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公务员 > 第一百七十九章朱元璋的失望

第一百七十九章朱元璋的失望(2/2)

目录

很显然是没有的。

只是朱元璋有些听烦了。他忽然用手指敲了敲龙椅前面的案几,一时间数千平的广场之上,没有一个人敢大声呼吸,只要风呼呼的挂在旗帜之上,才一点声响。

朱元璋淡然说道:“今日,没有反对修订大明律是吧?”

之前朱元璋,办事何尝如此拖泥带水。要下面人每人发表意见,京师三品以上官员,也有一两百个,其中更有一些超品的勋爵之类的。一个个说,不知道耗费多少时间。

于是,朱元璋直接问了。

下面人鸦雀无声。

朱元璋也不说话,一抬手,立即有太监又宣读一封圣旨。

这一封圣旨,谁要下面人推举修订大明律的人选。

刘三吾见状,大声说道:“陛下,老臣愿意自荐。”

朱元璋眼睛微微一缩,眼睛之中流露出一丝,温柔的杀意,他说道:“好。还有谁愿意自荐?”

何夕说道;“臣愿意自荐。”

朱元璋等了一会儿,却见广场之上鸦雀无声,没有人说话。

毕竟这才是大明洪武年间官场的常态,说人人自危,每日出门都不知道回家的时候头颅还在不身上,是有些过分了。但是在朱元璋的威势之下,大多数人都谨慎小心,循规蹈矩。却是事实。

这个时候,没有多少人有勇气,插手这一件事情。

更不要说,他们也不习惯朱元璋的变化。

之前,很多大事,朱元璋都是一言以决,那么好像今日,居然问下面人的意见?他们敢有什么意见?

朱元璋说道:“刘三吾,你觉得你们两人之中,谁更适合做这一件事情。”

刘三吾说道:“老臣比较适合。”

朱元璋好像很感兴起的说道:“为何?”

刘三吾说道:“何夕资历浅薄,多在外地任职,没有在中枢任职过,大明律修订。乃是天下大事,岂能任用此人?当用儒臣主之。”

朱元璋说道:“那你准备怎么修订?”

刘三吾微微一顿,说道:“减刑修省,与民休息。”

朱元璋说道:“朕定下的赋税高吗?”

刘三吾说道:“不高。”

如果仅仅按官方赋税来说,明清的赋税都谈不上高。只是中后期,有太多的附加税,而今还是没有的。

朱元璋说道:“天下徭役都很重吗?”

刘三吾说道:“北方徭役要重一些。南方的徭役要少一些,即便上也不算重。”

朱元璋说道:“既然,赋税不重,徭役也不重,何以言天下百姓不再休养生息?”

刘三吾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天下情况,是要跟谁比的。

朱元璋治理天下二十年,大明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也算是进入了治世之中。

让刘三吾否定大明的情况,睁着眼睛说,天下百姓困苦之极。更要说,这种困苦之极的情况,是因为朝廷的赋税与徭役。他是说不出口的。

当然了,大明百姓并不是都活的很好的。但是之所以出现很多问题,大抵是三个原因,第一是地理环境,穷山恶水出刁民,这也是很正常的。第二,就是当地权贵的压迫,第三,就是贪官污吏。

第三种数量上并不多。

毕竟朱元璋杀官,那是杀得刀都卷刃了。

与朝廷关系并不是太大。反而与这一次新法要打击的一些群体关系相当大。他在这些地方不敢乱说。

朱元璋说道:“刘老夫子,回答朕的话。”

朱元璋就是要一步步的将刘三吾给逼死,即便是皇帝也不能随意杀人。杀人也是要找原因的,或者说借口。朱元璋就是一步步逼着刘三吾说出一些话来。可以扣上大不敬等帽子。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又出意外了。

“父皇,”太子出列说道:“儿臣以为,刘老夫子年纪大了,精力不行,此番奏对,又进退失据,并非主持此事的人选。”

朱元璋看了一眼太子,眸子之中淡然如水,说道:“好。”

只是这眸子之中,似乎没有一丝感情了。

朱元璋说道:“何夕,你来说说,你的想法吧。”

何夕深吸一口气,说道:“臣谢陛下厚爱,臣以为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此事当开诚布公,与天下人共谋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新书推荐: 末世:我在避难所当收租婆 援藏干部:我从基层步步为营 型月,人类爱模拟器 换亲后成了嫡姐对照组 慰风尘 京眠沉溺 贤妻孝媳重生后,摆烂不干了 阴缘不断 三兴季汉 凡人:重生张铁,以杀证长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