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万历佑明 > 第四百二十一章 工业萌芽

第四百二十一章 工业萌芽(2/3)

目录

如冒起德所言,自万历元年到现在,大明改革已有十多年,且已深化到改动礼法,明确用对外扩张夺外利的国策来惠民富国,故即便权贵官僚在分配制度上依旧拿走了增加的蛋糕里的大部分,但也还是难免的通过各种直接间接的方式让百姓也跟着增加了收入。

而人有钱后,尤其是在没有生存压力后,就会主动追求生活上的质量,也追求人格上的被尊重和自由,乃至是更多的权势。

百姓也一样,所以到现在的大明,个人主义已经开始出现。

大量庶民因身上有铜钱作响,自会更关注自己,更注重享乐,更愿意消费,买各种好货来满足自己,也更愿意读书去关注社会,去提升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对官吏也不完全再有畏惧之意。

除此之外,读书之风也的确开始更加盛行,人更愿意在对自己和自己子女身上花更多钱。

大明的百姓们也一样,尤其是江南一带,大量庶民子弟读书,不但男子读,乃至女子也开始读。

因为成规模化的纺织工业和轧染工业已经出现,大量女织工从家庭式生产变成工场式生产,再加上更好的纺织机出现,都要求女织工有一定的识字量,而便于管理。

所以,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女子私塾更是开始出现。

陆树德也在一处高楼上,通过雨幕,看见了一老居士在教授许多女童读书的场景,而一时他也不知道这是该喜还是该忧。

本来。

他是乐于见到越来越多人读书的,但他又不禁因为冒起德的话,想到了如果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会不会读书人就越来越不值得被尊重了。

一种矛盾的心理,在陆树德心里蔓延开来,就如同他支持改制但也见不得申时行等改革派越来越嚣张一样,以致于言官连风闻言事都不敢随意风闻言事,只要被查出不实就要受到惩处。

当然。

矛盾的官绅不只陆树德。

许多士绅大户也因为一边利用自己家族在学问上与人脉上的优势,依旧享受着新政改革带来的大部分好处,但也一边因为新政越来越挑战他们旧有的特权与地位而感到矛盾,不知道是该对朝廷口诛笔伐还是该歌功颂德。

他们大多数时候只能折中,一边扭扭捏捏地说吾皇圣明善治,一边也气急败坏地只针对个别官员疯狂抹黑,到最后就变成反权臣不反皇帝,反具体某一政策,但却又不再否定整个改制方向。

无论如何,百姓的收入增加的确促进了内需市场的扩大。

而且,清军勾军一事反而促进了百姓们消费,对于整个大明而言也算因祸得福。

所以,这也就直接导致工业品的需求量激增。

尤其是,棉布加工、陶瓷冶炼、农具、车辆、钟表等器械制造和矿产开发等行业。

因为百姓们才需要工业品,而贵族们则更需要工艺品,毕竟工艺品更能彰显高贵。

所以,工业品才能带来大批量生产,进而导致工业化的出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肝到厨神才算开始 你别太犯规 随军一夜怀三宝,我在八零躺赢 离职后相亲,前上司红眼纠缠 我是罪人?小爷反手搅动华海风云 全网千万舔狗,我当共享男友 我的亲妈是慈禧 农家女逆袭首富,满城权贵求娶 重生成外交官,带个系统不过分吧 谁把我的尸体藏起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