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靖明 > 第264章、烂透了的运河

第264章、烂透了的运河(2/5)

目录

齐远大认真说道:“运河堤何等重要?黄河改道,南下夺淮,多有泛滥而侵入运河之事。保运河是历来首要大事,故而运河西岸年年都有检修。陛下,这件事,都是由河道衙门负责的。”

李鐩闻言眼神一凝:首官被称为河道总督的河道衙门,驻地就是在济宁。

“正德十二年十二月,黄河有决口,时任应天府尹龚弘受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齐远大继续说道,“陛下御极后,龚弘进工部右侍郎,后以工部尚书衔致仕。现任章拯,原任南京兵部郎中。陛下,去年河、漕曾有些纷争,臣只能说……只能说总河、总漕之间,颇有旧怨。”

齐远大这一提醒,杨潭等人都开始思考。

片刻之后,李鐩开口道:“臣时任工部尚书,龚弘请致仕,乃是国策会议上定下了清查水患水利之三年国策后。”

杨潭也说道:“去年漕运浅阻,粮运有一时不通,总漕具疏尽推河道,朝廷是问了章拯之责的。”

“不止如此。”李鐩又向朱厚熜介绍道,“这总河一职,原先只是成化七年初设,也只是分段差遣,事毕既撤。正德四年,黄河自仪封北徙,越黄陵冈冲入贾鲁河,自此才因河道冲决为患有复设专官之议。然龚弘自正德十二年起至正德十六年专任此官,此后总漕、总河才成了定制。”

他没把话说得很透,但朱厚熜理解了他的意思。

临时差遣的官成了定制之后,牵涉到的就是庞大的利益。更何况,这是与大明这条命脉之河有关的河道总督?

但是,一条运河上,有漕运总督,有河道总督,这里面的职权纷争也是可以想象的。

河道总督的主要职责是管理运河的疏浚、整修,朱厚熜脑子里开始回忆着朝廷每年拨给工部用于维持运河通航条件的银子数量。

这是工程的利益。

另外,河道总督也有部分节制运河沿岸军卫和运河上诸多专设衙门的权力,这又能滋生很多利益。

朱厚熜看向了齐远大:“你奏报此事,是暗示河道衙门整修河堤时,就与人有勾连,让人钻了空子?”

齐远大讷讷道:“臣只是认为……河道衙门是该查一查的……”

朱厚熜皱了皱眉:“你要是有证据,就说出来。”

齐远大有点尴尬地看了看杨潭、李鐩这两个阁老,还有杨阁老的亲弟弟杨廷仪。

随后,他只能说道:“臣这漕军山东总,每年是要往河道衙门孝敬三千两银子的……”

杨潭只能张了张嘴。

别看河道衙门是驻地济宁、看上去只管运河的,那是因为黄河夺淮入海之后,黄河水患与运河水患几乎是同一个问题了。

事实上河道总督还管着黄河沿线。

如果漕军一总一年就孝敬这么多钱,整个漕军、整个黄河运河沿线其他的衙门呢?

就这,朝廷每年平均下来,还需要预算不下于三十万两银子给河道衙门,用于维持住运河的通航能力。

朱厚熜叹了一口气:“漕兵逃籍,不少去做了响马;运河沿线劫掠不断,恐怕还不知道与多少衙门有勾结,竟能在河堤上设有那等避捕窝点。这条运河真是烂透了,千疮百孔!”

李鐩头皮发麻,站了起来请罪:“臣有罪责。”

“然而河道水患又不能置之不理。”朱厚熜看了看他,“这总漕、总河之争,待朕这一次亲视运河、黄河之后,该有个章程出来了。”

顿了顿之后就告诉黄锦:“传令襄城伯,先把章拯以下都拿了。有齐远大之言为证,再去苏州嘉定问问龚弘,朕要知道这运河堤这些年是怎么修的,怎么让运河劫匪能在河堤上布下避捕窝点的。”

“……陛下,都拿了?”杨潭不由得惊了一下。

“已经快入冬,至少明年春夏前,水患还不至于因为河道衙门的一点动乱就出大岔子。”朱厚熜冷着脸,“朝廷每年建造漕船就要拨银近二十万两,十二万漕军一年粮饷是多少?山东一省漕河夫役四万九百余两还不够,另需雇役银竟达十一万余两。哪次动工修河,耗银不是百万之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败类 大明星的日常曲爹 斗罗:穿成雪清河姐姐,我欲成神 全民转职:诅咒师!我即是乌鸦嘴 直播抓鬼,真千金竟是玄学大佬 走镖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斗破:来自大千世界的炎帝 执伞长生 下山无敌,绝色师娘太宠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