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狼烟晚明 > 第十二章 乱战

第十二章 乱战(3/4)

目录

宋明议闻言一愣,仿佛明白了些什么,开始念起信来……

读毕,茫然道:“孙帅,这封家书貌似平淡无奇,但此刻做此书,下官揣测,必有玄机。可否请大帅为下官解惑?”

孙杰苦笑了一下:“知府大人,实不相瞒,此书事关军情。文武殊途,还望大人恕罪则个。”

再无疑惑的宋明议离了座,向孙杰深深的施了一礼,起身正色道:“孙帅说的是。”

孙杰赶紧离座,一躬到地的还了礼:“知府大人,末将愧不敢当!死罪、死罪!”

宋明议一把扶住,看着孙杰的眼睛,缓缓道:“孙帅不必过谦。下官虽是个书生,绝非不知好歹之人。今日有几句肺腑之言,不吐不快。常言道:蝼蚁尚且贪生。贼兵压境,宋某圣贤书虽读了不少,然自古艰难惟一死,宋某并非没有做过他想。不过下官知道,然若从贼,全家老小难逃天怒,必遭灭门之殃。故此,下官心意已定:城破之日,便是报国之时。宋某仗剑衙阶拼得一死,可谓大节无亏,也能为犬子换个荫职,不必再受那十年寒窗之苦。若非孙帅孤军慷慨赴援,宋某今日早成刀下之鬼。大恩不言报,若蒙孙帅不弃,宋某愿与孙帅义结金兰。言出五内,天日可鉴!”

这番发自肺腑的言语把孙杰深深地打动了。从宋朝起,赵匡胤为了避免重蹈唐朝军人做大,藩镇割据的覆辙,有意识地重文抑武、以文御武。本朝太祖做得更绝,把所有功臣几乎一网打尽,尤其是武将集团,以至于成祖爷“清君侧”,建文天子根本找不到能带兵抗衡的将领!时光荏苒,到了此时,军人根本谈不上什么地位,一个七品知县,只要他高兴,随时可以找个借口把正三品的参将当街按翻打一通板子!宋知府提出结拜,还指天盟誓,可知确实言出挚诚。

孙杰不由动容道:“大人!孙某是个武夫,不会说什么客套话。承蒙大人青眼相看,誓愿与宋兄同生共死。军情机密,本不足与外人道。这些天宋兄亲冒矢石,与末将等并肩戮敌,自不敢隐瞒。宋兄请看,此信有几个字做了标记,玄机实在于此。”

“军情联络当用隐语。依《武经总要》旧例,军情不外:请弓,请箭,请甲,请枪旗……共四十项,末将少时便铭记于心。五言律诗亦为四十字,恰可一一对应。律诗颇多,纵被敌获,或哪怕传书者投敌,敌焉知哪一首为我军字验?末将出行时,与经略大人临时以《杜少府之任蜀州》相约。休看末将识字有限,这五言律诗确能背上几首。小弟出生武职世家,少时为此曾着实挨了家父许多棍棒。商师爷虽可靠,然军情大事,不敢有误,故劳烦宋兄代为勘验。兄长见笑了!”

宋明议大笑着重重的拍了孙杰一掌,由衷的赞叹:“贤弟大才!愚兄受教了!”

再次把信匆匆一览,一手指着做了记号的字,另一手掐着手指数了下,口中喃喃有词地把《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默诵了一遍,笑道:“既蒙贤弟指点,愚兄便猜上一猜:请箭,请守具,请兵,请粮秣,敌小挫……然否?”

二人抚掌大笑,吩咐亲随设香案结拜不提。

随后,宋明议亲自又将书信手抄了二份,由孙杰的三个亲兵分头趁夜缒墙而出,潜送省城。

关盛云这边收拢了溃兵,检点人马。

新败两阵,辅兵损失太大了:抓来的民伕几乎团灭,最有经验的那些辅兵骨干也差不多都死在地道里,必须想办法补充。不过除此之外,战兵折损也就四百左右,并没有伤筋动骨。虽然小挫两阵,总体战略态势依然,战场主动权仍牢牢控制在自己一方,不禁心中略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肝到厨神才算开始 你别太犯规 随军一夜怀三宝,我在八零躺赢 离职后相亲,前上司红眼纠缠 我是罪人?小爷反手搅动华海风云 全网千万舔狗,我当共享男友 我的亲妈是慈禧 农家女逆袭首富,满城权贵求娶 重生成外交官,带个系统不过分吧 谁把我的尸体藏起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