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御猫 > 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堂大变动

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堂大变动(1/5)

目录

国朝的官俸早就成了大问题,甚至于曾有新科进士当众吐槽说过一句话:自古官俸之薄,未有若此者。

开国时太祖所定之俸禄,品阶最高的正一品岁俸一千零四十四石,本色三百三十一石,折色七百一十二石,折银二百六十六两,折绢五十三匹,折布三百五十六匹,折钞七千一百二十八贯……

而最低的从九品岁俸却只有六十石,本色四十二石,折色十八石,折银二十五两,折绢五匹,折布九匹,折钞一百八十贯。

按照本朝官俸的计算方式,基本上都是以粮米计算,支付则是米物兼给。米为本色,物为折色。由于折色物品及宝钞日贱,官俸比例不变,官员实际所得是越来越少。

不说别的,绢布这种东西,随着江南、蜀中等地的纺织业发展,绢布的价值百年来贬值一半有余。

户部前些年总是入不敷出,常常拿绢布代替俸禄发给百官,直接导致很多官员在领到俸禄后,还得低价卖给城中布商。

这么一来,俸禄是又一次的变相缩水了。

官爵高者或是家有产业者还好说,像是清水衙门的中下层官员,节衣缩食都不一定能养活家人。

老圣人为何被文武百官奉为圣主,就是因为他老人家曾多次下旨,令户部大开便利之门,给“家中困顿”的官员借银子……

而且动不动就大手一挥赏赐百官,如此“壕无人性”的君王,谁能不爱?

而截然相反的当今,刻薄寡恩的名声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昭武年间统管户部时,多次上书要禁止官员从户部借银,并有意追缴亏空。

这事吵吵闹闹几十年,一直到元祐七年开始,户部的存银多了起来,官俸的发放由粮米改成了现银,这才让文武百官不再那么拮据。

当然了,盛世的来临就意味着银钱相对来说要贬值许多,官俸百年不涨,就那点俸禄,真不够官老爷们维持他们优渥的生活。

特别是京城的那些清水衙门,譬如翰林院的那些人,穷翰林不是白白被叫的。

涨薪的要求很早就有人私下里讨论过,但却无人敢将其摆在明面上。

读书人嘛,要的就是一个面子。

动不动拿银子挂在嘴边,传出去还怎么在仕林中混。

但贾琮就不一样了,他今日将这事一提,咱先不说会不会有人“鄙夷”他浑身充满了铜臭味儿,就单说为中下层官员谋福利,正常人都得感念这个大恩吧。

……

皇帝老爷应了贾琮之所请,传了财神爷林尚书入宫,君臣二人在勤政殿研究了许久,最终草拟了最新的官俸制度。

内阁很快就收到了皇帝的口谕,在菜市口杀的人头滚滚时,官俸翻了一倍的圣旨就传到了京城各处。

而且不止如此,在涨薪的同时,皇帝还下旨工部在京城挑选合适的位置,为中下层官员修建“公租房”,据说是一水的两进小院,专门以极低的价格,租赁给无力在京购买宅子的官员。

哎呦喂,这个消息对于那些穷翰林、穷御史们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恩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抄家流放不用慌,搬空库房囤货忙 我在都市卖妖肉 农女多娇媚 曲轻歌谢尘暄嫡女重生嫁渣男死对头夺他江山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嫡女重生嫁渣男死对头夺他江山曲轻歌谢尘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嫡女重生嫁渣男死对头夺他江山曲轻歌谢尘暄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大夏摄政王 嫡女重生嫁渣男死对头夺他江山曲轻歌谢尘暄 嫡女重生嫁渣男死对头夺他江山 废太子在年代文吃瓜看戏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