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银狐 > 第七章 千里奔袭大允山

第七章 千里奔袭大允山(1/2)

目录

章武二年十月,沉晨正式进入冀城,入主凉州。

上任第一个月,他并没有立即去各地调研工作,而是查阅当地资料,召各地官员,了解凉州目前的情况。

虽然已经定下了胡汉一视同仁的政策基调,但这也不是简单的吩咐一两句就能完成的事情。

对待民族问题首先要谨慎,做到一碗水端平。若过于温和,则胡人以为汉人好欺,就容易跑到汉人头上。若过于残暴,则会引起大规模反弹,得不偿失。

因此唐朝的大融合政策其实是最好的办法,包括后世我国对待民族问题,也是一视同仁,甚至对少数民族还有些许政策上的照顾和倾斜。

如此做的原因一是求稳,二是中华民族的统一,三则是体现国家对各民族的包容。也正个是如此,泱泱华夏才有这样稳定性。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实际上我们国家所谓的夷人大多都有汉人血统,比如匈奴人其实就是夏商周时期北迁的汉人,此事《史记》中有记载,同时后世基因检测也证明了这一点。

如成吉思汗黄金家族与刘邦家族的基因吻合,辽国皇族的基因是周朝王族的基因,匈奴人是周朝姬姓后裔等等。

还有华夏人文初祖的神农是西戎,西北民族多是神农系基因。轩辕是北狄,河北、山西等地多为轩辕后裔。南蛮为蚩尤,为河南一带的始祖。东夷为少昊,为山东一带的人文初祖。

所以从血脉上大家同出一源,就更应该互帮互助,体现中华民族的包容性。而不是非要残酷镇杀西凉的羌、氐、胡、蛮,弄得凉州叛乱四起,民不聊生。

这也符合伟人教导的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起来的力量。

当然。

该温和就温和,该镇压就镇压。

若是一味忍让令外族觉得可欺自不行,一位残酷杀戮也不行。

该有的手段还是不能少。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沉晨大体知道了现在凉州的局势。

目前凉州的少数民族主体大致有两个,一个是羌氐,一个是北胡。

羌氐居于陇右、天水、安定、北定一带,大概在后世甘肃省中南部、青海省东部以及宁夏省南部。

北胡则居于武威、张掖地区,为后世甘肃北部和宁夏北部。

羌氐现在与汉人杂居现象比较广泛,互相对民族融合并不排斥。像马超的母亲就是羌女,属于汉羌混血。

这在沉晨眼里是一个好消息,他并不想弄得凉州一团乱麻。

因为羌人是半游牧半农耕文明,不仅耕作田地,还放养牧场。组建骑兵、扩展军队,需要用的战马、骑士,都需要羌人鼎力支持。

所以要想顺利北伐,凉州就必须要安稳。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之后,沉晨认为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深入了解问题。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他亲自拜访了冀县周边的一些小部落羌帅,询问他们对于目前大汉统治的看法以及是否愿意接受治理。

其实对于羌氐来说,首要的就是生存问题。

甘肃在汉代时并不像后世那么荒凉,而是一片水草丰茂,青山绿水的膏腴之地,但可耕地面积较少,因而放牧居多。

为了争夺水草,羌氐内部也时常发生战争,他们的生存压力还是非常大。

小部落自然是愿意归顺强大的汉朝。

不止是汉朝包容性的问题,主要是以往汉朝给他们的生存压力更大,一旦不顺从,小部落基本就是灭族的下场。

但新任的凉州牧显然还算是比较讲道理,并没有上任就开始威胁诸羌。

沉晨甚至承诺他们只要愿意接受朝廷的治理,朝廷将会帮助他们改善民生,采取合理的制度,愿意帮他们推广教育,进行农业改革。

如果能生存下去,谁又愿意冒着杀头的危险得罪汉朝朝廷呢?

况且马超在西凉有威望,最近两年张飞在凉州也打出了名头,导致天水郡大部分羌氐小部落态度都非常恭顺,不敢有所造次。

所以顺从的中小部落还是非常多。

沉晨于是在西县、天水、冀县、显亲、成纪、阿阳、略阳、平襄等天水郡的地方县展开试点工作。

他命令各地县令采取胡汉同仁的政策,在各县开市、积极发展农业、畜牧业,以小部落为村,中部落为乡亭,将各羌族部落集中在县城周边,向外延伸。

如此方便统治治理的同时,还能够迅速看到成效。至于遇到水草不足,部落需要迁徙的问题,也由官府进行考察,然后寻找新的放牧地点。

尽量做到公平公正。

遇到胡汉矛盾,或者羌氐之间内部矛盾,也应该公平解决问题,该赏则赏,该罚则罚,并且诏令四方,把事情原因,结果写清楚,所有人都服气。

半年之后,等到了章武三年上半年,天水郡和武都郡的羌氐基本上都愿意归顺至南方汉朝统治之下。

沉晨的公平治理方针与原则也取得了初步成效,自此他的名望也传播凉州。

之后的一段时间,沉晨的治理方案也渐渐蔓延至了陇右郡和金城郡一带,因至少较为温和的民族政策,吸引了大量羌氐小部落加入,一时间愿意归顺汉朝的羌氐不计其数。

这种情况一直到章武三年六月,金城郡的烧当羌王芒中、注诣发动了叛乱,而恰逢当时沉晨本人便在金城郡视察当地民族政策是否落实到位。

金城郡,安夷县,这里便是后世青海省海东市的平安区一带。

在后世这一片有大片丘陵,只有湟水两岸为断陷河谷,有狭长的平原区。而且虽然那些丘陵都不高,但后世多已有荒漠化的迹象,山丘都接近赤红色。

然而汉时这里满山青绿,全是草场,更远的山区还有大片林木,因此属于起伏的丘陵地貌,像是蒙古草原的山地一般。

此刻沉晨就在安夷县南面的西邯一带,具体位置为后世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北山区。

羌人部落有点像是蒙古部落,有的耕种,有的放牧,山谷间开辟了一些田地,种植着粟、麦,黄河上游的一条支流缓缓流淌,两岸坐落着大量帐篷。

沉晨盘膝坐在草地上,周围是西邯附近的一些小羌帅部落首领、长老,都坐在地上听他讲说。

“汉人和羌氐从来就不是敌人,而是朋友、兄弟。朝廷的存在也不是为了统治大家,而是为了更好地治理,厮杀、仇恨,永远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沉晨环视着众人,认真说道:“凉州不是羌人的领土也不是汉人的领土,而是我们大家的领土。我们每个人都是为了生存活下去,那么要想过更好的生活,就不应该敌视,而应该携手共同努力。”

一位羌帅说道:“可是汉人总是征我们去打仗,让我们自己带武器马匹,还不发军饷,这是不给我们活路。”

“这是错的。”

沉晨说道:“所以我来就是为了纠正这种错误,我问你们一个问题。”

“大都督请说。”

西邯羌本地的羌帅是一名老者,素来德高望重,因此才能聚集众多羌帅。

沉晨说道:“汉人耕种田地,缴纳赋税,朝廷有了钱粮,就可以维持地方的稳定,发展生产,促进繁荣。羌人不愿意归顺朝廷,也不愿意缴纳赋税,那么朝廷还有责任维护羌族的稳定吗?”

老者想了想说道:“没有责任。”

“是的。”

沉晨说道:“所以从长远来看,你们如果愿意归顺朝廷,成为大汉的子民,缴纳赋税,朝廷就会派遣官员来维持你们的秩序,防止你们互相之间为了争夺草场而攻伐,防止大部落肆意屠杀吞并小部落,这本身就有利于你们的生存。”

“可是草场就这么多,如果不抢的话,草场吃完了怎么办?”

有人问道。

“这就是官府的义务所在了。”

沉晨谆谆善诱道:“既然你们愿意成为大汉的子民,官府就应该帮你们解决这些问题。合理地规划草场,圈定耕种和放牧区域,同样是官府要做的事情,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放任不管。”

西夷县令在一旁连连点头道:“如果有牧场问题,请随时上报给官府,我会时常去县里各处考察,寻找新的合适牧场。”

沉晨也说道:“人不能一味地顺应自然,而要发现自然,改变自然。大河的上游便在这里,养育了一方水土。但一味地不滋养土地只会令水土流失,令草场不再长出草来,所以平时无事的时候,应该多开垦水渠,灌养土地,令草场焕发生机。”

“是是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霍格沃茨:阿蒙能有什么坏心思 系统让我当学霸?抱歉我只想摆烂 海贼之我的搭档是艾斯德斯 出狱后我闪婚了植物人大佬 分手抑郁后一首海底治愈世界苏言程婉儿 妖武乱世,我技能威力无限叠加 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中意你 中意你苏沫秦琛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苏沫秦琛中意你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