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话事人 > 第二百三十四章 夜话扬州

第二百三十四章 夜话扬州(2/4)

目录

扬州城是江南地区的北方门户,是大运河的咽喉,是地理独一无二的交通要冲,还是财富聚集的商业大都会。

林坐馆如果真想在这里插旗,无异于锁住了江左咽喉和经济命脉,所图似乎不小。

高长江是说书人出身,熟知历史段子。

若放在隋唐演义设定下,感觉林坐馆起码也得是个十八路反王级别的角色。

不是反王,谁会琢磨着训练五百人奔袭数百里作战的能力?

说实话,如果真有五百名能奔袭数百里还不溃散的核心亲兵,再裹挟一批盲流,遇到乱世割据江南问题不大了。

在同一个夜晚,林大官人与新结识的本地朋友陆君弼、朱讷夏坐着画舫,徜徉在扬州的城河上。

虽然这时候城河还不叫小秦淮河,但初步的风景线已经形成了。

这条风景线最大的特点就是桥多,在水面上走一段就能看到一座不同样式的桥,倒也切合了“二十四桥”的名号。

从功能上说,不修这么多桥也不行,“小秦淮河”直接从中间贯穿全城,为了保证东西交通顺畅必须要修建大量桥梁。

但林大官人的兴趣没有在桥上风景,也没有在两边万家灯火,更不在身边歌姬上。

而是不停的与陆君弼说话,打听着种种掌故,比如问道:“伱们扬州城街头的话事人都是什么人?”

陆君弼迷惑的反问说:“话事人何解?”

林大官人简单明白的解释说:“遭了灾需要救济或者需要修桥铺路时,是谁来牵头组织?”

陆君弼恍然大悟,不假思索的答道:“扬州城里做这种事的,都是盐商!

城中盐商大大小小一百多家,如果街头有什么事情要做,都是由盐商出面组织。”

林泰来下意识叹道:“有点棘手啊。”

陆君弼没听明白,“什么棘手?”

林大官人打个哈哈,又道:“说到江左商业最发达的重镇,以苏州、南京、扬州最为著称,但这三者却又彼此不同。

南京城特色是官营为主导,苏州城主导者是半官半私的各种行业公所,扬州城主导者却是完全私营的各家盐商。”

两淮盐产量占据天下之半数,官方数据年产一亿四千万斤。其中淮北四千万斤,淮南一亿斤,这里面蕴含的是百万级的利润。

扬州城就是因为盐业而重新兴旺的,全城主要商业活动基本都是围绕这一百多家盐商进行。

每家盐商不只是指一个商人,而是一个集团。

每个集团都包括收购、运输、销售各环节业务,而且还有附属的典当、镖局、屋舍等产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火红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初学者 这个武圣血条太厚 吃大瓜!后宫妃嫔读我心后不宫斗了陆璃夏书鸢 穿书八零:军嫂科研创业一起抓 云池风月事 算卦太准,一不小心功德爆表啦! 医道官途从省保健局崛起苏榆北高梓淇 北辰剑宗掌门秘录 都重生了谁还当人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