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手笔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手笔(1/3)

目录

李谕在武昌又待了几天,尽可能让汉阳铁厂和钢药厂的实验室几位实验员更好地去熟悉一下器材。

看得出来,自从徐建寅因为事故身亡后,他们对于化学实验有了一种心理上的畏惧。

虽然可以理解,不过对于科学试验来说,一旦形成这种心态,就很难继续往下开展。

所以李谕还是尽可能在操作规程上帮他们理清思路。这些在后世的化学实验操作考试里都是蛮关键的,但目前钢药厂化学实验室这些人真心是做得不够对。

李谕贴心地还给他们写下了很多操作注意事项,无非就是一些初高中化学实验的内容。

再多的李谕也教不了他们了。但他心里也明白,最关键的是他们对于化学的理论知识实在太欠缺了。

还是要多学习啊!虽然试验与理论有一定的区别,但总不能完全没有理论基础。

这天,李谕来同张之洞告别。张之洞现在也是真的忙,眨眼间就过去了好几天才发觉,说道:“疏才这么快就要走?”李谕说:“制台大人,本人如今终究还是在京师大学堂中,即便给了我很大的自由,但该遵守的纪律还是要遵守一下。”张之洞叹息道:“只可惜你无法分身,要是多几个像你这样的人就好了。”

“如果可以牢牢守住教育关口,用不了多久,人才就会越来越多。”李谕说。

“我也希望如此,”张之洞说,

“现在学堂已经不算少,对于成果我也心怀忐忑。不过能做事,我就倍感安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李谕想起来自己写的教科书,给他推荐道:“大人,本人正在与上海的商务印书社编排一套西学教材,会从基础开始,届时可以在各处学堂中广为推广。”

“西学教材?你参与编写?”张之洞问。李谕点点头,

“其实主要就是我写的,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科。纰漏难免会有,但正确性上我可以向制台大人打包票。”

“我相信你,”张之洞又说,

“应该说除了你,也没有其他人有这个能力。”有了张之洞的推荐,这套书肯定更好卖了。

看来李谕以后要对这套入门教材多下点功夫。

“在下先行回京,今后有机会一定再多拜访大人。”李谕说道。张之洞捋着大胡子:“用不了多久,芦汉铁路便会通车,到那时候,想来我这就方便多了。”李谕现在当然还不能全程去坐火车,最快的方式依然是走水路。

到码头时,华世芳也来给李谕送行:“千万不要忘了寄新版的《分形与混沌》给我,我可要好好读一下。”李谕笑道:“肯定会寄给先生,除了你,我想国内现在能看懂它的人真不多。”李谕这笑容明显是苦笑了。

华世芳说:“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李谕抱拳道:“未来可期!”轮船驶离码头,向着上海开去。

到达上海后,停泊在了招商码头。李谕下船后准备先去商务印书馆找张元济,把路上写的生物学入门讲义拿给他看。

虽然李谕是真的懂这些相关知识,但对于出版一窍不通,如何发行、如何分册必须靠他们。

李谕打了个人力车,前往商务印书馆。途经南京路时,感觉建设还远不如后世,甚至一眼望去就能看到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火红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初学者 这个武圣血条太厚 吃大瓜!后宫妃嫔读我心后不宫斗了陆璃夏书鸢 穿书八零:军嫂科研创业一起抓 云池风月事 算卦太准,一不小心功德爆表啦! 医道官途从省保健局崛起苏榆北高梓淇 北辰剑宗掌门秘录 都重生了谁还当人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