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 第527章 同宗同氏,千古之号

第527章 同宗同氏,千古之号(1/3)

目录

翌日,清晨。

斥候连续归城,足足三五拨人马,军情战报摆到了赵柽案前。

赵柽逐个看去,最后招来杜壆几个,询问军中准备情况。

因为一直处于战时状态,所以想要出征并不用过多筹算,一切粮草辎重、车马器械都是早就置办好了的,只须归拢起来,分派得法,然后动员一番,便能随时率军出行。

得到肯定答复之后,赵柽让几人回去整顿,准备午时一过,便大军开拔。

随后,赵柽又写了几张手令,派校兵先一步往北送去,给前方剩余的斥候得知。

他撒出去的探马斥候颇多,此刻在鸣沙城军队南来的压力之下,正层层有序后撤。

会州这边一但出兵,便与这些斥候接续在一起,然后斥候回头,先一步迎上西夏军马,比先锋还要更早些,便于探查消息。

这番出战,几乎集合了赵柽手中所有能用的兵马。

敷川、卓啰、盖朱等地都只剩几百人守城,其他全调来了会州。

永祝、天登、和凉州归吕将管配,赵柽不做理会,但估计着吕将一但兵出西凉府后,那么这三地的军兵也全都得调空。

正午一过,日头偏斜,兵将坐骑都吃饱之后,会州北城门缓缓打开,然后大队人马开始出城。

火红的旗子上书写了斗大的赵字,既然身份已经泄露,那便也不再做隐瞒,直接打出旗号。

旗分左右,帜呈两色,另外一面黑色大旗上则写了秦字,秦王的秦,大秦的秦。

其间无有宋旗,浩荡军中,只有赵秦,或者秦赵。

赵柽站在城头瞭看,旁边张宪道:“王爷,该下城了。”

赵柽微微点首,看着外面一望不到头的军马,笑道:“秦不就是赵,赵不就是秦吗?哪里来的什么宋呢!”

张宪愣了愣,脸上陡然露出恍然大悟神色:“王爷所言极是,秦即是赵,赵即是秦!”

秦赵同属“嬴姓赵氏”,大秦宗室是姓嬴氏赵,所以秦始皇的本名是“赵政”!

其实在两汉及先秦时代,是绝不会把秦始皇称为“嬴政”的,事实上也确实在古早年代没有发现任何关于“嬴政”的记载,因为汉左右的史家,生活年代距秦和战国都不远,对于古姓氏文化并不陌生。

上古时期,“姓”跟“氏”是两种概念,所谓“姓,别婚姻;氏,分贵贱”。

同姓则意味着同源。而氏则不同,氏的来历大概有这么几种,一种是以封地为氏,一种是以官职身份为氏,还有一种是以先祖为氏,这种大多是各诸侯的公族。

嬴姓是上古八大姓之一,始祖是尧舜时期的伯益,就是那个拒绝了大禹的禅让,最终让夏启终结了禅让制的伯益。

伯益的后裔传到了商朝末年,有恶来、季胜两兄弟,这两人都是商纣王的大臣,在与周武王的对抗中,恶来力竭战死,季胜兵败后投降,成了周武王的臣子,恶来的子孙就投靠了季胜。

季胜的四世孙造父是周穆王的御者,就是战车上的车夫,是天子皇族的绝对心腹,因破徐有功被封在“赵”这个地方,成为了贵族,于是这些嬴姓族人便以赵作为氏。

而恶来一支的子孙此刻作为宗族,同样也随称赵氏!

到了周孝王时期,恶来的五世孙非子,因给周孝王牧马有功,被封在“秦”地。

“秦”很小,才几十里地,秦地与赵城很远,于是恶来后裔非子这一支,也就跟赵氏主宗逐渐分开来了。

但是因为造父对其宗族有收留之恩,秦地这一支,仍旧使用赵氏,未曾改变他氏。

之后,到了周平王东迁的时候,“秦”这一支更是获得了故周旧地,位列诸侯,这就是后来战国七雄之一秦国的由来。

秦地小宗崛起,作为晋国六卿的主宗那边也不差,三家分晋,建立了七雄中的赵国。

嬴姓赵氏,自此在七国中独占其二,乃为赵、秦。

是战国时期最为显赫的姓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纪爷别虐了夫人去父留子改嫁了 纪爷别虐了夫人去父留子改嫁了 都重生了咋还学医呢 离婚后,沈总夜夜跪地轻哄求复婚 秦霜纪寒洲 恢复记忆后她决定去父留子 纪爷别虐了夫人去父留子改嫁了秦霜纪寒洲 玄学姑奶奶下山卖符,全网争抢 选择白月光后她去父留子惊艳全球 我负责嘎嘎乱杀,反派负责貌美如花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