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公务员 > 第八十三章朱允炆的焦虑

第八十三章朱允炆的焦虑(2/3)

目录

朱允炆内心之中的恐惧,强烈要求朱允炆,他必须做些什么。似乎只有做些什么之后,他才能觉得安心。

朱允炆在这种情绪的驱动之下,再次召开了内阁会议。

朱允炆一开始就确定了主题说道:「而今前线连战连败,天下议论纷纷。诸位可有良策教朕。」

「陛下,」韩国公说道:「臣以为前线作战不利,多是因为火器不足,北贼编练全部火器军,共六十万,十二个军。而我军全部火器军队,不过十万之众,不足以应对各方挑衅。臣以为应该编练火器军。最少也要六十万之众。」

韩国公李祺

的发言有了一个重大的转变。

在此之前,韩国公一旦开口说得不是别的。就是为韩国公身后的将领们找一些位置安置。好在前线建功立业,从而再次进入人生的第二个巅峰。

但是而今战场形势也越发明显了。

怀庆战役,已经让很多人看不懂了。如果维持一道几十里宽的战线。数万大军在这个宽度上展开。大军如何调度,骑兵,炮兵如何使用,甚至可以说,军队本身的一些细节如参谋体系,地图绘制,都有些看不懂了。

很多章程还是当初开国定下来的。但是更多的章程,都是重新拟定的。与之前的章程,有继承与衔接,但依旧截然不同了。

打仗的将军,尤其是打胜仗的将军们,是最现实的。

能就是能,不能就是不能,毕竟在战场之上,是没有人跟你讲人情的。之前是不明白,不了解。他们才觉得,何夕小儿,毛都没有长齐,搞什么新战法。而今却不敢这样妄言了。

面对前线的困难,也不看擅自说什么我上我行了。

反而说火器数量的事。

火器数量不足是不是事实,当然是事实了。双方工业上的差距,从来是北京方面的制胜法宝。但是这一点之前,并不被很多将领承认。

他们觉得他们已经武装到牙齿了。铠甲数量是他们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几乎是一人一甲了。对面多一些火器又能怎么样啊?

而今,韩国公这种表态,其实代表着军界已经达成共识了。那就是北京那边那一套打法就是好,就是厉害。

一切都要按照北京那一套打法来,才是唯一的正道。

从河间之战,豫北战役,怀庆战役,桑干河之战,等一系列战事,用鲜血向所有人证明了这一点,对这些人来说,也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了。

好处也很简单,军事改革的阻力在一点点变小。

很多人也在权衡利弊,但是在能不能打胜仗这个检验标准面前,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屈从。

而如果没有这一场战争的威胁。想让这一群人平白放弃自己的利益,还是相信,他们个个都圣人更好一点。

朱允炆说道:「齐大人,军械方面到底有多少缺口?」

齐德说道:「陛下,如果按照北贼的编制来编练,我军缺少的火炮火铳有数十万之多,还有更多的是战船,山东水师投贼,长江以北,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水师力量了。」

朱允炆一愣,说道:「你的意思是,贼人随时可能入长江到南京城下。」

齐德跪倒在地,不敢多言。

但是沉默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援藏干部:我从基层步步为营 型月,人类爱模拟器 换亲后成了嫡姐对照组 慰风尘 京眠沉溺 贤妻孝媳重生后,摆烂不干了 阴缘不断 三兴季汉 凡人:重生张铁,以杀证长生 S级高危人格,你管这叫小可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