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四百七十八章 通和宫的那个通和

第四百七十八章 通和宫的那个通和(3/3)

目录

如果要讨论拍马屁的纵向、横向规模,草原也很难是对手,毕竟中原历朝历代,人都很多很多,所以拍马屁的人多,拍马屁的功夫就很强。

潘季驯开始和工部诸官沟通归化到大同的驰道,这一段路并不难修,三个工兵团营,三万余人,大约能在六月初完工,在安排完了大事之后,潘季驯收拾了东西,准备向朔方府的胜州而去,他准备亲自前往探看。

潘季驯由狭及广,他自己亲自走访调查的同时,还派遣了掌令官和庶弁将,带领军兵四处探闻,详细了解绥远的人口、教育、宗教、风俗、交通运输、农场牧场、佃租、农牧产物种类、堆肥、果品、家庭手工、农产买卖、集市等等,要了解这些内容,才能够对绥远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进而因地制宜的制定政令。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繁琐的工作。

潘季驯的工作已经很麻烦了,那么戚继光其实更加麻烦,这段时间,京营锐卒在整个绥远铺开,就干了一件事,那就是剿匪,剿匪真的非常困难,这不是大明京营锐卒实力不够,而是一个行军的问题。

比如阴雨天计时,没有太阳,大明在精密制造开始仿造泰西小型钟表‘纽伦堡蛋’之前,行军的计时,用的是数珠计时法,就是计珠二串,用两串珠子,数6225个,就是一个时辰。

每十里,举号炮一声,即于脚下立定。鸣锣,坐息一、二刻。

就是说大明军每走十里路就要休息两刻钟,如何计里?如何计步?如何计珠?这是个应用数学。

计里涉及到了休息,计时涉及到了生活造饭,而行军路上最重要的是安营扎寨。

后来在有了皇家格物院发明的丈量步车和大明筒表之后,就简单多了。

哪怕是一个计时都如此麻烦,更惶恐其他了,戎政的繁琐一点不弱于庶务,而且因为是最激烈的冲突,解决起来更加困难。

但这些事,到了大明史官的手里就变成了几个字,继光领京营平诸部剿匪荡寇,威震草原。

戚继光倒是不在意这些,戎政再忙碌也好过无仗可打,这些繁琐的工作,也没必要写到史书里去,都是应该做的,相比较戎政的繁琐,戚继光更厌恶人心鬼蜮的倾轧,那是毫无意义的内耗。

人在五原府的戚继光,将数量庞大的战俘,全都变成了奴营,送往了胜州和卧马岗开矿,卧马岗的前线是李如松在指挥,戚继光选择了完全的放权。

京营锐卒剿匪过程中,在初期并不顺利,损失极大,征伐河套,传檄而定后,大明京营以百队为单位四处出击,损失了超过一百余锐卒,这个损失让戚继光十分心痛,主要是塞外环境和腹地完全不同。

大明腹地的匪患,主要是由活不下去的穷民苦力组成,而且有很多都是兼职,到了年末地主家来催账,不想让儿女顶账,就只能脸一蒙落草为寇,但是草原这个地方的马匪,是职业匪患,整个阴山山脉可谓是无山不寨,无寨不匪,而且是兵匪,这些匪患有不少都是常年以劫掠为生。

剿匪初期是以安抚为主,很快,就调整了策略,改为了以剿为主,这让剿匪工作顺利进行,带来的问题就是高达两万余人的俘虏,这些俘虏,戚继光也没有浪费,全都是开矿的生力军。

经过了近半年的剿匪,河套终于恢复了一些安宁,对于顽抗到底的货色,一律用火铳火炮治病,在这个过程中,戚继光逐渐发现,虎蹲炮极为好用,可谓是药到病除。

九斤火炮威力很强,但是安装在偏厢战车上,车营在崎岖小路上无法行进,也不好进山,而一个人就能扛着走的虎蹲炮,成为了剿匪中攻坚利器,百人队有虎蹲炮十门,遇到山寨,一字排开,连续几番狂轰乱炸后,火铳手排队向前,杀敌效率极高,通常战斗在半个时辰内就可以结束。

麻贵带领振武团营,曾经在一天之内横扫了十七寨,俘虏两千七百余人。

“陛下又送来了十万斤的火药…”梁梦龙走进了大帐之中,皇帝陛下京营的火药不够用,又从京师沿驰道调运了十五万斤火药,其中五万斤移交给了宣大巡抚吴百朋,剩余十万斤已经悉数抵达了五原府。

“去年冬天那二十万斤火药还没用完。”戚继光扶额,这十万斤火药至少得五万银,运送到前线,折银至少得五万五千两银了,火药是跟着补给一起来的,陛下是真的不亏待前线,吃的用的炸的,补给给的十分充裕。

梁梦龙满脸笑意的说道:“大范围的剿匪已经趋于结束,这十万斤火药,用于开山开矿吧。”

开山修路需要火药、尤其是一些崎岖的地方,开矿也需要火药,火药的用途极其广泛,没有说用不掉的可能,只能说陛下对京营从未吝啬过。

“潘部堂去了胜州,没有来五原府。”梁梦龙低声问道:“潘部堂是不是在刻意避免和戚帅见面啊。”

“两个人都领了便宜行事的圣旨,这见了面,谁听谁的?索性不见。”戚继光点头说道:“就这剿匪之事,他一个读书人,起了妇人之仁,反倒是麻烦,不来也好。”

“潘部堂前几天在归化城斩了一千三百俘。”梁梦龙咂了咂嘴,这个潘季驯是真的狠。

“啊?”

戚继光也是刚刚收到这个消息,这读书人杀性这么大的吗?刚出塞,就这么大的动静,到底谁才是武夫?

戚继光在板升斩那五千人,是趁着兵祸四处抢劫的亡命之徒,是为了震慑草原,在那之后,俘虏多数都变为奴营开矿。

梁梦龙详细解释了一番,戚继光这才点头说道:“原来如此,那该杀,不杀不能服众,那我们这边的俘虏可以放心交给潘部堂了,慈不掌兵,他要是柔仁之辈,那就得提防俘虏聚啸生乱。”

塞外可不是腹地,更不是安乐窝,在这里的柔仁反而成害。

“京师传来了坏消息。”戚继光叹了口气,将陛下的书信递给了梁梦龙。

“早知如此,潘部堂毕竟是极少数那类人。”梁梦龙看完了手中的书信,面色极其难堪的说道。

大明皇帝下旨,令有功名在身之人报名前来绥远为官,给出了丰厚的待遇,以及三年升转的承诺,和当初征召有功名之人前往吕宋一样,无人揭榜。

没人愿意来这种苦寒的地方,京营已经打下来了,剿匪都已经进入了尾声,连三边军卫都开始外迁河套,但缺少文官。

“无胆鼠辈!羞与之为伍!”梁梦龙拍着桌子,愤愤不已的说道,读书人的名声,都是被这帮蠢猪给拉低的。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刘浮生白若初 仙尊归来:镇压世间一切敌! 刘浮生白若初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怂包美人在恐怖片被厉鬼宠爱 我氪金你嘲笑,游戏降世你哭什么? 万界重启 重生官运亨通刘浮生白若初小说全集 八零糙汉教官,追着亲懵小孕妻 断绝关系后,你们这迟来的后悔算什么? 不怕她清冷,江先生会撩会哄
返回顶部