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靖明 > 第448章、把坏事做尽

第448章、把坏事做尽(2/2)

目录

朱厚熜指了指他们:“国策会议设立也有二十载,总理国务大臣已历五届,朕之决心,卿等都知晓。君臣不误民心期盼,掌权秉政互证得失,这宪条规定中国政体,其中万不能颠扑的,便是国策会议群臣共议国策之制。贤臣得其职,此国之幸事,君之幸事。”

“朕设了国库,皇室用度也有定额。朕设了总理国务大臣,让诸国务领诸国事。朕虽圣裁要务,然卿等共议之事、公推之人,朕也鲜少一意孤行。朕放权,是因为共议过程有助于凝聚共识、共议结果大多稳妥,共推过程有助于汰除奸佞、共推人选大体合乎众望。但朕放了权,自然是希望这权柄运用得宜、合乎国家利益。”

他停顿一下之后缓缓说道:“争权夺利,自然难免,也不是不行。人人都有私心,不必回避。但凡事都有利弊,有得失。争,有活力,有助于汰选出更好的结果。只争,那就又回到老路。故而,朕要创设天下大同党。争权,在党内争,遵党纪;争的过程,渎了国职,有害国事,那便是大是大非拎不清。”

国务殿内静悄悄的,一些今年才有资格来参加大国策会议的,感受到了皇帝的直白。

但就算对于一些老臣来说,皇帝今天的直白也很厉害。

而听了这么多,他们终于明白皇帝的总体框架了。

“大同党的宗旨,要高于宪条!大同党内,讲志向,讲德行,讲纪律,讲能力。在党内,把这些东西讲好了,就都是天下为公的大道上同行之人。是去官府任职,还是去企业兴业,又或是在兴文教、兴文化,都是在为国建功。”

朱厚熜说着自己很熟悉、但他们却可能会陌生的东西,最后说道:“过去,天子倚士绅之智之力,擢选百官治理天下。今后,天子领天下有志于大同之同道为同党,党员遍布官府及各行各业,一同把这条路走下去。”

至此,他要立什么宪,创什么党,明什么宗旨,清楚明了。

皇帝要有百万、千万同党,政府体系下的官员只是他视野中的一部分。

宪条会约束君臣万民,那是不能突破的下限。

党纲则要凝聚共同志向,那是希望达到的上限。

可毫无疑问,若不能成为被皇帝认可的“同党”,那就不要想着在官府里能任什么职位、能爬多高。

与此同时,在随后的商议里,朱厚熜也传达了他的另一层用意:宪条律法不可违,但人孰无过?若有一些情有可原的错漏,还是有容忍、改过的余地,这会放在党内惩处。可若问题很大、违背了党纲宗旨,那就当真是谁也挽救不了。

既多了些余地,又划下明确的一些线。

最终,皇帝本人并不回避私心,自然还是要对他们讲好处。名声、地位的好处之外,还有一些物质上的好处,怎么满足?

俸禄、待遇、人脉变现,那都是不用讲的。

朱厚熜看了看唐顺之,而后开了口:“如今有一点不需要再争论:财富是可以创造的。更广阔的疆土、更多的人民,就意味着更多的财富。我泱泱中华沉淀文教、科技数千年,除了造福大明百姓、稳固政权,也该造福更多外藩子民。只要得其法,天地广阔,何愁不能尽享世界财富?”

“立宪条,明党纲宗旨,订立诸国将来体制和公约,就是此次大国策会议最重要的三件事。”朱厚熜不容置疑地说道,“大明既然体制一新,诸藩外国仍旧是朝令夕改、人亡政息,如何能保障中国稳定的利益?”

大明将要推出去的标准,不止是一些客观的、科技的标准,自然还要有人理的、制度上的标准。

可以说这是什么体制输出,但谁也不能否认它是一种保障自身利益的方式。

至于说会不会带来反噬……朱厚熜已经放下了这些忧虑。

这是在他记忆里也没有看到最终结果的争议,这超出了他的能力,这是真正需要交给后人来解决的难题。

而身处被他重新定义的这个二十四世纪,这一切暂时不是问题。

在绝大部分地方仍旧停留在真正的封建制甚至奴隶制、原始社会的这个时代,朱厚熜在御极二十载、关注科技和生产力提升已经有初步成果之后,着手明确更先进的、更有利于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制度。

难道把更先进的制度推广出去,不是一种进步?

只不过,目前要推广出去,要保障大明的利益,也必须做一些适当的改造,有一个相对平滑一点的过渡。

那就是仍旧需要在每一个地方,有那里的百姓熟悉的君主,是大明信得过的君主。

大国策会议暂时秘而不宣地继续召开,可是大明积攒多年的国力,许多不同身份的人群,终将被鼓噪起来。

不仅仅是朱厚熜自己的子女,宗室里的各藩也许也有机会——大明周边可以分封的外藩实在太多了。

而初尝商禁放松甜头的商人、士绅,又将如何躁动?

夏言和唐顺之两人私聊了许久,他们更加清楚这会给大明将卒带来多大的红利——虽然不是在大明,但每一个外藩国度里,哪能少得了一套勋爵体系?

要设计的地方很多,要提前做好准备的地方也有很多。

大明的百姓还不明白天下将会何等不一样。

他们最先知道的,只是最简单的一个东西。

嘉靖二十年的春节,今年第一期的《明报》刊行天下,皇帝照例在其中刊载了新年贺词。

人们只知道,自己生活的国度有了正式的名字:中华人民皇宪大明国。

而陛下诏告天下:自今年起,罢用年号,称公元二三八二年。

有些人顿时觉得自己算学不好了。

与此同时,在这个春节的期间,不知多少消息灵通的人开始谈论起一件事情。

要尽快找到有资格的推荐人,写好推荐信函,准备入党。

这可是陛下的同党!

立春虽然到了,但春寒仍料峭。

下个月就是会试,被去年的连续热闹整得浮躁的举子们,终于也要开始沉下心来备考。

皇宫之中,朱厚熜宴请诸藩,皇子也都在。

看着藩王们,他平静地说道:“太祖打下江山,朕如今也要准备一番更大的基业。今年开始,朕会考较诸藩世子。话说在前头,德才皆备、深明大义的,将来皆有分封诸国为主的机会。”

语出惊人,藩王们顿时呆滞。

这样的好事,还能落到他们这些分支头上?

朱厚熜定下了这个心,这才感觉到自己的儿子还是少了些,也都年轻了一些。

既然不够,那得生。

还是不够,宗室里也有,功劳极大的异姓王,又有什么不可以?

藩王们激动异常,而虽然只是初春,后宫里一时却也春意盎然、泛滥不已。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败类 大明星的日常曲爹 斗罗:穿成雪清河姐姐,我欲成神 全民转职:诅咒师!我即是乌鸦嘴 直播抓鬼,真千金竟是玄学大佬 走镖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斗破:来自大千世界的炎帝 执伞长生 下山无敌,绝色师娘太宠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