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第237章 请立皇后,以母仪天下!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第237章 请立皇后,以母仪天下!(1/2)

目录

    和天子启简单沟通过后,将商人们的处置方案也定下来,粮食的事儿,便算是彻底结束了。

    很快,时局也稳定了下来。

    ——舞阳侯樊市人、阳都侯丁安成在内的八人,因为各自的罪名而‘羞愧自尽’,借此保全了宗族,却没能保下彻侯封国。

    八家公侯一夜消失,也终于让商人们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这天下,好像还是姓刘的说了算!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商人们分布在关中各地的粮铺,便也很快开业;

    粮价都在治粟都尉,在关中各地制定的粮价以下。

    至此,天子启四年的粮价,便被刘胜钉死在了六十五钱一石的价格上限,再也不可能出现任何上涨。

    粮价彻底得以平抑,接下来,自然就是清算。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无盐氏,被中尉郅都亲自带人上门,抄没了全部家产。

    无盐氏阖族下狱,杀者杀、刑者刑,流放的流放。

    在苍鹰郅都的淫威之下,无盐氏背后,那传说中‘背景滔天’的靠山,却始终没有露面。

    无盐氏没了,粮商们从无盐氏借来的钱,自也就不需要再还;

    钱不用还了,商人们用借来的钱,从刘胜手里买下的粮食,自然也就没有了交付的必要。

    什么?

    你说你有粮食存在少府?

    那你解释解释,伱买粮的钱哪来的?

    哦~

    跟无盐氏借的啊······

    行,粮食给你,你把欠无盐氏的钱还来!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商人们,都明智的‘忘记’了自己,还有粮食存在少府。

    于是,少府萧胜嗨了。

    刘胜给少府内帑算了一笔账;

    ——最开始,卖给公侯们的两千万石太仓粮,一买、一卖,粮食在太仓原封不动,少府内帑光是黄金,便多出了八万多金!

    除此之外,还有将近三万万枚各式铜钱。

    至于少府从关中各地调回,并最终由刘胜卖给商人们的九百万石粮食,则直接换回了铜钱九万万;

    再加上最终,商人们‘自愿’放弃这批粮食的所有钱,这九万万铜钱,便等于是少府的纯利润了。

    再刨去早先,刘胜许诺给馆陶公主刘嫖的一千金,又加上抄没无盐氏所得······

    林林总总算下来,刘胜这过往半年的运作,少府内帑,净收入黄金八万金整,铜钱将近十五万万!

    得出这个数据之后,少府萧胜乐得好几天没睡着觉!

    在朝议之上,腰板都挺得更直了,嗓音也不自觉的拔高了不少。

    ——黄金八万金,铜钱十五万万!

    什么概念?

    去年,汉室全天下三千多万人,每人缴纳了四十钱的口赋,来作为少府全年的主要财政收入。

    而这一整年,汉室全天下人缴纳的口赋,总数也不过是十二万万钱。

    换而言之,刘胜操作平抑粮价一事半年,就给汉家多赚了一年多的口赋,外加八万金。

    如果把这八万金,也按市面上‘一金折铜钱四万’折算,等于说刘胜这半年的操作,为少府赚来了足足四年的口赋······

    如此‘骄人’的成绩,也就难怪少府萧胜,在朝堂之上如此嘚瑟。

    也正是在如此成绩的加持下,刘胜获立为储君太子一事,终于彻底失去悬念······

    ·

    天子启新元四年,春三月二十二,春耕日。

    包括天子启、刘胜在内,上百家公侯,以及朝臣百官所组成的庞大队伍,一齐出现在了长安臣南郊的社稷。

    所谓‘社稷’,在后世人看来,是天下、江山的代名词;

    但实际上,社稷二字,其实也是有具体含义的。

    ——社稷,是土神和谷神的总称。

    社,指的是土神;稷,则指谷神。

    在汉室如今的神话,或者说认知体系当中,土、谷二神,可谓是地位仅次于天神太一的两位神明。

    原因很简单:土载育万物,谷养育万民。

    在汉家‘以农为本’的国策之下,代表土、谷二神的社稷,自然是普天之下神格、祭祀规格最高的神明。

    长安城南郊,便有两座紧邻的神庙,被称为:社稷。

    而在每年的春耕日,天子带领百官、勋贵至此举行祭祀,祈求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典礼,便被称之为:籍田大典······

    “三月春耕~”

    “天子籍田~~~”

    “始~~~~~~”

    社稷外,百官公卿齐聚于田边,面上无不是庄严肃穆;

    众人目光汇集之处,天子启头顶通天冠,身着冠玄,以一条麻绳将宽大的衣袖绑在腋下,神情严肃的等候着。

    不多时,太仆刘舍迈着庄严的步伐,一步步走上前,将手中的耒耜(lěi sì)双手递上前。

    便见天子启伸出双手,接过那杆耒耜,随即跨过田埂。

    在天子启踏入田内的一瞬间,谒者嘹亮的唱喏声,便也随之响起。

    “一推,曰:冬去春来,播种无虞~”

    音落,天子启弯下腰,将手中耒耜轻轻往前一推;

    “二推,曰:风调雨顺,嘉禾繁茂~”

    直起身的天子启再度弯腰,又是一推;

    “三推,曰:秋高割获,五谷丰登~~~”

    谒者最后一声唱喏,天子启再度弯下腰,将耒耜重重往前一推。

    至此,天子启的任务,便算是完成了。

    ——冕而朱纮,躬秉耒,天子三推,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古。

    而在天子之后,便轮到公卿、大夫,依序走上前,满是庄严的拿起各式与身份相符的农具,在田间或凿、或挥,或松土、或平土。

    等在场的所有人都各自上前,装摸做样的‘耕种’过后,籍田大典,便已是临近尾声。

    接下来,就应该是天子启带着百官公卿,依次前往太庙、高庙祭祖。

    但还没等天子启下令‘籍田结束’,才刚结束籍田礼的公卿百官中,齐刷刷走出十数道身影!

    随后,便在刘胜、刘彭祖兄弟二人惊诧的目光注视下,齐身跪倒在天子启的面前。

    “御史大夫开封侯臣陶青!”

    “内史臣晁错!”

    “太仆桃侯臣刘舍!”

    “卫尉塞侯臣直不疑!”

    “廷尉安丘侯臣张欧!”

    “典客平曲侯臣公孙昆邪!”

    “奉常南皮侯臣窦彭祖!”

    “宗正红侯臣刘富!”

    “少府酂侯臣萧胜!”

    “郎中令汝坟侯臣周仁!”

    “——谨奏陛下!!!”

    随着一个又一个人名被念出,整个社稷的注意力,便都集中在了天子启的身上。

    三公九卿十二个职务,除了空缺的太尉,以及丞相周亚夫,其余十人,向天子启联袂禀奏!

    而对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天子启,却好似早有预料······

    “陛下。”

    最终,代表这十人站出来的,是御史大夫陶青。

    “自太祖高皇帝立汉国祚,我汉家的天子,于每年春耕日举行籍田大典,便一直是从不曾变更过的祖制。”

    “——我汉家,以孝治国、以农为本;”

    “今天,陛下在社稷举行籍田大典,为天下人向社稷祈福,实乃天下之大幸。”

    “但臣等曾听说:国之大事,不单只有男耕,也应当有女织。”

    铿锵有力的一番话语,只惹得天子启面色淡然的点下头;

    但在天子启身后不远处,刘胜、刘彭祖兄弟二人,在听到陶青道出‘女织’二字的一刹那,便齐齐瞪大了双眼!

    而陶青接下来的话,也无疑是印证的兄弟二人的猜测。

    “陛下举行籍田大典,率朝臣百官亲开籍田,是为了告诉天下人:即便是天子、百官、贵戚,也同样要耕作田地;”

    “是要以此,来劝导天下人勤耕田亩,巩固国本。”

    “但按照往年的惯例,春耕日,除了天子应该带领百官,在社稷举行籍田礼之外,皇后也应该带着百官、贵戚的家眷,在椒房殿举行亲蚕礼。”

    “这是为了告诉天下人:即便是皇后,以及百官贵戚的家眷,也同样要养蚕织布;”

    “是要以此,来劝导天下的妇人勤于织业······”

    ···

    “自三皇五帝以来,男耕、女织,便一直是历朝历代所推崇、苍生黎庶所应该采取的生产方式。”

    “所以,对于宗庙、社稷而言,籍田礼和亲蚕礼,都是非常重要的事。”

    “——先帝时,先帝每年都在春耕日亲开籍田,从不曾有漏忘;”

    “而太后,也曾在每年的春耕日,于椒房殿主持亲蚕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重回2008我只想赚钱养家 我仇家有七个绝色未婚妻 我仇家有七个绝色未婚妻秦金龙华沉鱼楚柔 梦幻西游:上神白锦瑟 地球召唤?我大秦修仙帝国被曝光 神话三国之魏武枭雄 都末世了,你算哪根葱 无耻之徒,加拉格崛起 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 浮数人生之春浓花红,空恨逝事如风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