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北宋穿越指南 > 0585【稀奇古怪的科举考题】

0585【稀奇古怪的科举考题】(2/3)

目录

敲锣军差大喊道:“南方举子听好了,莫要封死号子,否则会中炭毒!”

胡铨自己带了炉子和水,点燃炭火开始熬粥,顺便烘烤已经冰冷的白面馒头。

终于熬到天亮,考试官和监试官都到场了。

一份份誊抄好的考试题目,被贴在巨大的木板上,由二三十个军差举着,从考场的各处缓慢走过,一边走还一边念诵那些题目。

为了保密,无法提前印刷试题。

甚至连今天的考试题目,都是昨天讨论确定的。

而下一场考试的题目,到现在都还没有确定,只是由主考官们商量出大致范围。

大明新朝的科举规矩极严,不像旧宋的礼部试,主考官居然能中途请假离开贡院——很容易泄题!

考试内容也大大增加,不仅添加了数学、物理、实务,就连传统经义题也有所变动。

比如今天的内容,旧宋只考《论语》和《孟子》,大明却还要考《大学》和《中庸》。

当然,八股文依旧没有兴起,只有类似八股的几个套路。

李公鉴听军差念着考题,不时探出脑袋去看木板。

木板上的考试题目,是用了标点符号的。

今年考生在礼部领票号时,礼部官吏再三强调,答题时必须使用标点符号。如果符号多了记不住,至少要使用逗号和句号。

这个对考生而言很简单,因为他们从小就学“句读(逗)”,那是老师传授知识的核心部分。

一口气行完,称为一句。

行气过程中的停顿间隔,称之为读(逗)。

士子们平时读书,会自己标记句读,朱铭只不过把句号和逗号变得更规范统一。

李公鉴先把题目全部誊抄,上午答完《孟子》和《论语》。

至于《大学》和《中庸》,李公鉴显得有点慌乱。

这两个玩意儿,在旧宋不是必考内容,虽然早就名气很大,但也有许多考生没学过,或者只是简单学习过。

李公鉴来到东京之后,专门购买了太子注疏的《大学正义》、《中庸正义》。他一直关在客栈里面背诵,文章不长能够背下来,但此时此刻却有些已经忘了。

幸好朝廷也知道这种情况,《大学》和《中庸》仅各考一题。

并且,不必按照太子的注疏作答,避免没认真学过的考生被拉分太多。

总的来说,这届科举只是一个过渡。

李公鉴搜肠刮肚,好歹把两篇文章写完,反复修改之后感觉没问题,这才小心翼翼誊抄上去。

傍晚,天色越来越暗,还有考生在奋笔疾书。

不给蜡烛,直接收卷。

因为现在的蜡烛价钱很贵,不像明清两朝那样便宜。

北宋初年,寇准在家只点蜡烛,不喜欢点油灯,竟被欧阳修批评生活作风有问题。

妥妥的奢侈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到了北宋末年的时候,根据质量的好坏,一根蜡烛大概价值100文到500文。

两根品质上佳的蜡烛烧完,等于一贯钱就没了,就连官员也不敢天天用啊。

晚上就在考场睡觉,吃喝拉撒都在这里。

翌日继续。

今天考五经,考试内容不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让我勾引太子,我入宫你哭什么? 穿越太子的甄嬛妃 庶女不入爱河,宫斗主打缺德 钓系向总轻点宠 龙王出狱 像女生被错认为已经当妈怎么办 医生:我用手术模拟间超神 重生小娇妻拿钱跑路,不装了! 三国:被刘备赶走,我截胡孙尚香 鸣人只想做死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