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靖明 > 第230章、他还是少年

第230章、他还是少年(2/2)

目录

毕竟孟春是蒋冕离京之前就确定要被拿掉的人。

于是郭勋和夏言在金川门外送着许多人上了船。江水滔滔,官船顺流而下,其上“幸存”的南京诸官各自心情沉重,没什么兴致交谈。

两天三夜,南京六部及诸衙一共少了二十八个五品以上。六七品以下的,反倒只拿了十三人。

这次,是专抓大的。

南京锦衣卫里自然也有一个诏狱,现在又客似云来。

顺江而下,官船过了镇江,到江都县已是午时。

扬州府治在江都县,现在的江都县不仅附墎府城,还要在暂设的南直隶总督眼皮底下办事,突出一个战战兢兢。

码头之上早已准备好迎接来自南京城的留守六部及诸衙高管,看着那一大批身着红色官服的人依次下船,江都知县只能陪着扬州知府一起与他们寒暄。

大家都不愿多谈,毕竟旁边还有郭勋早为蒋冕调派好的总督标兵。

你说他只是个暂设总督,而且也不是其余省那种头衔齐全的总督,可他蒋冕有自己的标兵营。

蒋冕暂时把衙门设在了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大明年间的大明寺,南京诸官有不少是来此游玩过的。

在大明寺大殿的西侧,是欧阳修担任扬州太守时修建起的平山堂。

站在这平山堂前,凭栏就可远眺江南的诸多山峰,远处景色几与实现平行,因此得名平山堂。

江南诸峰,此刻算不算在设衙于此的蒋冕脚下?

平山堂前早已设好了香案,地面洒扫得干净。标兵营里蒋冕的亲兵守卫在平山堂内外的各处,蒋冕站在香案面前,身旁之人手里还捧着一份圣旨。

有几人不免意外至极地看着那准备宣旨之人,心头剧震。

等南京诸官过来与蒋冕见礼,蒋冕则让开了一步向那手捧圣旨之人行礼,而后说道:“请司礼监掌印太监张锦公公宣旨。”

和蒋冕一同南下的,竟然是司礼监掌印。

张锦与张佐等商议天下各地镇守太监更换名单的结果,是他让出了司礼监掌印的位置给张佐,他自己到南京去代替戴义。

非常之时,整个内臣体系都已经不再像过去一般。有了御书房,司礼监的作用是在逐渐调整之中的,张锦也要像魏彬、谷大用一样,到地方替皇帝做事立功。

现在对南京诸官来说,司礼监掌印亲自来宣旨,而后旨意中明确地说他将接任南京内守备,皇帝决意更加明显。

“……朕让蒋冕总督南直隶,除漕运、盐法、水利诸事外,南京留守各部一应旧例。淮西江南龙兴之地,朕于北京镇守国门,尔等于南京须公忠体国。朕殿前说过,嘉靖五年之前,天下先观新法于广东试行之成效,若有阴阻之便视同谋逆。”

“如今,不仅是阴阻之,更明叛朕!五军营张伟等,四川高克威等,哪里来的胆子假旨兴风作浪?应天府尹孟春等人之外,还有谁给了他们胆气?今日再重申:朕手刃广东不臣举子之日所说,此心未改!”

“朕以高官显位任用尔等,是要解朕之忧,富国安民。杨阁老奏请之官吏待遇法等,朕许了,怎么?现在便觉得、仍觉得新法待官绅苛刻,竟至于串联谋逆?都是饱读青史之人,开国百余年,得过且过下去,真要让朕将来见到大明亡国有日?”

“去岁广东初有成效,今年要试行赋役新法,正月十五便来尸谏朕。好忠心!好气节!好名声!朕要尔等记住一点,朕本藩王,得天命继此大位,朕没什么负担!朕只愿对得起列祖列宗,对得起大明百姓!”

“朕也告诫尔等,同样需要对得起朕的重用,对得起尔等饱读的圣贤书,对得起你们治下百姓!唐太宗所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等都要记住。大明这条船翻了,朕和朕的子孙不能幸免,尔等和尔等子孙亦不能幸免!”

“钦此!”

这绝不是辞藻华丽、行文委婉的翰林院待诏拟的圣旨。

许多人并没有亲耳听过皇帝讲话,现在从张锦的口中,他们似乎看到一个锐意十足的少年天子就站在面前,冷冰冰地,压抑愤怒又理智地跟他们讲一些道理。

皇帝和臣子,都是坐在大明这条大船上的人。

只要不是傻子,都懂得不断压榨百姓的后果,船迟早是会翻的。

问题在于:不会是眼下。

皇帝不愿他死后洪水滔天,皇帝说他本来只是个藩王、心里没什么负担。

皇帝好像是个暴躁少年……

众臣跪听圣旨、齐声承诺之后再站起来,看着神情严肃的蒋冕与张锦之后,又想起皇帝能让杨廷和与费宏一起演出这场戏,如今借谋逆之名、布可怖之力突然降下雷霆之威的手腕。

皇帝也是个心机深沉的少年……

他还是少年。

当南京“幸存”官员亲耳听到这道圣旨时,去广东向张孚敬、桂萼宣旨的人已经到了武昌府。

给孙交及镇远侯的旨意自然也到了。

总镇湖广太监谷大用,靖安侯兼阁臣国丈、如今在家乡任总督的孙交,还有镇远侯、湖广总兵顾仕隆明确地站到了一起,却不是像之前有些人猜测的一样因为五军营之变在筹谋“勤王清君侧”。

而顾仕隆把他的次子绑了起来交给前来宣旨的太监,让他们带回去向皇帝复旨。

对这个消息,受到刺激最大的是楚王朱荣。

他受到的刺激之大,在这一晚让孙交和顾仕隆都惊了。

“此言当真?”

孙交拍案站了起来,问前来报信的人。

来人是楚王府长史,他努力做出悲伤的表情,但眼神很惶恐:“确实无假,楚王薨了!”

朱荣,第六代楚王,正德七年嗣封楚王,而今刚十二年,享年五十。

他之前就病过,是真病。

可是万万没想到,在朝廷旨意传到湖广,在顾仕隆把次子绑送京城谢罪之后,楚王当晚就薨了。

孙交与顾仕隆面面相觑,彼此眼中都有凝重之意。

天下会怎么想?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新书推荐: 穿书:送财童子去修仙 败类 大明星的日常曲爹 斗罗:穿成雪清河姐姐,我欲成神 全民转职:诅咒师!我即是乌鸦嘴 直播抓鬼,真千金竟是玄学大佬 走镖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斗破:来自大千世界的炎帝 执伞长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