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427章 老皇帝隐藏得最深的一面:终极伪装

第427章 老皇帝隐藏得最深的一面:终极伪装(1/4)

目录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428章 老皇帝隐藏得最深的一面:终极伪装

朱厚煐从杭州出来,直达上海。

说到上海。

就得先说崇明岛了,崇明岛是沙子冲击出来的几个岛屿,在一千年前才出现的。

之所以叫崇明岛,是从宋朝开始叫的,以前叫崇明沙,是由四到五个沙堆组成的小岛。

景泰十二年,松江府改为上海府,将崇明沙改为崇明岛,是苏州府挪到了上海府里。

并且在景泰十三年开始填岛,将三座沙岛,填成了一座大岛。

耗时十五年,崇明岛正式亮相,在景泰二十八年时,开始迁人过去居住,并成为直属上海的岛屿。

不止崇明岛在填海,上海也在往东填海。

景泰三十年时,朝廷第一次斥资一个亿,建设新上海,并将南直隶的经济中心东移,移去了上海。

尤其随着海运取代了河运,海贸成为大明支柱产业时,上海就意味着会成为大明最重要的赋税基地。

股市规范化后,上海又成为金融中心。

虽然这个中心,和真正的金融中心有着显著区别。

因为大明不是资本完全自由的地方,就意味着不可能出现金融中心,大明曾想将崇明岛打造成自由贸易中心。

而随着新京的崛起,转而将崇明的金融中心转移去了新京。

但随着新京升级为京师之后,金融又不可能绝对自由了,只能往其他地区转移。

即便金融中心转移了,上海也能凭借底蕴,还是大明金融中心,主要是上市敲钟的地方。

作为全世界唯一可以上市的城市,自然就云集了世界所有大型企业,很多藩国的总公司,都设在上海。

就凭这一点,上海就会屹立不倒。

景泰朝的上海,已经将整个上海府扩进去了,户籍人口4700万人,常住人口达到了6400万人,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上经济、金融、规模第一的城市!

世界第一,就是上海!

整座城市给朱厚煐最大的感受,就是大、挤、贵。

腿儿着永远走不完。

走哪全是人,拥挤不堪。

买什么都贵,价格高得令人发指。

而上海贡献的赋税,是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的总和。

上海,一地贡献的经济总量,仅略低于北方所有省份相加,不包括北直隶。

这数字足够恐怖了。

一府之力,超过整个北方。

朝廷对上海也是好得不得了,作为一座没有什么历史的城市,朝廷把有历史的东西都往上海搬。

中枢仿制南宋皇宫,在上海建了一座,又仿照南宋街道,建了一座小临安。

就因为这事,杭州跟朝廷闹了很多年。

最后朝廷在杭州市临安县建了一个缩小版的,多少有些东施效颦的意思,游客都认为南宋首都建在上海呢。

上海建设之初,就以国际大都市的标准来建的。

而且,先建的是外城。

核心地块反而是后来建的新城,这就是工部的先见之明了,刚开始建设之初,就知道这座城市会崛起。

所以,上海的外城,反而是古香古色的明代风格,内城却是一座超级国际大都市,完全是现代风格,遍地都是没有电梯的高楼大厦。

反正外观看起来,绝对唬人。

住着的百姓一个个叫苦连天。

不过,大明第一部电梯,在景泰六十四年时研发出来,目前正在实际实验中,预计十年内量产。

全国住高层的百姓约有五亿人,现在都翘首以盼,什么时候能有所谓的电梯呀,爬楼太累了。

内城修建的高层,真不是为了给人住的,单纯地为了彰显国际大都市的范儿。

最开始,修建高层的目的,一是彰显国际范儿,二是给公司做办公室用的。

后来奸商发现高层省地皮,就开始盖高层卖给老百姓的,老百姓贪便宜就买了。

这种风气就蔓延全国,搞得很多百姓为了贪便宜买了高层。

所以,基本上高层只在一个城市的核心地块,外城反而没有高层,可百姓们一是贪便宜,二是觉得位置好,以后能升值,反而忽略了爬楼的困难。

就这样,高层建筑这些年也涨不起价格来。

毕竟换谁看房子,爬了二十层都得吐血,还买个屁啊。

可高层最好的是位置,全都在市中心,并且距离公司特别近,这才维持高房价。

不过,前几年有人在高层里开外卖、开公司之类的,租金超级便宜,刚开始都以为捡漏了呢,可开一个月就腿就跑断了,天天上下楼真的考验膝盖。

等到晚上,上海全城亮起了霓虹灯,顿时大城市感觉拉满。

全世界,只有上海一座城市,能够在晚上用得起霓虹灯,北京、南京都不行,两京是政治中心,不能铺张浪费,会带不好的头。

其他城市想浪费也浪费不起呀。

上海土豪最多。

一人贡献一块钱,就够上海点亮一年的霓虹灯了。

上海是通电最早的地区,电费也最贵,一度电要三元钱,上海土豪,天天亮灯玩,有钱。

大明有五家总电力公司,下辖省电力公司-府电力公司,全国只有上海电力公司是盈利的。

其他地区,都是亏本的。

包括两京。

土豪没有上海多呀,人家土豪电灯玩,一度电三元钱啊,在人均工资两千的年代,人家点着玩。

全球一百强企业,二十四小时不关灯,主打的一个豪横。

这年头,谁能用得起电的,都是土豪,能通宵通电的都是大公司,彰显一个公司的雄厚财力。

就连紫禁城,也只是用的地方电灯,不用的地方,熄灯,太贵了呀。

上海是座不夜城。

别的城市不夜城是煤油灯不夜城,上海是电灯不夜城。

上海卖电灯的店铺全球最多,修理灯泡的店铺也是全球最多,足见上海豪横。

拥有六千多万人口的巨型城市啊,这些年还在不停虹吸北方人口,如果朝廷再不投资建设北方,未来上海人口可能超过一个亿。

北方呢,就剩下几个亿老年人口,年轻人口挤到南方来了。

江南,本就拥有天然优势。

像景泰八年之前,大明总人口估计在一个亿左右,有六千万人挤在江南。

可以说江南太富饶,也可以说是发展严重不均衡导致的。

即便今天,江南仍旧是大明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老皇帝想拆分浙江成六个省,何尝不想将整个江南拆分成多个省呢。

旁边的苏州府,又是一个超级大府,即便这些年苏州被上海吸血,但还是一个超级大都市。

苏州人口在3000万以上,常住人口则在4100万左右。

毕竟苏州夹在上海和南京之间,又和杭州接壤,位置得天独厚,但也会被三市吸血。

也就苏州血厚,不然早就被吸光了。

为了平衡苏州人口,朝廷将世界最大的纺织厂放在苏州,这才稳住苏州的血条,苏州才没被吸崩。

朝廷还极力发展苏州旅游,发展苏州建筑,全方位发展苏州。

恰恰因为朝廷的支持,不停输血,苏州才勉强维持住不衰退的势头,但也不衰退而已,想上升没门。

江南最倒霉的是常州。

常州,在景泰四十年前,还是个大府,可到了景泰六十年之后,人口从顶峰四千万,暴跌到了2700万人。

主要是人口全部被上海、南京、杭州三大城市给吸走了。

朝廷极力稳住苏州,却顾不得常州了。

资源就这么点,苏州吃一口,常州就吃不到多少了,三大城市吸不到苏州人,就吸常州人。

常州就从超级大城市,退化了超级城市。

这两年常州摆烂了,你们随便吸,我们搞慢生活,搞慢节奏。

地处江南最卷的地区,常州忽然慢下来,搞慢生活,我卷不过你,那我不卷了,我用舒适生活吸引你们城市里的人,来我们这定居,在伱们城市赚钱,来我们这消费,完美。

常州这主意打得极好。

上海、杭州、南京全是高房价地区。

常州则在维持房价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小区档次,提高绿化率,提高物业水平,降低物价水平,让所有人觉得生活舒服。

这就造成了,这两年有人回流常州。

江对岸的扬州一看,也跟着常州学。

扬州还是一个府,因为扬州太大了,没法变成一个市,人口也支撑不起来。

失去运河之后的扬州,迅速衰落,到现在扬州府仅有四千万人口,曾经辉煌数百年的京唐大运河,如今只是一个旅游景观。

扬州的辉煌直接腰斩。

不过,朝廷给了扬州大批福利政策,将扬州建设成工业城市,铁路城市,并在扬州成立很多轻工业工厂,扶持扬州。

这也是扬州府还能维持四千万人口的原因。

但扬州被吸得也吐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李夺七皇子 手握百万雄兵皇帝让我交兵权李夺七皇子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手握百万雄兵皇帝让我交兵权李夺七皇子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手握百万雄兵皇帝让我交兵权 开局一块板,苟成华夏之光 裴总太太科室男患者又爆满了 八零:被渣至死后我重生了 裴锦川顾眠裴总太太科室男患者又爆满了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裴总太太科室男患者又爆满了裴锦川顾眠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裴总太太科室男患者又爆满了裴锦川顾眠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