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靖明 > 第490章、扬帆出征

第490章、扬帆出征(2/3)

目录

阳春二月,北京城在准备会试殿试,大沽和宁波、台元那边,征倭大军的主要力量要正式启行了。

戚继光站在了玄龙舰的前甲板上,分布于前甲板、中后甲板和后甲板的三根巨大桅杆上,风帆还没被放下。

而中后部的两根粗大烟囱上,则已经冒出滚滚浓烟。

戚继光有点心潮激荡。这一艘玄龙舰上,将卒就有四百余人。加上船工,人数更是超过了五百。

这毫无疑问是大明造出来过的最大船只。

在他的旁边,哪怕是封舟巨舰也显得小了很多,更别提其他劈波舰、斩浪舰和其他蜈蚣快船了。

不知道有多少大明百姓过来看热闹。

舰队庞大。从大沽这里出发的北洋海师后备舰船,其实只有二十余艘。但海运局、海上长城公司的护航舰,还有运兵、载货的海商大船,加在一起浩浩荡荡。

“真真灭国之师!”

“大明万胜!”

呼啸声不绝。

从仁川赶回来,又将率着麾下先去济州岛汇合的薛翰意气风发:“扬帆,出征!”

玄龙舰只靠蒸汽机的话,慢得令人心碎。

以它的体量,自然还需风帆相助,才能在舰队中保持速度。

现在,风帆在海兵和船工们的一同操作下被慢慢放下,而沉闷响亮的汽笛轰鸣也声传四方。

水线上下,那一圈黝黑的包铁宛如绶带,但撞开海面轻而易举。

旗帜和鼓声传递中,诸多舰船开始逐一扬帆。

整个启航过程花了近半天,看着帆影重重向东而去,岸上百姓只觉得意犹未尽。

大明在打声势这么大的仗,但大明百姓并没感觉负担加重了什么。

也许是之前数年的积累,也许是那千万两计的十年国债。

买得起国债的都是权贵、富户,与他们仿佛也不大相干。

反倒在回去路上,开始议论起新的事。

“听说了吗?只要愿去朝鲜,秀才也能报名。交上三两银子到北京礼交部学一学朝鲜土话,过去那边少说一个知县,也配通驿!”

“那还学朝鲜土话干什么?”

“糊涂!听不懂,被哄了怎么办?肯学才是肯去!去朝鲜做官,考成在大明也是能用的,还能升官回来!”

他们看到的是红利。

大明扩编多年,但诸省乡试更是年年都有。

简字虽在民间也早就多有用一些,但如今以朝廷的力量作为标准去推行,识字的基础门槛还是渐渐降了下来。

随着朝鲜那边朱家子孙称王、新朝建立,那里已经被当做大明的新国土看待。

普通百姓想去种地那是很难的,朝鲜自己人就很多,可谓地狭人稠。

但这一去,不都是当的人上人?

朴素的想法就是这样,架不住一些大胆和心热的很兴奋。

而对马岛上,严世蕃和汪直再度告别。

“祝提督一帆风顺!”汪直笑着拱手。

严世蕃心情很好:“过年之前,在他们的京都喝酒!”

由于助征朝鲜和对马大捷挫败御守联军之功,这个东瀛伯没有再升爵位,但升了正式的官。

又或者说,已经在这里苦心经营多年的他,自然该是征倭主要将领才行。

现在,威名在东洋已初显的大明海师独眼大将军官升东洋海师提督。

严世蕃要绕过东瀛西南,去琉球与到达那里的东洋水师大军汇合。

“年前打到京都啊……”汪直笑了笑,“如果那个家伙够聪明,那就有希望。”

“本提督会教他聪明的!”

对马岛到琉球,也有成熟航线,但需要经过海岸。

事实上,大多航线如果不是特别成熟,最好都是离海岸不远先航行着。

台风季还没来临,而大明已经开始从两个方向开始集结。

宁波港那边,许栋的府上人来人往。

最早只是徽州海贸,如今他的主要业务方向已经只是东瀛。

“不论如何,如今全力助我!”许栋不由分说地对着几个人喊话,“船,码头工人,泊位,都让给我!将来大明之内对东瀛的生意,我们徽州海贸商行的份额就都是你们的!”

“许兄哪里话!粮储号在这里的粮食都由您转运,总军备部的军资也托在伱们不少,我们岂有不鼎力相助之理?”有个人捧了一句,而后又试探,“许兄当真准备将来就在东瀛安家了?”

“那是自然!”许栋毫不犹豫地说道,“将来东瀛,自然也有诸企业。兄弟不才,既占了先机,不单东瀛伯……”

说到这里,他看了看几人,神情凝重了许多:“事关国计,你们万不能胡说。我要对你们讲的话,是为了你们诚心相助,力保大军后勤通畅,先不存任何私心。我说要舍了在大明的生意,你们再听几句就会当真信了!”

几个人神情讪讪。

把船和人借给他,虽然也有费用,但是当然不如自己出海做生意挣得多。

许栋说什么徽州海贸商行以后不在大明之内做这些生意,他们当然不全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败类 大明星的日常曲爹 斗罗:穿成雪清河姐姐,我欲成神 全民转职:诅咒师!我即是乌鸦嘴 直播抓鬼,真千金竟是玄学大佬 走镖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斗破:来自大千世界的炎帝 执伞长生 下山无敌,绝色师娘太宠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