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亲手拿回来才行

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亲手拿回来才行(3/3)

目录

张居正拳头立刻攥紧了,陛下这个年纪,怎么把人心看的这么通透?

大明国事糜烂,让小皇帝成长的过程中见到了太多的丑恶,所以才会用如此恶意来猜度朝臣。

而且,陛下猜对了。

朱翊钧看着崔应麒惊骇的眼神,继续说道:“崔应麒,你应该去地方履任,到时候,就不会觉得虐了。”

“科举,为国取士,至今两百余载,多少双眼睛盯着?孙继皋、顾宪成动什么不好,非要动科举这块肥肉呢?都在一个锅里吃饭,他非要把锅砸了吃独食,那就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了。”

“科举确实不公平,老师、笔墨纸砚、书籍等等的不公平,但是天下没有绝对公平的事儿啊,南北中三榜的出现,还不是为了让那些偏远的比如琼州、比如贵州、云南的学子也有一点可能?考卷又要糊名,又要誊抄,还要十八房交叉审定,总裁裁决,不就是为了能够稍微公平一些吗?”

“本就已经很不公平的科举了,他孙继皋,他们这些输贿的学子,又是何德何能,让这个科举变得更不公平?”

“以你为例,你本来能够考中,结果因为朝中舞弊成风,却名落孙山,你是何等反应?”

“那顾宪成,在东华门黄榜前,公然咆哮当朝首辅、太傅,不是他不怕,是他完全不能接受,差点失心疯了。”

“你上了岸,不能把泡在水里的学子踹下去。”

“臣…臣…臣有罪。”崔应麒不是个很执拗的人,他已经很尽力了,陛下已经解释了这么多,再纠缠,那就是不恭顺了,本来为孙继皋案涉案之家游说,已经很不恭顺了。

“很多你觉得奇怪,但是却始终遵循的制度,大抵是这样的,它不完美,它错漏百出,但已经是能拿出最好的办法了。”朱翊钧略显无奈的摇了摇头。

崔应麒是要外出做官了,去地方做个知县,就懂了这人间的恶。

万士和看着群臣的表情,今天这场大朝会对于大明朝臣们而言,又是受难日,屈辱的一天,心底那点肮脏的小心思被陛下看穿,陛下还说了出来。

万士和思虑再三俯首说道:“陛下,大明眼下吏治虽然不算清明,科举舞弊蔚然成风,但也不算太差。”

“正统四年,永乐十九年探花郎裴纶做主考官,科举已经不是舞弊了,比之卖官鬻爵还要可憎,裴纶的女婿祝全禄,希望做主考总裁的岳丈能帮忙一二,结果裴纶坚决不肯容私。”

“裴纶因为不肯徇私,他不拿,别人不能都不能拿,很快就被逼的致仕还乡,回到老家监利县,修县志去了,而裴纶的女婿祝全禄也跟裴纶女儿和离,落得个人财位三空。”

“直到景泰元年,才起故官至山东为左布政。”

万士和必须要给大明的朝臣们找补点面子回来,而且他还真的找了回来。

都是主少国疑,都是少年天子,都是辅臣当国,都是科场舞弊案,正统年间的结果是不愿意看到大明乌烟瘴气的裴纶被迫致仕,到了万历年间,则是孙继皋被斩首、舞弊者被褫夺功名、所有舞弊者的宗族,五代不得入仕。

五代不得入仕,家族仍然能够延续,也就比当年秦始皇弱点,秦始皇也才是奋六世之余烈。

万士和的找补是非常及时的,群臣们的面子一下子就回来了,的确,科场舞弊的确是个糟心事,但是和前代一比,那就有说法了,正统年间是继承了仁宣之治,乱成了那个模样,到了万历年间,继承的可是东南倭患、北虏两次入寇,岌岌可危的大明朝。

同样是科场舞弊,结果完全不同。

这面子,不就回来了?群臣们立刻挺起了胸膛。

朱翊钧看着万士和也是摇头,万士和这种人朝堂确实得有一个,他给皇帝找补的同时,也给群臣找补。

“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冯保一甩拂尘,算是结束了今天的大朝会。

王崇古下了朝,让刑部司务去米面行去财货,这是他昨天订购的,要送往毛呢官厂,给匠人们发点开工礼。

大明的官厂现在全年不歇,但之前羊毛供应不畅,也会有冬春停工,四月开工的时候,开弓礼就这么定了下来,祭的是嫘祖,乞求嫘祖保佑,一切顺顺利利。

实现全年不歇其实很难,去年为了囤积足够的羊毛,甚至还从土蛮汗的手里收了一茬,当然皇帝这是在挑拨离间,专门挑拨土蛮汗和俺答汗之间的仇怨,土蛮汗卖给大明价格虽然低,但是大明信誉好,至少真的给钱。

而春天到了,新的一批羊毛,昨日到了官厂仓库,这是新羊毛,也算是开工了。

四月初三,就是毛呢官厂的开工日。

而今年,王崇古给每个匠人,准备一袋面,一袋米,一袋一百二十斤,准备两壶油,这两壶油一壶五升,在毛呢厂的匠人人人有份,甚至连之前在厂里出事的匠人家中也有,这也是抚恤的一部分。

王崇古是为了让匠人们玩命干活而已。

王崇古其实本来打算发钱了事,但是又想到了王国光改边军银两为实物,想了想还是把银子买成了米面,当天发完,也省的找麻烦。

想贪这实物,就要倒一趟手,这米面袋、油壶上都盖了章,实物拿去换钱,还得换。

不换袋子油壶,就敢拿出去卖,所有经手的人,但凡是一个人把这事儿说出去,传到了风闻言事的言官耳朵里,那就是个大事。

但是倒一手,就多一些人知道,就多一分暴露的风险,就得多一些人分钱。

刘七娘所在的永升毛呢厂和永定毛呢厂,都是归王崇古管,也领到了这些米面油,而她去养济院领养了个闺女,可以多领了一袋小米。

家里有孩子的早已经登记造册,可以多领一袋小米,一袋小米是二十斤,正宗的山西小米,只给家里有十五岁以下孩子的匠人。

这山西小米不走公家的账,走的是王崇古自家的账,和松江画舫船主孙克毅一样,每年分那么多钱,王崇古拿着都有点不踏实。

刘七娘倒是想领个儿子养,但是四肢健全、没有畸形的男孩,本就没几个,也轮不到她。

王崇古先去了羊毛仓储,他偶尔会抽出一袋,查看袋上封条落的半截章,然后检查里面的毛呢,连续抽检到了中午,作为永定毛呢厂的督办,王崇古对这批货,非常满意。

“这是什么?”王崇古看到了一条很细很细的线,挂在半空中,毛纺的细线,连接着一个个铜铃铛。

“刘三刀,就领了陛下三等功赏牌的那个木匠捣鼓出来的,防火用的,这毛纺不经烧,但凡是哪里起了火,整个库房的铃铛都会响起来。”刑部司务赶忙说道。

王崇古眼前一亮点头说道:“好想法!”

北虏能不能灭大明?在万历初年,的确有这个可能,毕竟京畿被俺答汗和土蛮汗两次劫掠,京畿流亡者众,再配合上晋党的内鬼,不是有戚继光在北方,大明在万历初年灭亡也不是没有可能。求月票,嗷呜!!!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顾少,请和我保持距离 穿成星际漂亮后妈,嫁个大佬养崽 大夏明镜 江怨 画有五千秋 掌家娇娇揣崽后,战死相公回来了 公主美又娇,撩的王爷脸红心跳 玩野了,霍总的小娇妻是真大佬! 外室独宠?我改嫁攀高枝灭他满门 恋爱要从退队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