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公务员 > 第四十二章 学问之思

第四十二章 学问之思(2/4)

目录

    只是他年纪太小了一点。在儒家教育之中,这个时候的蜀王应该在专研四书五经。而此刻蜀王却弄出一份这样的报告。虽然说,朱元璋知道,这里面有很多别人帮忙,甚至蜀王在报告之中,也不避讳这一点,明确说明,什么什么是某府某人说的。那些话是某将领说的。但是不管怎么说,蜀王能搞出来这一套让朱元璋耳目一新的东西,让他吃惊非常了。

    何夕小声说道:“非是臣有什么点石成金之才。蜀王本来就聪慧非常。臣不过是略加指点而已,再者,臣的老师也曾经说过,史学是最不需要资质的学问,只要能下苦功,敢下苦功,一般都会有所成就,如果有人愿意坐穿三十年的冷板凳,即便不是大家,也定然有一席之地。而真正的学问,是会让人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明白。能够提携纲领,处理天下事务。而那种越学越不明就里,如坠雾中,玄之又玄的东西,要么是讲学者是半桶水,他自己都不理解,要么就是故作高深之论,其实大抵真的少,假的多。”

    何夕虽然说话很小声,但是此刻皇帝在座,没有什么人敢窃窃私语。所以,何夕小声说话,却也传开了。

    太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手中正看着蜀王作业。蜀王的作业对朱元璋来说并不算什么。朱元璋策划数次与残元交战,对于草原上何处可以通行大军,他自己都了如指掌,不需要自己儿子的提醒。但是太子就不一样了,在兵略上,太子是有弱项的。很多次对残元的战事,他仅仅是负责后勤,执行朱元璋的命令,对于为何如此进军,其实并不是太了解的。也没有多少人可以问。

    毕竟太子不好与军中大佬交往过深,太子深信的将领,沐英,蓝玉都没有在京师,朱元璋也不会让他们在京师。想想就知道,这两个人是太子未来的膀臂。将来太子即位回京即可。而今太子还是太子,这两个人在外面积攒功绩即可,回京做甚。

    所以蜀王的作业,解开了太子很多迷惑。

    此刻太子心中暗道:“父皇其实对佛道儒三家的学问,都是择用有者用之,而今何夕的学问的确是有用之学,怪不得父皇倾向何夕。今后我要好好研究一下了。”

    太子并不担心何夕,也不担心蜀王,他最担心的不能抓住父皇的思路。

    倒不是太子没有主见,而是作为雄主之太子,他太明白一件事情,如果父皇思路不一样,是什么下场?

    只是太子已经做了改弦易辙的想法。

    其他人却未必了。坐在不远处宋讷咬牙切齿满脸通红。今日国子监借给明鉴堂来用,他已经很是憋屈了。还听何夕这番阴阳怪气的话。更是肺都气炸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华娱之我在圈内当大佬 末世:我在避难所当收租婆 援藏干部:我从基层步步为营 型月,人类爱模拟器 换亲后成了嫡姐对照组 慰风尘 京眠沉溺 贤妻孝媳重生后,摆烂不干了 阴缘不断 三兴季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