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靖明 > 第49章、记录在案(求追读)

第49章、记录在案(求追读)(2/3)

目录

    “任命你们就职何处,就是信任。反对朕的决断没关系,反对只是就某些事表达态度而已。既然诸事要由朕来圣断,尔等反对无果自然没有责任。但以请辞来表达反对,朕很不喜欢,那是辜负朕的信任。”

    “因为反对而请辞的,朕不会劝留,只会令人记录在案。可一可二不可再三,三次因表达反对就请辞的,直接照准。”

    朱厚熜之前还有点愤怒的,现在却笑了起来:“现在朕再明确说一次:嘉靖元年之前,不大动干戈罢用重臣。因何事论何人罪,一件件讨论具体事务时再商议。若真有人罪不容恕,朕不是不办,只是绝不能现在一口气全办了。”

    他严肃了一点:“吏部大天官位高权重,杨阁老指责的诸罪,朕会着人先访查。朕自己掌握的,才叫实据。在那之前,不因弹劾先去吏部大天官这等重职。还有谁要再次以请辞反对朕这一决断的的?朕再问两遍!”

    已经一遍了,三遍以请辞表达反对,直接滚蛋。

    黄锦只觉得手中的笔有千钧重,他远远看着杨廷和他们:意不意外?惊不惊吓?

    谁都清楚地知道了朱厚熜现在的态度,杨廷和心里憋屈得很。

    他是真的想快刀斩乱麻地把朝中异己都驱逐出去,总是又异议、扯后腿,诸多事务何时才能办好?

    这个新君老练得根本不像十五岁的少年,从没经过帝王心术培养的他是怎么把这异论相搅之术玩得这么娴熟的?

    第一次视朝、第一件大事,竟然是借着留中数日的那一大批奏疏和查账这几天百官因为猜疑呈上的奏疏说事。

    从中做了个什么统计,得出了个满朝没一个好人这种明显“不是事实”的结论,进而支持这是朝中彼此攻讦的判断。

    既然只是攻讦,那么暂时不因此处理任何人就有了理由。

    什么大清洗、逼宫,他扣帽子简直比经年言官还要熟练。

    最后甚至于请辞都因此立下了新规矩。

    而奸佞之臣不是不办,只是不一起办的话第一遍怎么不说清楚?

    这第一次因反对而请辞就这么记录在案了,这不是骗吗?

    就这样骗我这个老臣?

    他杨廷和想要的“信任”、“重视”在这场朝会上一点都没获得,收获的反而是打压的势头。

    杨廷和是真的想要趁这新朝首辅的机会有所新作为,前几天皇帝对于登基诏书中诸多新政原则上的认同也给了他希望。

    结果这御门听政第一件事,他就对革除奸佞小人的处置方式有了不同意见。

    可箭已发出,陛下指名道姓问他杨廷和的意见,他怎么能不站出来表态?

    片刻之间,杨廷和有过真正退休的念头,但终究还是不甘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败类 大明星的日常曲爹 斗罗:穿成雪清河姐姐,我欲成神 全民转职:诅咒师!我即是乌鸦嘴 直播抓鬼,真千金竟是玄学大佬 走镖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斗破:来自大千世界的炎帝 执伞长生 下山无敌,绝色师娘太宠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