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狼烟晚明 > 第一百一十章 夹攻

第一百一十章 夹攻(3/3)

目录

龚德润才没功夫更没心情收容跪地请降的家伙,转眼间全部横尸当场,振勇营一路呐喊着分别从城上、墙根向城西包抄过去。尤福田那边,房梁还在一下一下地跟府门较劲儿,西门楼已经高高地升起一面“龚”字旗,迎风飘扬。

高藤豆的三个飞兽营和关盛云的破霄营进了城后一路向南,直扑唐王府——唐王府在知府衙门正北偏西一点,因为有王府护军,料想会比知府衙门难打得多,所以关盛云决心把四个主力营全砸上攻击。

张丁的霹雳营在大批辅兵的支持下在北门外匆匆构筑了一个小据点,防守的正面很窄,只需要堵在城门前挡住再返回来最多手里拿根棍子的百姓们即可。谷白松本来要抢门的马队被振勇营抢了先,索性留在城外策应张丁。不过那批早先豪气干云的百姓们并没有形成任何威胁,精疲力竭的回到附近见府城已落入贼手,都哭天抢地地四散跑回家了。

本篇知识点:火折子。

古代取火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燧石打出火星,引燃焦布(把一块棉布与火源保持一定距离,慢慢烤到焦糊即可,沾上火星就会开始燃烧)等易燃物。不过这种方式速度太慢,不适合激烈的战斗中应用。另一种更迅捷——直接用火折子纵火。

把艾草藤曼摘下来用木槌捶打,彻底打散后放水中浸泡,让其他物质溶解,只保留纤维。晒干后混入棉花或芦苇缨,继续捶打至一体,最后摊在硬纸上,洒进去硝石、硫磺、松香、樟脑等易燃物粉末,卷成紧实的棒状引火条。

另取适当长短粗细的毛竹制成竹筒,筒盖和筒身连接处各开一个小孔。把棒状引火条塞进筒身,点燃再吹熄,保持火头的阴燃状态。拧动筒盖,让两个小孔对齐,给阴燃的火头提供最低程度的氧气,一个火折子便做好了。

使用时拔开筒盖,用力挥动或吹几下,阴燃的火头遇到足够的氧气会立即蹿出火苗。点火完毕后直接盖上筒盖,明火再次变为阴燃状态,可以继续使用。制作精良的火折子,甚至可以保持十天以上不灭。

明末,番薯传入中国后,因为性质更好,薯藤逐渐取代了艾藤。

在火柴被发明以前,火折子是硬通货,可以当货币使用的。

目录
新书推荐: 随军一夜怀三宝,我在八零躺赢 离职后相亲,前上司红眼纠缠 我是罪人?小爷反手搅动华海风云 全网千万舔狗,我当共享男友 我的亲妈是慈禧 农家女逆袭首富,满城权贵求娶 重生成外交官,带个系统不过分吧 谁把我的尸体藏起来了! 权游:雄鹿的新生 怀孕命剩三月,傅爷说要回家过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