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 第六百四十一章 岳父出仕李敬业

第六百四十一章 岳父出仕李敬业(2/2)

目录

刘仁轨摇摇头,说道:“日后就劳烦贤婿多多照顾四郎了。”

李绚无奈的拱手道:“孙婿领命。”

刘元朗如今总算是弄清楚这份任命背后的凶险,瞬间,他决然的拱手道:“阿耶,贤婿,要么我辞了这秘书郎之职如何?”

“不妥。”李绚和刘仁轨同时摆手,不认可刘元朗的这种做法。

“此中之事,或许暗藏凶险狡诈,但此中任命,必定为陛下和天后所致,若是无适当理由,便轻易推辞,难免会被陛下和天后同时所恶。”刘仁轨略微简单介绍两句,刘元朗这个时候终于明白了过来。

他如果没这份适当的理由推辞这个任命,那么便只能够接受。

刘元朗的脸色一阵苦涩,他的前半生,是因为父亲,如今后半生,又开始因为女婿。

……

“你就站在一旁,听听我贤婿所谈之事吧。”刘仁轨看着刘元朗,轻声感慨。

早年间,他虽教过他不少为官之道,但他总是很难放进心里,希望今日,他能够有所长进。

刘仁轨看向李绚:“贤婿此番调任鸿胪寺,所为何事,想必欧阳通师都已经同贤婿言说过了?”

李绚点头,说道:“是和新罗、倭国商谈盟约之事。”

刘仁轨紧跟着问道:“那贤婿是如何想的?”

“和新罗谈判之事,依小婿之见,不妨狮子大开口。”李绚抬头,看向刘仁轨,脸上闪过一丝冷笑:“反正新罗亦未曾打算与我朝何谈,不妨将底线压至买肖城、七重城一线,同时和倭国谈判,引其北上。”

“还是要打。”刘仁轨一眼就看清楚李绚心中真正的打算,随即问道:“贤婿可曾想过,吐蕃一战之后,不管是胜是败,我朝都很难再有再战之力。”

战争谈的从来就不只是兵卒,后勤,军粮,国力,所有的一切都很重要。

“孙婿自然明白。”李绚脸色平静下来,然后看向刘仁轨说道:“但岳翁认为,我军此战吐蕃,有几成把握获胜。”

李绚一句话,直接将他真正的想法展现在刘仁轨眼前。

吐蕃一战一旦难以获胜,那么为了转移上下注意,新罗就是一个最好的开刀对象。

刘仁轨眼神已经完全肃然起来,抬头看了一脸骇然的刘元朗,随即说道:“今日只有我等三人,贤婿不妨说说,此战为何难以获胜,若是贤婿统帅,又当如何?”

“岳翁还记得霍骠骑吗?”李绚抬头,眼神中带着一丝冷冽。

“霍去病?”刘仁轨略微有些愕然,不明白李绚为何提起了霍去病。

李绚淡淡笑笑:“吐蕃森寒,孙婿所知,闻喜县公已经特意锻炼士卒在东北和河北,漠北锻炼士卒,以期适应西北环境,但岳翁,无论大唐士卒如何适应,也难以等同吐蕃战卒,天时不利,地利不变,人和难安,所能持者,无非众将齐心,气势高昂,但这未必一定就是好事。”

“我军兵锋甲厚,战马剽悍,若能巧妙布局,正面决战,还是有一二胜机的。”刘仁轨摆摆手,若说大唐和吐蕃之战全无优势,也不尽然。

即便当年大非川之败,唐军损失惨重,但吐蕃兵卒损失,还要在大唐之上。

“如此,便还是归到粮草之上。”李绚正色看着刘仁轨,说道:“若是此战,粮草能及时运至前线,则此战还有获胜之机,可若是粮草有误,便有大非川之危,那么想要获胜,前线将领,就必须要有效仿霍去病之心。”

霍去病,大汉冠军侯,骠骑将军。

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直取祁连山,漠北之战中消灭匈奴左贤王部主力七万余人,追杀至狼居胥山与姑衍山,临翰海而还,终使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霍去病用兵灵活,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大迂回、大穿插、歼灭战。

但真正读懂史书的人都知道,霍去病征伐漠北就靠四个字,就食于敌。

大唐亦有人效仿霍去病,平灭东突厥,这个人就是李靖。

李積虽然也是战神,但他不如李靖多矣,甚至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一书中,清晰记载,李積的兵法,得到了李靖的传授。

大唐平灭高句丽,多少亦用了此法。

刘仁轨亦是战场宿将,对此清楚了然,他抬头平静的看着李绚,问道:“效仿霍去病之心,此举非是常人所能为,贤婿亦曾战场杀伐,此举,贤婿可能做到?”

李绚看着刘仁轨,最终轻叹一声,摇摇头。

刘仁轨眼底深处闪过一丝轻松,然后看向李绚:“贤婿觉得大唐诸将当中,何人有此能为,是闻喜县公,还是平阳郡公?”

闻喜县公裴行俭,平阳郡公薛仁贵。

李绚声音突然低沉了下来,然后轻声说道:“孙婿如今所见所遇之人中,有此能为者,仅一人尔,此人便为嗣英国公,李敬业。”

今天牙疼,错字不少,后改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亦如浅 诸天从吸功大法开始 养育人类,猫猫有责! 福妻祸夫 末世:普攻成神,从暴打绿茶女开始 灵气复苏开局始皇秘法疯狂晋级 宁小姐,周先生服软了 御兽!我的龙蛋总想翻身做主 西游:贫僧不修佛法,但也略懂一些拳脚 穿到原始大陆搞基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