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第253章 矮子里面拔矬子?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第253章 矮子里面拔矬子?(2/2)

目录

    莫民庄严的一番话语,终是让刘胜悄然敛去面上笑意,若有所思的点下头。

    方才还存在于眉宇间的轻松笑意,也在这眨眼之间,便尽为一阵郑重之色所取代。

    心绪重重的跟着天子启,来到那棵熟悉的老树下,父子二人也不出意外的,再次见到了那几位老农。

    见老爹和上次一样,自顾自在树根下找个位置,便一屁股坐下身,刘胜也只能将心中思绪暂时放在一边,对那几位老者稍一拱手。

    “哟!”

    “这,便是太子了吧?”

    不等刘胜开口拜喏,几位老者便你一言、我一语,对刘胜评头论足起来;

    而对这个状况,天子启,显然是喜闻乐见······

    “那年,俺就说陛下肯定要立此子!”

    “——是极是极!”

    “——瞧瞧这眉眼,可是越来越像陛下了!”

    耳边传来几位故人的交谈声,却只引得天子启面带微笑的直起腰,深吸一口气,便毫不顾忌的将上身一侧倾,满不在乎的将手肘撑在地上。

    循着几人的目光,也向刘胜看去,面上虽带着一抹肉眼可见的欣慰,嘴上却是颇有些做作的‘自谦’了起来。

    “嗨~”

    “大的几个都没出息,朕也实在是没了办法;”

    “就立了这混账,权当是矮子里面拔矬子。”

    “——慢慢教吧~”

    “其他几个,实在是看不过去······”

    随着天子启这佯做无奈的一番话,几位老者的目光,也已是将刘胜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

    听闻天子启那句‘矮子里面拔矬子’,几位老者更是嘿嘿一笑;

    目送刘胜在天子启身侧坐下身,才呵笑着望向已经侧躺在地的天子启。

    “陛下,也不至于这么说吧?”

    “听说平抑粮食的事儿,便是太子办的?”

    老农一语,自惹得天子启一阵眉开眼笑,颇有些得意的挑起眉角;

    傲娇的昂起头,又不答反问道:“如何?”

    “开春之后,可都吃上平价粮了?”

    被天子启这么一问,几位老农又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说道起此事。

    说来说去,其实也就是一句话:今年开春,关中的粮价,压根儿就没有涨上去!

    对比往年,关中今年的粮价,也顶多就是每石贵了不到十钱;

    考虑到去年,关中因吴楚之乱,而遭遇的大面积田亩歉收,这点涨幅,显然完全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再加上这几位老者家中,都有那么几个儿子、孙子辈,于去年的吴楚之乱立下了武勋,得了不少赏赐,粮价如此涨幅,自更是不在话下了。

    对于这样的状况,天子启显然早有预料,之所以这么问,也只是想从这几个老伙计口中,听到那句‘粮价没涨,一切都好’。

    如愿听到自己想听到的,天子启更是一阵心情愉悦,索性直接挪动着身子,背靠树根躺坐了下来。

    而在天子启身旁不远处,听几位老者说起粮食的事儿,刘胜心下稍一动,便也含笑抬起头。

    “今年的粮价,算是勉强稳住了。”

    “往后,朝堂打算一直常设治粟都尉,在秋收之后,从关中农人手里买粮食,再在开春之后卖粮食。”

    “——买、卖的价格,都是平价,差价不会超过每石十钱。”

    “诸位老者认为,这样做,能否让粮价长久稳定下去呢?”

    笑着发出一问,刘胜不忘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静静等候起了几位老者的答复。

    而听闻刘胜此问,几位老者彼此稍一对视,便也陷入了一阵短暂的思虑之中。

    对刘胜,几位老者本就不是‘不曾谋面’;

    ——几年前,天子启就曾带着刘胜,到上林苑看望这几位故人。

    虽然当时,刘胜还只是‘公子胜’,但单就是那次的面会,就让几位老者心中,对刘胜留下了相当不错的第一印象。

    而如今,刘胜已经成为了太子,更是在今年年初,主持了关中粮食的平抑事宜。

    此刻,刘胜又以粮食的事,询问起几位老者的意见,自更是让几人对刘胜愈发感到亲近之余,心中也莫名生出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刘胜的这个问题,是在问全关中的百姓!

    而几位老者,正要代表整个关中上百万户、数以百万口的农人,向太子刘胜给出自己对‘治粟都尉’的看法。

    诚然,几位老者的答复,未必就能真的改变什么;

    但即便是那仅有的一丝可能,也让几位老者心中,油然生出类似‘一定不能浪费这个机会’的神圣使命感。

    于是,几位老者并没有急于作答;

    而是皱眉思虑良久,才由其中最年长的一位,面带严肃的对刘胜稍一拱手。

    “太子既然问起,那老朽,就试着说说吧。”

    “——常设治粟都尉,在秋收后买百姓的粮食、在开春后给百姓卖粮食,这当然是好事儿;”

    “如果每年都这么做,那关中的粮价,应该再也不会被粮商们哄抬。”

    “但话又说回来:过去,关中的粮食生意,只所以是商人们在做,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如是说着,那老者不忘再和身旁,其余几位老友稍对视一番;

    而在听闻老者这番话之后,刘胜也随之将面色一肃,满是严肃的对老者伸出手,做出一个‘请’的手势。

    “还请老丈畅所欲言。”

    便见那老者面带思虑的点下头,又‘嗯嗯唔唔’的沉吟片刻,才面带愁苦的抬起头。

    “自古以来,农人最害怕的,就是这样一句话;”

    “——谷贱伤农,谷贵害农。”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粮食丰收了,粮价就会很低,农人卖不出好价钱;”

    “粮食歉收了,粮价又会很高,虽然能卖出价钱,但很可能发生农人自己吃不起自己种出来的粮食的事。”

    “所以,无论粮食丰收与否,农人都总是会过得很苦。”

    “丰收还好些——虽然粮食卖不上价,但也好歹吃得起;”

    “可若是歉收,那农人要想活命,恐怕就要变卖田、宅,甚至卖儿卖女······”

    ···

    “我汉家历代先帝,对农人都非常仁慈,每有粮价鼎沸的情况发生,就都会开仓卖平价粮,以平抑粮价,给农人一条活路。”

    “太子所说的治粟都尉,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但这其中,有一个问题,或许会迫使农人,依旧将粮食卖给商人,而不是卖给治粟都尉。”

    “——在过去,商人们从农人手里买粮,是在秋收之前就会约定好,并签订契约的;”

    “等到了秋收当天,商人们更是直接回带着运粮的车,在田边等候。”

    “只等官府收了农税,剩下的粮食,就会按照先前的约定,被商人直接从田边运走,并当场结清粮款。”

    “也正是因为这样,农人们才会接受商人们低买高卖,把商人们在秋后低价买走的粮食,于第二年开春之后,再加价卖还给农人吃······”

    ···

    “但太子说的治粟都尉,恐怕并不会这么做。”

    “治粟都尉,恐怕会让百姓自己把粮食,从田边送到官府去卖。”

    “——这对农人来说,就很不方便了。”

    ···

    “再有,便是过去,如果商人们买粮时欺负农人,那农人就可以去官府告状;”

    “得知是农人和商人之间的争执,官府往往也都会为农人做主。”

    “但如果以后,农人的粮食都卖给治粟都尉,那若是起了争执,该怎么办呢?”

    “——农人难道要找官府,去状告治粟都尉吗?”

    “——得知是治粟都尉和农人之间的争执,官府,还会为农人做主吗???”

    “想来,并不会这样的······”

    ···

    “地方官府,别说是为农人做主了;”

    “恐怕就连官府自己,都并不敢招惹治粟都尉。”

    “等这样的事发生很多次,又多年不被朝堂关注,那治粟都尉借买粮欺压农人,恐怕就会成为‘由来已久’的常态。”

    “到了那时,太子想要平抑粮价才推动的善政,恐怕就会成为加重农人负担的恶政。”

    “若是再损害了太子,乃至陛下的民望,就更是得不偿失了······”

目录
新书推荐: 换亲后,夫家听我心声逆风翻盘 重回七七,开局跟女知青回城 逆世重修,从妻女跳楼前开始 都市极品妖孽王悍苏祈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我到万界送外卖 王悍苏祈都市极品妖孽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八零漂亮后妈有金矿 霍格沃茨:我能看到你的名字 情绪值男神 混在末日,独自成仙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