)

目录

天子,战无不胜的天子。

在大唐,没有人可以挑战李世民的权威。

越是和天子接触,就越有这种感觉,他战无不胜,横扫一切敌人。

从前如此,往后如此,永远如此。

……

大军继续向前,进入辽东王并不如何壮阔的王宫,一想到以后这就是自己的王国,简直就像是乡下一样,李泰就有种要哭出来的冲动。

“就在这里吧。”

李泰心中咯噔一声。

“齐王。”

“臣在。”

虽然极度不情愿,但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境地,已经不是李泰所能够控制,他麻木的应声。

“朕赐予伱的土地,虽然没有燕国和秦国大,但无论是辽东半岛,还是海对面的扶桑,都有大量的熟地,已经被开垦为农耕,不像是燕国和秦国那么危险和荒凉。

而且辽东半岛以及扶桑,受到中原影响已经许多年,相对比较容易。

在往后的十年中,朕会往齐国迁徙十万户人口,等到你进入扶桑后,中原会再迁徙五十万户以上的人口过去。

你要做的就是向前进攻,处理当地政务,使后迁徙的汉民和番民,相融合,从语言、文化、建筑、制度等方面,彻底汉化,你有文华文采这方面的才能,所以朕将齐国交给你。

你可能做到吗?”

秦国和燕国的土地的确是大,但也真的是没有辽东这一块好,尤其是辽东距离中原更近,而且这两个地有大量接受中原后的次生文化。

但李世民所说的,还是让殿中所有人都有些惊骇,“陛下,六十万户的人口,这如何去迁徙,而且怎么迁徙这么多人呢?”

六十万户人口,这就是至少三百万人口,即便是对于中原来说,这也太多了。

迁徙这些人口,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最重要的是,民间不一定愿意啊,谁想离开大唐呢?

但李世民很坚决的说道:“迁徙人口,这是一个短时间内承担压力,而有利于未来的大事。

朕当然知晓你们在想什么,大量的人口迁徙,会让辽东半岛以及扶桑岛的实力膨胀。

但朕现在做事,不仅仅顾虑大唐,还要顾忌未来,以防止大唐衰落之后的境况。

朕迁徙六十万户人口,就是因为在扶桑以及辽东有六十万户以上的人口,如果汉民不到一半的话,那怎么快速改变当地风俗?”

见到众人还是有些不理解,他们只感觉陛下今天的举动,有些和之前面对胡人的态度不一样,李世民再次沉声道:“向东乃是岛国,和西域不同,齐王你要打起精神来。

朕已经和国师通过气,册封洛玄星为辽国公,将辽州(辽东城)封为他的公国,他将会是接下来的安东大都护府大都护,也将率领大唐水军驻扎在卑沙城(旅顺)。

朕会让辽国公来协助你进攻扶桑,朕要的是,在不增加朝廷开支的情况下,快速的拿下扶桑!”

既要马儿跑,还不给马儿吃草,这就是李世民给李泰的要求。

除了前期帮助李泰在半岛站稳脚跟,以及提供水师的帮助之外,中原不会再给他提供太多的帮助。

还是那句话,分封不仅仅是为了扩展生存空间,同时也是要为中原朝廷节省军费开支,现在攻灭辽东国,已经是相当大的开支,如果再进攻扶桑,那就会拖垮大唐。

以李世民的眼光来看,未来针对箕子半岛和扶桑诸岛,如果和平演变失败,爆发战争的话,大概率是治安战,而府兵不能打治安战,打治安战需要的是唐协军。

天子的态度坚决的可怕!

这下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李世民一定要拿下扶桑的态度,虽然不知道原因,但李泰从麻木中回过神来。

虽然不能成为大唐太子,是一件很令人痛心的事情,但如果真的能成为扶桑之主,未必是一件坏事。

迁徙三百万人口,扶桑本来也有两三百万人口,六百万人口之主,这已经相当可怕,所能够提供的赋税,是极其可观的。

扶桑没有雄伟的宫殿,自己可以带着工匠去建造,没有书籍,可以从中原拿,有印刷术,想拿多少就拿多少。

他在扶桑岛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人可以管得了他。

李泰那颗艺术家的心,突然嘭嘭嘭的跳动起来了。

他猛然之间发现,扶桑就像是一张白纸,未来变成什么样子,完全是任由自己做主,自己如果能够打下扶桑的话,那从无到有去建造一切,也是很有趣的事情。

而且。

日后可以将齐国国都迁徙到扶桑岛上,再训练水军,完全可以在扶桑岛上,自立为皇帝,日后中原能不能管得了自己,那还真的说不定呢!

外封就藩还是很有好处的,虽然比不上当大唐天子,但除此之外,已经是最好的选择,至少天子有一句话没胡说,那就是齐国的初始环境,已经比燕国和秦国好多了。

燕国不用说了,再过一千年,一万年,就那种气候和土地,永远都没人想去,所以中原对漠北的防范也是最深的,因为从上到下都认为,漠北燕国,一定不会甘心于待在那荒凉之地。

秦国太远了,是唯一一个不需要防范的,因为一路跑回来夺权的成本就能把一个国家拖垮。

唯有齐国,土地虽然不肥沃,但好歹能种地,气候和中原差不多,人口也多,还能和中原顺畅的通商,按照历史经验,以后一定会是一个富裕的诸侯国家。

扶桑人现在还不知道,李泰这个对自己兄弟都相当狠辣的活祖宗,就快要带着大唐天兵上岛了。

当然,底层的扶桑百姓,大概会喜迎王师,毕竟大唐的权贵虽然狠,但比起那些还处于奴隶制早期的扶桑贵族来说,一个个简直是活菩萨。

继魏王李泰被改封齐王,镇守箕子半岛后,天子又甩出了另外一个足以让众人一震的任命,那就是将洛玄星册封为辽国公。

而且还不仅仅是册封国公爵位,最重要的是天子后半句话,将辽州(辽东城)化为公国,成为真正的古代邦周那种公爵。

实际上早在贞观初年的时候,李世民就想过将功臣和宗室分封在各地,世袭州刺史,达成实际上的分封,但最后被拦回去了。

现在看来,虽然在中原不这么干,但天子在边疆,还是有这样的考量。

辽东城化为辽州,盖牟城化为盖州,天子这么做就是要在辽东的土地上,实行州县制度,然后用都督府、都护府的军管,来控制这里。

那现在册封辽国公,很可能不是最后一个人,而且极有可能会在其他帝国没办法控制的地方,继续分封一些值得信任的功臣以及宗室。

当然不会像是六大王国这样的分封,但就像是辽国公这样,分封一座城池,是非常可能的,而且这种分封对于帝国来说,并不算是什么大事,不会影响到帝国中央的权力,非常合适现在的帝国。

————

唐帝国对帝国海外的真正开拓从瀛洲(即原扶桑岛)开始,对瀛洲的开拓中,那些有关于土地、人口、资源的收获便不再赘述,其中最珍贵的经验以及收获,实际上是技术的发展。

在帝国水军从江河转向大海的过程中,经历了数次海难后,帝国海船广泛吸收各沿海国度的技术,并加以改进,船只建造技术得到了巨大提升。

根据资料记载,仅仅在帝国初期的一百年间,帝国船只的吨位平均增加了五倍,各种利于在海上行驶的工具,比如船尾舵、帆船索具等,都迎来了大爆发阶段。

与此同时,由于在海上航行的巨大需求,尤其是司南、星盘和地图的精度不断要求,帝国的数学、天文等迎来了大爆发,在庞大的利益驱动下,在贵族中,甚至超过了对于儒家经典的探索。

对于大唐这样一个包容性极强、扩张性极强的帝国来说,还有什么比征服海洋更加重要的呢?

海洋就是金钱,再也没有比得到更多金钱对贵族来说更重要的事情,围绕着海洋,这个庞大的帝国产生了权力的争斗,以及厮杀,血腥笼罩着一切。

但任何人都无可阻挡,伟大帝国的大航海从这里开始扬帆起航。——《全球通史·海洋世界》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是医生不是万人迷![星际] 玄幻:我炼化太阳为丹田! 重生七零,俏军嫂靠抽奖赚麻了 重生七零:真千金被最野糙汉娇宠了 怀孕不让生,离婚你后悔了? 重塑新宋从携带百亿物资开始柳尘王月婵 假千金退婚,傅少贼心不死 重塑新宋从携带百亿物资开始 宠外室吞嫁妆?重生后我换婚嫁权臣 无敌小侯爷叶玄赵凝雪月红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